课文《太阳》主要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时,运用了上述数字、比较、比喻、假设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说得既通俗又具体,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太阳》这篇文章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使课文内容显得丰富多彩,通俗易懂。
《太阳》课文简介。
《太阳》这篇科普短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懂得了太阳的重要性,并激起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太阳》课文一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1大部分,是第1段到第3自然段;第2部分是课文的第4段到第8段。这篇课文的朗读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朗读方法。
第一,介绍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二,介绍太阳和气象的关系;
第三,介绍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太阳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没有太阳就没有动植物。没有太阳,我们就没有吃的穿的,也没有煤炭。
云、雨、雪、风的形成离不开太阳。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扩展资料:
(一)说明趣味化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太阳“远”的特点,作者先用有关太阳的传说开头,使文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接着指出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为了说明“三万万里究竟有多远。”
作者进一步运用了两个大胆新奇的假设,一是步行到太阳上去需要三千五百年,二是坐飞机到太阳上去需要二十几年,这样既给人留下了比较清楚的印象,又使人读来兴味盎然。
(二)说明具体化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太阳“大”的特点,太阳到底有多大,作者都没有运用抽象的数字说明,而是拿地球和太阳相比,指出“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我们对地球之大多少有些认识,太阳相当于一百三十万个地球那么大,太阳之大就可想而知了。这种对比,给读者的印象比之准确的数字更加具体。
本文来自作者[可岚]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3%80%8A%E5%A4%AA%E9%98%B3%E3%80%8B%E4%B8%BB%E8%A6%81%E9%87%87%E7%94%A8%E4%BA%86%E5%93%AA%E4%BA%9B%E8%AF%B4%E6%98%8E%E6%96%B9%E6%B3%95%EF%BC%9F.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可岚”!
希望本篇文章《《太阳》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课文《太阳》主要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时,运用了上述数字、比较、比喻、假设等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