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曹刿论战》通过人物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采取的战略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下面是文言文现象,欢迎参考!
曹刿论战
先秦:左丘明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徧 同: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1.齐师<伐>我 (古义:进攻 今义:讨伐)。
2.齐<师>伐我 (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
3.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轻视,看不起) 。
5.衣食所<安>(古义:养 今义:安稳)。
6.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
7.<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
8.弗敢<加>也 (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 。
9.必以<信>(古义:实情 今义:诚信)。
10.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 。
11.必以<情>(古义:以实情判断 今义:感情)。
12.<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
13.忠之<属>也 (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
14.<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 。
15.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
16.< 再>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一词多义
1.故:原因,缘故 (公问其故) 。
所以(故逐之) 。
2.(民弗从)从:跟从 ?。
(战则请从)跟随 ? 。
3.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 (其乡人曰)。
他们,指齐军 ? (吾视其辙乱)。
4.以:凭借 ? (何以战)(可以一战)。
按照 ?(必以信)。
把 (必以分人)
5.请:请求 ? (曹刿请见)。
允许 ?(战则请从)。
6.之:助词,的 ?(小大之狱)。
代词,代曹刿 ?(公与之乘)。
7.加:戴上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虚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8. 间:暗暗地,私自(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当中 (颓(tui)然乎其间(jīan)者)。
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
表示房屋的量词, (安得广厦千万间)。
一会儿,顷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断, (虽与外人间隔)。
时刻, (奉命于危难之间)。
偶尔, (时时而间进)。
9.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又何间焉)
兼词,于此,在哪里。(惧有伏焉)
通假字
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
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 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
3.忠之属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4.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5.下视其辙: 名词作动词,下车。
6.齐师败绩: 名词用作动词,大败。
7.必以情:名词用作动词,(以)实情判断。
文言句式
1.夫战,勇气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2.忠之属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3.可以一战:省略句“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再”和“三”后省略了宾语“鼓”。
5.何以战: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以何战”。
6.战于长勺:倒装句,“于长勺”,介宾短语,后置。
7.下视其辙,登轼(shì)而望之: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的主语应为曹刿
《曹刿论战》出自于左丘明的《左传?庄公十年》,这篇文言文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曹刿论战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曹刿论战》阅读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阅读题目
1.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 敢 加也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小惠未徧( ) (2)小信未孚( )
(3)公将鼓之( ) (4)再而衰(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________,略写________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5.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
1. (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
2. (1)通?遍?,遍及,普遍(2)为人所信服(3)击鼓进军(4)第二次
3.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4.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双方交战的过程。
5.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
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
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
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
⑥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
猜你喜欢:
1. 纪鸮鸣阅读练习及答案
2. 语文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大全
3. 珍宝的灰烬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4. 最暖心的事阅读题答案
5. 不懂就要问阅读练习及答案
本文来自作者[幻竹]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3%80%8A%E6%9B%B9%E5%88%BF%E8%AE%BA%E6%88%98%E3%80%8B%E6%96%87%E8%A8%80%E6%96%87%E7%9F%A5%E8%AF%86%E7%82%B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幻竹”!
希望本篇文章《《曹刿论战》文言文知识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 导语:《曹刿论战》通过人物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采取的战略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下面是文言文现象,欢迎参考! 曹刿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