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思农庄,今天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特别乐意在这里给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监狱里的那些人想着安安稳稳的度过监狱生活就够了,或者好好表现,等着减刑提前出狱也是一种莫大的满足了。可是安迪并不这样想,他是无辜的,这令人沮丧的牢狱之灾本不属于他,自己为什么要承认不该承受的痛苦与煎熬,所以从近监狱那刻起,他就想着如何逃出去,而不是坐以待毙。
尽管从没有越狱成功的,但安迪依然不放弃自己自由的念头,没有工具没关系,想办法搞到手,于是搞了把很小的锤子用来挖墙上的泥土,连瑞德都嘲笑安迪想要越狱用这把锤子的话,估计挖泥土也要上百年,可实际上安迪真的日复一日的坚持着,就用瑞德嘲笑的这把小锤子挖了二十年,终于挖出了自由的通道。
为了掩饰不被发现,安迪使劲浑身解数,帮监狱长干活,换取不换房间的报酬,然后在瑞德那里搞到几幅画用来挡住挖隧道的洞口,在用一些石子雕刻爱好来掩饰真相,没有动力挖下去怎么办,没有关系安迪不惜被关禁闭,也要听到外界久违的音乐,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曲子放的是什么,但是不重要,那是动力的驱赶器,那是自由灵魂的渴望,用来克服监狱的苦闷,避免让监狱的绝望来侵蚀自己自由的灵魂。
安迪不止一次对自由有如此强烈的向往,还有一次为了帮所谓的同事(狱友),喝上冰凉的啤酒,不惜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帮助监狱长的头号下手获得该有的金钱,之后在屋顶获得了短暂的休息片刻,安迪嘴角微微上扬,那一刻阳光洒肩头,仿是自由人。
安迪这种渴望自由到癫狂的人,如果不能逃出狱,其他人就更没有可能了,因为他们没有行动,没有一颗希望之心,而且安迪的毅力也不是其他人所有,这是他能逃出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有一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安迪为了让监狱里的图书馆扩大,坚持每周都给***写信求赞助,尽管一直没有回复,安迪也依然坚持着,年复一年,终于有了回应,并答应了安迪的请求,如果是一般人早放弃了。
所以就凭安迪这种有思想,有行动,有毅力的人才能机会逃出监狱,其他人少一个条件 想都不要想,所以安迪一个人逃出监狱想要传达的信念就是:希望!
能在这里给大家答疑解惑这个问题是我的荣幸,如果能帮到大家我是会很开心的,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也欢迎大家能在这里跟我一起讨论。最后祝你快乐,乐山爱水,水到渠成,成事在天,天真烂漫,慢条斯理,立命安身,神采飞扬,洋洋自得,得偿所愿。
**《肖申克的救赎》,对于孩子都有什么教育意义?
事实上这个问题**里也没有交代清楚。至于小说嘛,其实没有把情节写的这么激烈。
小说里是这样的,年轻的犯人汤米给安迪带来了希望,但是典狱长扼杀了这个希望。至于汤米的下落,只有一点交代,不知道典狱长是不是说了谎:
----------------------------------------------------------------
“我想我们可以把整件事情拼凑起来。有了汤米和我的证词,再加上法庭纪录和乡村俱乐部员工的证词,我想我们可以拼凑出当时的真实情况。”
“汤米已经不在这里服刑了。”
“什么?”
“他转到别的监狱去了。”
“转走了,转到哪里?”
“凯西门监狱。”
----------------------------------------------------
所以不知道汤米是不是死了,应该没有。
然后后来又交代了下典狱长的下落,也并不和**一样:
-------------------------------------------------------
“那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过了三个月后,诺顿典狱长辞职了。我很乐意报告一下,他像只斗败的公鸡,走起路来一点劲也没有。他垂头丧气地离开了肖申克,就像个有气无力地到医务室讨药吃的老囚犯。接替他的是高亚,对诺顿而言,这或许是最冷酷的打击吧。他回到老家,每个星期日上浸信会教堂做礼拜,他一定常常纳闷,安迪到底是怎么打败他的。”
=============================================
斯蒂芬的原著非常精彩,读起来你会认为只是在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所以,他的合理性也比较经得起推敲,不会动不动就杀人灭口什么的。但**是浓缩的故事,必须要非常的激烈,因此做了改编。
**《肖申克的救赎》虽然是一部时隔多年的老**,但却十分的经典,豆瓣评分也非常高,也被列为人生必看的几部**之一。主角安迪含冤入狱,但他从未放弃过对自由的希望,最终也确实如愿的逃离了监狱。这部影片对孩子也非常有教育意义:永远都不要放弃希望;自由在心底;做事要有毅力,不能轻言放弃。
一、永远都不要放弃希望不论身处何地,永远都不要放弃希望,如果你放弃了希望,就连上天想帮助你,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监狱的老前辈瑞德告诉安迪,希望在监狱是一个危险的东西,但安迪却没有听从他的话,即使在监狱里十多年,他的希望也并没有被四周的墙壁所消磨掉。
二、自由在心底自由在心底,那是因为男主进入监狱后,人身自由已经受到了限制,但对于他的内心来说,他仍然是自由的,他在狱中建立图书馆,比如他每天散步时的姿态。似乎在享受着自由,而这种自由是发自内心的,你若认为自己是自由的,那便没有什么可以禁锢你。
三、做事要有毅力做事要有毅力,人一定要坚持,对于自己的梦想和希望都是如此,若是轻易放弃,那便永远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安迪终于如愿的越狱,是他用用一把小小的钳子,硬是花了十九年时间打通那堵墙。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这部**也确实很经典,也成为了一部励志**,我们不应该被周围的环境和人所影响,要保持内心的追求,并且要为之付出行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成功,并且成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该做好心理准备。你认为**《肖申克的救赎》对于孩子有哪些教育意义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来自作者[冷之]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3%80%8A%E8%82%96%E7%94%B3%E5%85%8B%E7%9A%84%E6%95%91%E8%B5%8E%E3%80%8B%E5%8F%AA%E6%9C%89%E5%AE%89%E8%BF%AA%E4%B8%80%E4%BA%BA%E6%9C%80%E7%BB%88%E9%80%83%E7%8B%B1%E6%88%90%E5%8A%9F%E5%B9%B6%E8%BF%87%E4%B8%8A%E8%87%AA%E7%94%B1%E7%9A%84%E7%94%9F%E6%B4%BB%EF%BC%9F.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冷之”!
希望本篇文章《《肖申克的救赎》只有安迪一人最终逃狱成功并过上自由的生活?》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大家好,我是小思农庄,今天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特别乐意在这里给大家回答这个问题。监狱里的那些人想着安安稳稳的度过监狱生活就够了,或者好好表现,等着减刑提前出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