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这篇短文,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端午日这天,人们赛龙舟和赶鸭子的场面。通读全文,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作者将写作的重点放在对赛龙舟的场面描写上,至于赶鸭子的情况,则在此以后一笔带过、点到为止。 %D%A%D%A课文的主体部分在文章的第1段,它描述全茶峒人在端午日这天,争相到长潭观看赛龙舟的欢乐场景。在这个重点部分,作者主要写了河边看划船、河上赛龙船和胜利者领赏三个场面。这三个场面又是按照赛龙舟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顺序来记叙的,显得脉络清楚,条理分明。其中: %D%A%D%A第一个场面,写全茶峒人到河边观看划船。在简单交代了当地端午日的习俗后,介绍了划船的地段和终点,为下文写赛龙舟作了铺垫。“莫不穿了新衣”一句,看似随意一笔,实则显示了人们对赛龙舟的看重,突出了过节的喜庆和欢乐。“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民风淳朴,并带有几分神秘色彩,显得虎虎有生气。“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真有点儿迫不及待了。“莫不倒锁了门”,表示全家出动,家家如此。“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当官的、当地有身份的人也不例外。真正达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三个“莫不”相当有分量,充分体现了端午日赛龙舟这个传统活动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整个这一段都在为下文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蓄势,让读者从中读到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D%A%D%A第二个场面,写划船前的准备、船上赛手的配置和龙舟竞赛的盛况。“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准备充分,一点不马虎。“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暗示了竞争的激烈。赛龙船时,作者运用一系列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写出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有特征的动作,表现了赛船场面的热烈气氛。“便使人想起人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运用想像,进一步渲染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 %D%A%D%A第三个场面,写划船竞赛的优胜者领赏和军人放鞭炮庆贺的情景。虽然只写了两句话,但气氛同样热烈感人。 %D%A%D%A综观这一部分,作者在处理详略的时候,也是有所取舍的。显然,对第一、第二个场面作者着笔较多,目的就是为了渲染欢乐的场面和人们过节时喜悦的心情。而对赛后领赏、庆贺的情况则惜墨如金,进行略写处理。而且,同样是详写的一、二两个场面,写法也不尽相同,如第一个场面以记叙为主,达到交代的目的;第二个场面以动作描写为主,这是由赛龙舟这个活动本身性质决定的,这样可以给读者留下具体可感的印象。 %D%A%D%A第2段,记述赛龙船后人们下水追赶、捕捉鸭子的情景。“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交代放鸭河中的目的。“绿头”“红布”,色彩鲜艳,与喜庆气氛相应。“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可以想见热烈、欢乐的程度不下于赛龙船。 %D%A%D%A第3段,简述划船竞赛和追鸭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表明端午日全民同乐时间很长。在人们的恋恋不舍之中,欢乐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但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端午节这一天留给人们的快乐却是永远韵味无穷、难以忘怀的。 %D%A%D%A本文语言朴实自然、简练明快、不事雕饰,读来清新自然、明白晓畅。
本文来自作者[兴腾mio]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4%B8%83%E5%B9%B4%E7%BA%AA%E4%B8%8A%E5%86%8C%E8%AF%AD%E6%96%87%E7%AC%AC%E5%8D%81%E4%B8%80%E8%AF%BE%E5%86%99%E8%B5%B6%E9%B8%AD%E5%AD%90%E7%9A%84%E5%9C%BA%E9%9D%A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兴腾mio”!
希望本篇文章《七年纪上册语文第十一课写赶鸭子的场面》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沈从文的这篇短文,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端午日这天,人们赛龙舟和赶鸭子的场面。通读全文,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作者将写作的重点放在对赛龙舟的场面描写上,至于赶鸭子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