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世界哮喘日的主题,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年世界哮喘日主题"哮喘是能够控制的",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副标题"控制哮喘,刻不容缓"。
世界哮喘日历届主题第一个世界哮喘日1998年12月11日,主题是?帮助我们的儿童呼吸?
第二个世界哮喘日是2000年5月8日,题是?让人人正常的呼吸?,强调世界各地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和严重性
第三个世界哮喘日是2001年5月3日,主题是?联合起来战胜哮喘?
第四个世界哮喘日是2002年5月7日,主题是?认识哮喘?
第五个世界哮喘日是2003年5月6日,主题是?减轻哮喘负担?,中国将主题确定为?重视哮喘,健康生活?
第六个世界哮喘日是2004年5月4日,主题是?重视哮喘,减轻负担?
第七个世界哮喘日是2005年5月3日,主题是?哮喘患者未满足的需要?,我国主题是?重视哮喘,认识过敏性鼻炎?
第八个世界哮喘日是2006年5月2日,主题是?满足哮喘患者的需要?
第九个世界哮喘日是2007年5月1日,主题是?哮喘是能够控制的?
第十个世界哮喘日是2008年5月6日,主题是?控制哮喘你能!
第十一个世界哮喘日2009年5月5日,主题是?哮喘是能够控制的?
第十五个世界哮喘日2013年5月7日,主题是?哮喘是可以控制的?
第十六个世界哮喘日2014年5月6日,主题是?哮喘是可以控制的?
第十七届世界哮喘日2015年5月5日,主题是?哮喘是可以控制的?
第十八届世界哮喘日2016年5月3日,主题是"哮喘是能够控制的"
关于哮喘的科普知识:1、 世界哮喘日的由来
世界哮喘日对于很多国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其实该纪念日自创建至今已逾时15年之久。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一个纪念活动,由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委员会(GINA)与健康护理小组及哮喘教育者一起组织的,其目的是让人们加强对哮喘现状的了解,增强患者及公众对该疾病的防治和管理。
2、 第一个世界哮喘日何时举行
1998年12月1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哮喘会议的开幕日上,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委员会与欧洲呼吸学会代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开展世界哮喘日活动,并将当天作为第一个世界哮喘日。从2000年起,每年都有相关的活动举行,但此后的世界哮喘日改为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
3、 世界哮喘日的主题是什么?
每一年GINA都会选择一个主题,并组织世界哮喘日材料和资源的.准备及分发。世界哮喘日的活动由每个国家的健康护理专业人士、教育者以及那些想帮助减轻哮喘负担的公众发起。2012年的世界哮喘日在当年的5月1日,主题是?You Can Control Your Asthma?,也就是?你可以控制自己的哮喘?。
4、 2013年世界哮喘日主题是
今年的世界哮喘日在5月7日, 2013年世界哮喘日的主题是?You Can Control Your Asthma?It?s Time To Control Asthma?。在哮喘发病率逐渐上升的今天,提高公众对哮喘的认识,并树立控制哮喘的正确认识,是当务之急。进一步强调了目前哮喘控制的可及性和重要性。尽管目前对哮喘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其发病率仍然持续增长,所以强调控制哮喘的重要性势在必行。我们有信心,在有力的宣传和良好的管理下,医患合作,可以帮助广大哮喘患者控制哮喘,畅快呼吸。
5、 我国目前哮喘的发病率的现状是
哮喘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估计,全球每20人中就有1个患有哮喘。我国哮喘患病率近年来持续增长,发病情况不容乐观。1990年我国儿科哮喘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大陆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为0、11-2、03%,平均0、91%。时隔10年后2000年再次进行同样调查,初步摸清了我国城市儿童哮喘?二年患病率?(近两年有哮喘发作的比例)为0、5-3、34%,全国平均为1、54%。
全球多国参加的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研究(ISAAC)对13-14岁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情况为:香港哮喘患病率为10、1%,内地平均为2、0%。在一年内,有33%哮喘患者看过急诊,16%曾住院,25%(20%)仍有缺勤(缺课),42%从未做过肺功能监测,哮喘控制情况不能令人满意。2006年由上海疾控中心组织的对上海市学龄期少年儿童哮喘患病率的调查数据显示为5、92%。2010年全国0~14岁儿童哮喘的第三次流行病学调查已基本完成,上海儿童哮喘患病率超过7%。全国有近3000万哮喘患者,其中有儿童患者约1000万左右。约1/3至1/2的儿童哮喘可迁延至成人。 ?
我们每一次呼吸的空气,都有500多年前达·芬奇呼吸过的原子? 我在一本儿童科普读物中读到过这样一种说法,说我们每一次呼吸所吸进的空气和每喝进的一口水,其中都包含有500多年前达·芬奇呼吸过和喝过的原子。真的是这样吗? 的确如此。我们每一次呼吸都会吸进数目不少的曾经在达·芬奇的肺中转过一圈的分子,不过,遗憾得很,其中也有希特勒和你不喜欢的其他人使用过的分子。只需进行并不复杂的计算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地球大气的总质量大约是5×1021克。假定我们吸进的空气是4个氮分子对1个氧分子的混合气体,于是1摩尔的空气就有28.8克的质量。任何1摩尔的物质中都包含有6×1023个分子。据此计算,那么地球大气总共就有大约1.04×1044个分子。 任何1摩尔气体,在人体温度和压强为105Pa(一个大气压)条件下所占据的体积大约是25.4升。我们人类每一次呼吸,吸进或呼出的空气平均说来大致是1升。于是,当初达·芬奇每一次呼吸呼出的分子数目就应该是大约2.4×1022个分子。 假定一般人一分钟要进行25次呼吸,那么达·芬奇在他67岁的一生(1452—1519)中就会呼出2.2×1031个分子。由此可以算出,在地球大气中,每5×1012个分子中就有1个是当初达·芬奇曾经呼吸过的分子。 由于我们每一次呼吸要吸进2.4×1022个分子,这就不难知道,这其中将会有4.9×109个分子是当初达·芬奇曾经呼吸过的。事实上,通过类似的计算,你甚至可以证明你多半还吸进过达·芬奇临终最后一口气呼出的5个空气分子。 当然,在上述计算中我们实际上还做了一些未必站得住脚的假定。比如说,我们假定了达·芬奇呼出的分子已经与大气中其余的分子充分混合(毕竟已经过了500多年),还假定达·芬奇没有重复再吸进他先前呼出的那些分子。我们甚至没有考虑人类自达·芬奇以来对空气中氧和氮的应用,以及它们被固定在其他化合物中以及燃烧等等所造成的大气分子的消耗。不过,即使大气中的分子已经损失了不少,这也不会影响到上述计算的基本结论。 现在再来谈水。我们知道地球水圈总共有5.7×1046个分子,据此可以进行与空气类似的计算。计算表明,我们每喝进一口水,其中就包含有1.8×107个达·芬奇在其一生中曾经饮用过的分子。如此看来,你不仅要吸进达·芬奇呼吸过的空气,而且每喝一杯水,多半还要喝进曾经形成过达·芬奇尿液的某些水分子呢。 物质不灭定律使得宇宙中的原子总是要被循环使用。同时,万有引力又总是将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原子始终保留在地球上。达·芬奇呼吸的就是地球大气中的某些原子,尽管同大气原子的总量相比,他曾经呼吸过的原子的数量微乎其微,而且早已经在大气中稀释得不见踪影。 但是,如果涉及的时间足够长,比如说,早已经灭绝的恐龙曾经一度在地球上生活过上亿年,那么你就会同意,你每一次呼吸所吸进的空气中都包含有曾经一度构成过当时的一只或多只恐龙身体的一部分的原子。事实上,你每吃一个苹果,也就吃进了早先曾一度构成过某一个动物甚至某一个人身体一部分的原子。这种说法,也许会是坚持素食的人极不愿意听到的。
本文来自作者[单广利]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4%B8%96%E7%95%8C%E5%93%AE%E5%96%98-%E6%97%A5%E4%B8%BB%E9%A2%9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单广利”!
希望本篇文章《世界哮喘-日主题》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导语: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