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灭绝事件
自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以来,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出现了五次影响遍及全球的生物大灭绝事件。
第一次,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第二次,在距今约3.65万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历经两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第三次,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是地球史上最大也是最严重的物种灭绝事件。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位于新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灭绝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种类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也没有使生物演化进程产生如此重大的转折。
科学家认为,在二叠纪曾经发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陆漂移,这造成了最严重的物种大灭绝。那时,所有的大陆聚集成了一个联合的古陆,富饶的海岸线急剧减少,大陆架也缩小了,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物种的灭绝是因为失去了生存空间。更严重的是,当浅层的大陆架暴露出来后,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机质被氧化,这个过程消耗了氧气,释放也二氧化碳。大气中氧的含量有可能减少了这对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非常不利。随着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又使许多陆地生物遭到灭顶之灾,海洋里也成了缺氧地带。地层中大量沉积的富含有机质的页岩是这场灾难的证明。
第四次,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消失。这一次灾难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标志,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了,出现了大面积缺投氧的海水。
第五次,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80%的物种灭绝。在五次大灭绝中,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000万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这一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全球温度急剧下降,这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年之久,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了,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就是恐龙。
对生物大灭绝事件的研究揭示出,地球生态系统远比我们想象的脆弱,当它损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我们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如果我们人类由于自身的行为而造成灭顶之灾的最终时刻的来临,我们会成为幸存者吗?
五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主要都是由于地质灾变和气候变化造成的。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人类只注意到具体生物源的实用价值,对其肆意地加以开发,而忽视了生物多样性间接和潜在的价值,使地球生命维持系统遭到了人类无情地蚕食。
科学家估计,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在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而绝大多数物种在人类不知道以前就已经灭绝了。
经粗略测算,400年间,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突出。估计从1990-2020年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即每天减少50-150种。在过去的4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就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7-70倍;在二十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年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
以下是一组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最新数据:中国被子植物有珍稀濒危种1000种,极危种28种,已灭绝或可能灭绝7种;裸子植物濒危和受威胁63种,极危种14种,灭绝1种;脊椎动物受威胁433种,灭绝和可能灭绝10种……
生物多样性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威胁。生存问题已从人类的范畴扩展到地球上相互依存的所有物种,许多人都在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我们能留给下一代什么?是尽可能丰富的世界,还是一个生物种类日渐贫乏的地球?不断攀升的数字敲响了世纪末的警钟,人类改造世界的美梦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少人惊恐地自问:不曾孤独来世的人类,难道注定要孤独地离开?答案也许可以从150年前一位印第安酋长的话中找到——“地球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地球”。
视频里的小动物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猫头鹰认主人吗?
?《踢拖踢拖小红鞋》告诉我们的道理:只要大家齐心互相帮助,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故事中的小动物们都很善良,它们为了不让小红鞋孤孤单单的,大家齐心协力帮助小红鞋找到了丢失的伙伴。
是的,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去挖红薯。一开始,我们各挖各的,碰到几个小的我都能挖起来,后来我挖到一个大红薯,用镰刀怎么挖也挖不动,爸爸就过来帮助我,我们两个人齐心协力,终于把大红薯挖了出来。
我和爸爸高兴地笑了,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多一些像老爷爷、小老鼠这样的人,那生活将更加美好。
《踢拖踢拖的小红鞋》:
它主要讲了胖妈妈和小胖看月亮时,小胖的红鞋子被小胖弄掉了,小红鞋感到非常孤单。一位老爷爷刚好路过看见小红鞋掉在这里,就问小红鞋:"你为什么在这儿呀?”
小红鞋说:"小胖不小心把我弄丢啦!”于是老爷爷就把小红鞋带回了家。老爷爷睡着了,小红鞋没有睡,它只想着它的好朋友——另一只小红鞋。
突然床底下跑出来一只小老鼠,小老鼠问它:"你怎么哭啊!”小红鞋说:"你能带我去找另一只小红鞋吗?”小老鼠二话也没说就带着小红鞋去找了。
在路上它们遇见许多人和许多小动物都来帮助小红鞋找另一只小红鞋,就这样,人越来越多,小动物也越来越多,他们都一起来找,找呀找呀,终于找到了小红鞋的好朋友——另一只小红鞋,小红鞋十分开心。
现在网络小视频里的小动物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还都是各显神通成精了的小可爱,所以现在养小动物的人越来越多了,养的动物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像小猫小狗这些还比较常见,还有养小飞鼠、荷兰猪、猫头鹰、刺猬等等宠物的,这些宠物一般不常见,特别是猫头鹰,因为猫头鹰的野性比较强,所以很多人几乎都不会去养,并且很多人也很在意猫头鹰养了以后会不会认主人。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吧。
猫头鹰是一种夜间行动的动物,它们经常是白天躲在树丛或者屋檐下面到了晚上才会出来。但是也有几种猫头鹰不同,它们白天也会出去活动活动,但是一般喜欢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如果白天出去活动的话就会没那么习惯有时候飞的感觉要掉下来一样,就像喝醉酒的醉汉一样。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宠物幼时很可爱,所以养宠物都会从小开始养,并且从小养的会更亲近自己,所以如果猫头鹰从小养的话还是会认主人的。
猫头鹰主要的食物是鼠类,它们喜欢直接把食物整个吞进肚子里,然后再把那些很难消化的不能吃的弄成块状物再吐出来。它还可以吃牛肉、昆虫、鱼、等食物,总得来说它算是个肉食动物。要想猫头鹰认你把你当家人,你就要在养它前多做功课,多了解它的性格和习惯,然后对它好一点它便会认你了。
基本上宠物养久了就会认为你是它的家人,不管是动物还是人对家人肯定还是很好的,所以当你对它好它也会更黏你,日久生情这个词真的很对,不只是猫头鹰所有的宠物都如此,生活在一起久了就会习惯你的存在,虽然它野性很强但是它也会有家人,所以猫头鹰如果养的时间比较长的话它还是认主人的。
本文来自作者[雅翠]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4%B8%BA%E4%BB%80%E4%B9%88%E8%B6%8A%E6%9D%A5%E8%B6%8A%E5%A4%9A%E9%A2%91%E4%B8%B4%E7%81%AD%E7%BB%9D%E7%9A%84%E5%8A%A8%E7%89%A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雅翠”!
希望本篇文章《为什么越来越多频临灭绝的动物-》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生物灭绝事件自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以来,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出现了五次影响遍及全球的生物大灭绝事件。第一次,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