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史记》,《史记》无论在中国史学史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堪称是一座伟大的丰碑。
鲁迅评价他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文学方面,它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由此,《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在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多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渊源于《史记》的。
直接取材于《史记》的历史小说,在数量上很多。在戏剧方面,由于《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自然而然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据统计,仅现存的元杂剧中,就有十六种是取材于《史记》的,其中包括《赵氏孤儿》这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名作。已经失传的类似作品,当然更多。到后来的京剧中,仍然有许多是取材于《史记》的,如众所周知的《霸王别姬》等。
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后代史书的文学性显著不如《史记》,但其数量既浩如瀚海,如果将其中优秀传记提取出来,也是极为可观的。此外,史传以外的别传、家传、墓志铭等各种形式的传记,也与《史记》所开创的传记文学传统有渊源关系。
在史传以外的散文方面,由于魏晋南北朝及初唐时期骈文盛行,《史记》的影响尚不是很明显;中唐以后,由于韩愈等人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北宋欧阳修等人所倡导的文体革新运动,以及明代前后七子所倡导的文学复古运动等等的不断推动,《史记》的影响日益增长,被推崇为与骈文相对的“古文”的崇高典范。唐宋八大家,明代的归有光,乃至清代的桐城派、阳湖派散文家,无不受《史记》的影响。
本文来自作者[但纪娜]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4%BA%8C%E5%8D%81%E5%9B%9B%E5%8F%B2%E4%B8%AD%E5%93%AA%E4%B8%AA%E6%96%87%E5%AD%A6%E4%BB%B7%E5%80%BC%E6%9C%80%E9%AB%9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但纪娜”!
希望本篇文章《二十四史中哪个文学价值最高-》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应该是《史记》,《史记》无论在中国史学史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堪称是一座伟大的丰碑。鲁迅评价他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文学方面,它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