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下面是我整理的二十四节气秋分手抄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分的由来秋分,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秋分:祭月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秋分:温度按气候学上的标准,“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为物候上的秋天了。此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团,已经具有一定的势力。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雨季已经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等词语,都是对此时景象的描述
秋分节气,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气象专家介绍说,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二十四节气手抄报内容
24节气的图画怎么画如下:
1、首先在画面顶部画出我们的标题“二十四节气”。
2、然后在画面底部画一层雪,中间画一个雪人和一个小男孩,给他们都画出围巾哦,雪人画出帽子,小男孩画出耳罩。
3、在雪人右侧画一个小女孩,画面左上方画一根积雪的枝桠,画面右侧画一个云朵形状的方形边框。
4、接下来就可以开始上色啦,将人物的头发涂成棕色,小男孩的穿着涂成**、绿色和蓝色,小女孩的穿着涂成红色、**和蓝色。
5、将标题涂成红色和蓝色,枝桠涂成棕色,给雪地和边框边缘都用浅蓝色和蓝色画出阴影,将雪人的帽子涂成**和红色,围巾涂成红色,鼻子涂成橘色。
6、最后在边框里和画面空白处画出格子线,整理一下,这样一幅好看的二十四节气手抄报就完成啦。
二十四节气手抄报内容写什么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廿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手抄报内容如下: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东风解冻大河开,残雪凝成彩气来。时鸟翔鸣天上舞,冰鱼游动水中偎。昼长夜短催眠柳,阳暖霜寒绽玉梅。一日春晨诸事议,莫将志计总徘徊。
雨水:冰雪消融气候温,东风不懈水潺爱。难闻春雨沙沙响,易现云光缕缕痕。霜止生机延寂野,露初孕育在桃园。越冬作物萌动,乍暖还寒恐见猿。
惊蛰:惊闻二月响春雷,岸柳垂丝绿韵催。浅岭高丘千草现,深山幽谷百花开阳高雾散翔丹鸟,水暖风清漾凤台.曲寒愁随夜尽,舒晨又挽暗香来。
春分:昼夜平分赤道阳,气温回暖鸟安翔。青青杨柳江南岸,灼灼桃花塞北乡。落地残梅香散尽,漫天弱絮意飞扬。风光旖旎韶春笑,雷动霏微翠万疆。
清明:春分之后为清明,万物皆齐节节生。田鼠离窝寻野味,白桐绽蕊引黄莺。踏青起去开心路,扫墓归来悲苦情。几处新坟添旧土,人间百世枉留名。
本文来自作者[庾采萱]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4%BA%8C%E5%8D%81%E5%9B%9B%E8%8A%82%E6%B0%94%E7%A7%8B%E5%88%86%E6%89%8B%E6%8A%84%E6%8A%A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庾采萱”!
希望本篇文章《二十四节气秋分手抄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导语: 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