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真的认识自己吗?
第8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一名叫奇伦的男孩,经受外界非议和内心挣扎后,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他们看到的你是蓝色的,但你知道你不是。”
这部**也留给我们一个终极问题:我是谁?
我们总以为认识自己很容易,但“苏东坡”效应告诉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幸运的是,我们能够决定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
正如**里胡安说的:“总有一天你要决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别让其他人给你做这个决定了。”二
你属于哪种人?
《断舍离》作者山下英子说,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
在地面匍匐的人;
在树上爬的人;
乘飞机的人。
第一种人,没有决断力,意识不到什么东西或情感,是自己“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纠结于过去,对未来感到不安,又无法活在当下;
第二种人,虽然意识到活在当下的重要性,却犹豫不决,容易回到解放前;
第三种人,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充满勇气,能够在机缘巧合下邂逅必要的人、事、物,俯瞰各种不同的人生风景,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
你属于哪种人?三
什么是自在力?
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认识自己的过程。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越容易掌控生活,也就越不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和改变。
然而这一点,说易做难。虽然我们明白人生的很多大道理,却似乎依然过不好眼前的生活。实际上,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符合社会标准,向他人看齐的二手生活。
因此,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第一种,或者第二种人。
而山下英子告诉我们,有一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成为第三种人,达到自立、自由、自在的境界。这种力量,就是自在力。
什么是自在力?
自在,即本初、自然。自在力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以自我为轴心,释放生命的热情,从而掌控生活的力量。也就是说,帮助你寻找“当下的自我”,超越自己和他人的愿望和期待,实现心中真正渴望的力量,以真实的自我充分享受人生。
那么,要怎样寻找“当下的自我”呢?
自在力告诉我们,从内在、物品、场(空间)多角度强化“当下的自我”。
具体说来,就是通过物品,通过你与物品的关系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你与其他人的关系,认识这个世界,确立自我为轴心的生活方式,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然后为自己的人生做出决定,并自己承担责任。四
自在力能够带给我们哪些帮助?
1
认清自我
学会断舍离,即生活的减法哲学。
心理学家史蒂文·赖斯提出:
收集,是成就人生的16种基本欲望之一,它的生物性来源是动物储存食物和其他生存必需品的本能。
但山下英子告诉你,如果一味收集物品,不知道放手,最后就有可能活得像栖息在泥潭中的鲶鱼一般。
因此,一切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人、事、物,都应该断舍离。在这个过程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过剩”的东西。
譬如过剩的信息,它使我们的思考停滞不前。
就好像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有句话说的:
一个人的记忆就是一座城市,时间腐蚀着一切建筑,把高楼和道路全部沙化。如果你不往前走,就会被沙子掩埋。所以我们泪流满面,步步回头,可是只能往前走。相信自我
获得俯瞰力,即心灵的加法哲学。
重新审视那些理所当然的价值观,看看那些价值观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力求在生活中以自己为轴心,深入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想法。
正如个体心理学所指出的:
生活经历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我们对生活经历的理解决定了我们是谁。环境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意义,真正会影响人生的是我们对环境的理解和解读。
也就是说,你将过怎样的生活,全在于你如何去理解和定义。
3
解放自我
达到自在力的境界,此即人生的乘法哲学。
山下英子指出:
人生真正的自由,就是经济上的自立,身体上的自由,心灵上的自在。即身体健康,在金钱上不受限制,精神不受束缚。心灵自由,并没有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感受,例如自己是不是舒适、轻松、愉悦的。
自在力让你有意识地整理自我,解放自我,从而获得无限的开放感,获得生命的自立、自由与自在。“有真才实学”或者“一流”的人,在工作上,都拥有这种自在力。
那么,我们该怎样获得这种能力呢?
五
如何获得自在力?
总的来说,需要我们先通过断舍离,用减法来面对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再透过俯瞰力,用加法来认识更深层的自我;最终,获得自在力,用乘法迈向人生的制高点。
山下英子指出:
我们从身边显而易见的人、事、物着手,通过思考、判断、筛选这些基本的行动,磨砺心中本来就具有的思考、感觉和感受的能力,使之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得到更深刻的洞察、更高远的观点,更广阔的视野的欲求,然后运用它们开拓属于自己的人生,保持自在的人生状态。
可能有些抽象,我们再用一张图来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过程具体如何实现:
1
确立自我轴心
所谓自我轴心,就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来做选择和决定,而不是把他人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将责任转嫁他人,也不会对他人过分期待和苛求。
做到这一点,将帮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进而衡量与他人的距离,否则,就会因为距离太近而受到攻击,或者因为被拒绝而受到伤害。
比如丈夫找小三的女性,她们痛苦,无法自拔:丈夫为什么要出轨,第三者是怎样的人,怎样挽回丈夫的心……而如果以自我为轴心,则应该考虑:自己还爱这个男人吗?邻居怎么看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2
获得俯瞰力
在以物品为媒介采取断舍离的行动之后,俯瞰作为平衡机制的一种生命机能,带你了解事物本质,认识当下的自己,并接纳自己。
需要做的,就是丢弃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事物,对人生偶尔的艰难作出乐趣的解释。
例如,总嚷嚷自己太胖了,要减肥的人,首先应该告诉自己:虽然有点胖,但感恩当前的健康。再想:如果再瘦一点,就能穿上那件衣服了。将焦点放在希望上。
3
掌握自在力
首先,通过原始佛教的宇宙观,即佛教三法印,了解人生真谛:
诸行无常:世间万物,无时不在变异幻灭之中,刹那间迁流变异,无一常住不变;
诸法无我,世间万物,无所谓“我”之实体;
一切皆苦,世间万物皆为痛苦。
在此基础上,山下英子又加了一句:涅槃寂静,用这四句话来解释人生的内心内容。
其次,以俯瞰的战略,也就是冥想,俯瞰时间、空间和关系。
最后,付诸舍弃物品的实践。观察物品,去除杂芜,可以从整理物品和书籍开始。
总之,如果能够日复一日地坚持实践,就能实现自在力的境界,从而自然地思考、感觉、感受,关照他人、世人和社会,又能自在地以自我为轴心去发表言论,做出行动,与世界甚至宇宙整体达到和谐。
李银河曾说过:人能否自由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自身的愿望。有的人可以终身陷自我于囹圄之中,无法自由徜徉。其实人只要愿意,就可以走出这些囹圄,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你的问题 ?这里有答案 ?微信公众号 精读君
认识你,真好!
朋友易有,知音难觅;茫茫人海,得一知音,也已足矣。认识你,是我人生幸福之事。认识你,真好!
对于认识你,我想真是相见恨晚。因为有你,我懂得了什么叫认真,什么叫坚持,什么叫刻苦。而你的举手投足,无不渗透着我对人生的解读。在安静稳重下,又不缺乏幽默可爱,常常开个玩笑调节气氛,才女!成绩优异,然而我看重你的不是骄人成绩,而是那真诚的品质,对谁都一视同仁,从来不以貌取人。在我心中,你是我的挚友,带给我心灵的震撼,给予我心灵的盛宴。有你,我仿佛如嫩芽生长在沃土;有你,我仿佛如鱼得水;有你,我仿佛如雏鹰慢慢学会飞翔。
生活中,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即使困难如墙在前方阻挡,我们也会用友谊凝聚的力量将它推到。
学习如战场,但奋力竞争却从未影响你我的真挚友情。我们会更加努力,做学习上的好战友。
我们还是拥有共同爱好的好朋友。偶尔听听音乐,放松心情;偶尔促膝长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些都会在课余生活中增加我们的友谊。
这一切,都是我对友情的畅谈。即使这样我也无法用笔描写出对你的感谢;无法用歌声唱出你的美好;无法用语言描述出对你的敬仰。此刻,我只想对你说:认识你,真好!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本文来自作者[虎钺]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4%BB%80%E4%B9%88%E8%83%BD%E5%8A%9B%E8%83%BD%E5%A4%9F%E5%B8%A6%E4%BD%A0%E7%9C%9F%E6%AD%A3%E8%AE%A4%E8%AF%86%E8%87%AA%E6%88%9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虎钺”!
希望本篇文章《什么能力能够带你真正认识自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一你真的认识自己吗?第8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一名叫奇伦的男孩,经受外界非议和内心挣扎后,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他们看到的你是蓝色的,但你知道你不是。”这部**也留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