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共95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考试平均分82.5分.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基本概念,基本计算掌握较好,基本的空间与图形知识都较欠缺,数学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较差。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正文中,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适当设置了一些相应的栏目。如“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体验和感受,掌握必要的知识。

 2.结合教材各块内容,安排一些有关的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故事、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对数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

 3.控制习题总量,降低难度,增加探索、开放、实践类型的习题,按照不同的要求,编制不同水平的练习题,按课时给出随堂练习,每一节设置习题,每章的复习题设程度不一的A、B、C、三组,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4.增强了研究性课题学习,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提高解决问题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5.每一章的开始,设置有展现该章主要内容的导图与导入语,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给学生以理想前途教育,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多与学生勾通,多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深入钻研教育教法,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习题降低教学坡度和教学难度,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

  四、培优、转差措施:

 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情况分别给予学生不同教学要求,按学生的不同基础布置不同的作业,因材施教。多与差生交流,与差生交朋友,分析差生差的原因,给差生以信心和关心,尽量给差生降低学生上的坡度;对于优生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中适当对知识进行拓展,给优生以充分思索的空间,多让优生自主探索,鼓励优生合作交流。

  五、本期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期末考试优秀率50%以上,及格率95%以上。

  六、教学进度表

 xx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

 第一周:学生学习规范,分式的定义、条件,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第二周:分式的混合运算,分式方程及其应用

 第三周: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科学记数法,第16章复习,测试及讲评

 第四周:平面直角坐标系,变量及函数,3月份月考复习

 第五周:3月份月考复习,月考及讲评

 第六周: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第七周: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及运用,实践与探索

 第八周:函数综合题讲练

 第九周:第17章测试及讲评,期中考试复习

 第十周:期中考试及讲评

 第十一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十二周:第18章复习、测试及讲评

 第十三周:矩形及5月份月考复习

 第十四周:5月份月考及讲评

 第十五周:菱形、正方形

 第十六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综合讲练,第19章测试及讲评

 第十七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极差及其应用,第20章测试及讲评

 第十八周: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期末复习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二)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两班比较,83班优生多一些,但后进面却较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84班学生单纯,有大多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 平 行线是在七年级上第七章提出平行线的概念、画法后的延续,这章将继续学习平行线的有关判定和性质;教学时把握证明难度,避免概念超前,加强形的建模。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说理的过程仍以填空为主,注意避免综合性较强的说理出现。

 2、要避免证明、命题、定理、公理等词的口头出现,课本是以判定方法、性质、结论来描述。

 3、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情景抽象为相交线、平行线等数学图形的建模过程。

 4、还应注意画图、探究性题的教学。另外对教材中

 (1)P8 例2出现了添辅助线的说明方法,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不要作深入展开,

 (2)P20 第5题:不是很明确其意图。

 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是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和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进一步熟练几何符号语言的表达、书写;教学时要控制证明的综合难度,侧重计算与形状的判定。本节与以往教材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1、加强了对等边三角形的学习要求;

 2、强化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3、淡化了30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4、P28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明、P36 例3,教师可简单提出辅助线的作法、作用、要求,但不要藉此来提高难度。

 5、可以在勾股定理的知识上,让学生去研究探讨,增强数学人文性教育。另外教材中的

 (1)P24—4、5两题的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教师要作提示、作小结;

 (2)教师最好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30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

 (3)勾股定理这节中出现了不少“定理”一词,是否在教学时可改。

 第三章 直 棱柱是从七年级上册提出立体图形概念后第一次对立体图形的研究,与原浙江版义务教材相比,是较新的一章(原教材有立体图形直观图的画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也是为高中阶段立体几何中棱柱的学习做准备;教学时要借助实物、课件的展示,逐步构建空间想象基础能力,教材重点落在两处:

 1、直棱柱特征及表面展开图2、画三视图,关键要理解“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法则。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1)充分利用实物、课件、实际动手操作等途径,使学生能慢慢的在实物与空间想象之间找到一些转换的经验,

 2、在教学时对解答过程、说理过程不作过高的要求,避免过高的严密的要求挫伤学生学习本章的积极性。

 第四章 样本与数据分析是在学习了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收集与图表的基础上,对科学取样、数据分析、合理化决策的研究学习,是实用性较强的一章;教材以生活现象为导入背景,以解决问题为达成目标,教学应注意

 (1)避免对样本、总体、个体的定性的描述;

 (2)增加了对某一事件研究抽样与普查的方法选择;

 (3)加强了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这些数据处理方法的决策判断,

 第五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掌握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及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学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教学时应注重与方程、等式的迁移类比,发挥数轴工具性,建立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习惯

 第六章 图形与坐标是函数知识学习的开始,与老教材比较也是较新的一章,重在突出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与运用,其中也有一部分知识与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图形和变换相关;教学时应重视场境模拟,降低坐标表达的抽象,侧重变换图形的坐标描述。 当然更应注意多利用实际场景图示,降低点的位置表达的抽象性,增加点与有序数对的对应性。

 第七章 一次函数是在第六章建立直角坐标系后通过对实际生活中变量间变化关系的刻画,侧重了函数是刻画现实生活的又一数学模型。注重函数建模,降低函数抽象图形分析,融合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统一,教学中应做到1、突出了函数是生活中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刻画。很多问题是以实际生活背景为载体。2、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教学顺序做了调整。3、要加强函数基础知识的练习,要注重解题时从应用中来到应用中去的理念。要充分利用合作小组讨论,有足够形成建模的时间,切忌分析模式化,练习呈式化。

 另外,本书的设计题(P95, P181)切合学生实际,容易操作,要好好利用,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题学习P181-182《怎样选择较优方案》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议作为一堂较重要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综合应用课来讲。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抓好常规教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质量当根本,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动手操作和探究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八年级的120班、125班两班的数学教学,120班两极分化相比125班严重,125班则整体水平较为均衡。总体来说,两班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踏实,认真好学。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努力提高综合成绩,争取更大的提高。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

 1、《全等三角形》

 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轴对称》

 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3、《实数》

 从平方根到立方根说起,学习有关实数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数的开方的重点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要领及求法,难点是算术根与实数的概念。

 4、《一次函数》

 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像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5、《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四、教学目标

 通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落实最终实现能力的培养。认真落实“双思三环六步”教学模式。钻研教材,突破重点、难点,抓住关键,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因人而宜,制定课堂上有效的辅导、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五、教学措施

 1、营造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挂图,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教学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做好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

 3、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4、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5、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6、实行分层教学。关注各类学生,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类分层布置,因人而异,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待转化三类学生。发挥优生的帮扶作用,打牢基础知识,提升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六、培优辅差计划

 1、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差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2、加强交流,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4、坚持辅差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5、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6、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7、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8、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50道小学六年级的四则运算题 30道解方程题 30道几何题 50道应用题 30道趣味数学题(奥数题)急需!!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相信写教学计划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事情,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基本情况

 本期担任七年级(初一五班)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53人,其中彝族学生43人,占总人数的81%;本班女生16人,占总人数的30%。上学期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手中的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培养得很不理想,这与我在教学中不提倡课前预习,少做笔记有关,我认为课前预习易使学生局限于教材框定的范围和思考方法,不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敢于大胆思考,课堂上就把时间有在思考问题上。

 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弊端,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学生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及时复习、总结上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至的听讲,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前面,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表扬和鼓励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需要加强训练与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

 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主要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相交线、平行线等图形,通过画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是垂直和平行关系,垂线的概念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同时逐步深入地让学生学会说理。关键是要循序渐进地引入推理论证的内容。

 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从实际情景出发利用有序数对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进而说明在数学中可以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有序数对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因出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点与坐标(坐标为整数)的对应关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用坐标表示平移等。

 第7章:三角形 三角形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是认识其他图形的基础,本章学习三角形有关概念、性质,使三角形有关内容得到应用和发展。本章内容应加强与已学内容的联系,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了解一般的多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基本解题思路,实际问题在全章中有重要位置,有关方程组的概念引入,对方程组的解法的讨论等都与实际问题背景有密切联系;“消元”是方程组解法的基本指导思想。以方程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列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本章内容包括不等式的有关基本概念、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利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和课题学习。先引出一般的不等式概念、性质,再集中讨论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最后进行课题学习。其中,以不等式(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

 第10章:实数 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重点是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意义和运算的直接基础。难点是平方根和实数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使学生理解相交线和平行线所引出的相关概念,知道平行线性质和判定方法,知道平行线公理。

 2、使学生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知道点与坐标的关系,能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和平移变换,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性质,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公式。

 4、使学生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方法——代入法和加减消元法。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5、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相关概念并能掌握它们的解法,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6、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用平(立)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立)方跟,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跟和立方根。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是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 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承担七(1)(2)两班的数学教学,这些学生整体基础参差不齐,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任务艰巨。在小学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位数不多。对多数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稍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教材分析:

 1、第1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2、第2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3、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3、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思考、类比、探究、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

 3、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l、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考试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分享快乐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加强学生解题速度和准确度的培养训练,在新授课时,凡是能当堂完成的作业,要求学生比速度和准确度,谁先完成谁就先交给老师批改,凡是做的全对的依次获得前十名,以资鼓励。

 7、加强个别辅导,加强面批、面改,加强定时作业的训练。并进行作业展览,对作业书写的好又全部正确的贴在学习园地中。

 8、积极主动的与其他教师协同配合,认真钻研教材,搞好集体备课。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导图与导人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设置如“回忆、思考、探索、概括、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等以及“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等活动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外语教学、信息技术、数学算法等等的阅读材料,用好它,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该教材练习题更是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差异性较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集中在小学的水平,主要依靠老师的“讲”,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很不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两个习惯的养成,坚决落实具有我校特色的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的。

  二、 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代数式、方程;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进行表述的方法,认识基本图形。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2)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二)教学任务。七年级上册包括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和图形认识初步四章内容,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61课时。

 (三)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三、 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书在全套教科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主要内容是整个七~九年级教材体系的重要基础,书中的某些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一)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是整个学段“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基础;整式的加减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也能为今后学好有关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打好基础;图形认识初步中所学习的如何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如何把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以及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应用等也都是整个“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

 (二)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整册教科书中体现的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化思想;许多性质、运算律呈现时体现的从特殊对象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想;“有理数”中利用数轴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中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一元一次方程”中解方程的化归思想和程序化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方法不仅在本册书中,而且在后面其他各册书也都是带有一般性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 本学期工作具体措施

 为全面推进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本组教师素质和课堂组织水平,特制定本组教研活动如下:

 (一)备课。加强管理,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按时参加集体备课,针对学生实际,以学法指导为中心。个人备课要做到有课必备,先周备课,备课标和说明,备教材和教参,备学生,备教法,备练习的设计与辅导。集体备课要根据《山大华特卧龙学校关于加强集体备课的几项具体要求》,努力做到六个统一: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重点和难点,统一习题,统一课件和统一检测。加强电子备课中练习的实效性,积极与有关的中考题目相联系,体现电子备课中练习的时代性,和新颖性。教案、学案和课件三者高度配套,切实有效,操作性强。

 (二)作业。作业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选题要有典型性,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了落实因材施教,题目设置分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布置的作业尽量全批全改,下次课前尽量发给学生,对出现问题比较集中的题目要重点讲评,并充分利用好错题集。

 (三)检测。单元检测要先系统复习,梳理出知识体系和解题技巧以及易错易混题目,精心设计题目,题目设置难易适中,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阅卷要流水批阅,先做好试卷分析,然后进行试卷讲评,并做好查漏补缺。

 (四)合作学习。在平时工作中要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坚持学习新课程标准,加强教师交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落实听课、评课制度,多交换意见。强化研究意识,教师对要讲解的题目和知识,必须充分思考如何教给学生方法,讲前要先做。

 (五)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中非常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在有兴趣的前提下,才能跟好的进行学习,更好的吸收知识。因此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同学都有更大的提高。

 (六)要注重尖子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由于我班学生很多,他们的性格很复杂,数学素质差距较大,为缩小在数学上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我们将采取以下的措施:一是通过平时单元考试和课堂了解,每位数学老师挑3—4个进行重点帮教补差。与此同时,由每个学习小组长带一个后进生, 双管齐下,共同提高。再是平时也要注重对小组长的培养,培养小组长认真负责的态度。在班内形成一种要学习的好风气,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对每一位差生和尖子生负责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每一位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其实他们才是班级灵魂和中流砥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重视,才能整体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我们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七)参与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各类教学教研活动,了解本学科的教学教研的新动向,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式。

 我们会在总结上学期的经验和教训之后,要更加认真,更加努力,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希望能在本学期能够更上一层。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就成果,致力于改变聋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包括以下部分:丰富的图形世界、有理数及其运算、字母表示数、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一元一次方程、生活众的数据、可能性等。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数学学习中为学生构筑学习起点。

 2、数学学习中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

 3、数学学习中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4、数学学习中展现数学只是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5、数学学习中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6人,其中有一部分同学已形成了一定抽象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接受新知识较快;通过自身努力,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成绩较差的,数学基本上还未入门,短时间很难赶上进度。

 本学期针对本班学生状况,合理选择教法,科学指导学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全体学生各有所得,共同发展,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挂图,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7、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习惯;

 (2)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

 (3)自主作业习惯;

 (4)课后复习习惯。

 8、改进阶段考试形式,改进评价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対基础知识技能“推迟判断”,让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成功的喜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以新的教学理念;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奋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6篇

四则混合运算

1) (58+370)÷(64-45)

2) 86+(98+14+2)=

3) 255+(352+145+48)=

4) (345+377)+(55+23)=

5) 9+(80+191)=

6) (268+314+132)+86=

7) 5190÷15=

8) 495+(278+5)+222=

9) 174×36×25=

10) 32.52-(6+9.728÷3.2)×2.5

11) (6.8-6.8×0.55)÷8.5

12) 133-(28+29)-43=

13) 1650÷25=

14) 260×8-8-8×59=

15) 0.83×12.5×8

16) 6975÷25=

17) 0.68×1.9+0.32×1.9

18) 328-(163-72)=

19) 199+(84-99)=

20) 885-1-201-298=

21) 460-35-3-262=

22) (98+59+2)+41=

23) 736×12-12-12×335=

24) 116+(112+184)=

25) 150×258+142×150=

26) 31×24×25=

27) 9000÷25=

28) 502-287-54-159=

29) 307+(92+93)=

30) 420+580-64×21÷28

31)(136+64)×(65-345÷23)

32)3.2×(1.5+2.5)÷1.6

33)5.38+7.85-5.37=

34)3.2×(1.5+2.5)÷1.6

35) 544-272-28=

36) 18000÷150÷4=

37) 6-1.19×3-0.43=

38) 25×64×125=

39) 343-188-12=

40) 509×11-11-11×8=

41) 79×24×25=

42) 2.9×102 3.8×6.9+3.8×2.1+3.8

43) 5.4÷[2.6×(3.7-2.9)+0.62]

44) 46+15+54=

45) 589-109-(6+185)=

46) 0.15×(3.79-1.9)+1.11×0.15

47) 10.15-10.75×0.4-5.7

48) 89×245+155×89=

49) 92+(79+8+21)=

50) 2.9×102 3.8×6.9+3.8×2.1+3.8

1.7(2x-1)-3(4x-1)=4(3x+2)-1

2.(5y+1)+ (1-y)= (9y+1)+ (1-3y)

3.[ (- 2)-4 ]=x+2

4.20%+(1-20%)(320-x)=320×40%

5.2(x-2)+2=x+1

6.2(x-2)-3(4x-1)=9(1-x)

7.11x+64-2x=100-9x

8.15-(8-5x)=7x+(4-3x)

9.3(x-7)-2[9-4(2-x)]=22

10.3/2[2/3(1/4x-1)-2]-x=2

11.5x+1-2x=3x-2

12.3y-4=2y+1

13.87X*13=5

14.7Z/93=41

15.15X+863-65X=54

16.58Y*55=27489

17.2(x+2)+4=9

18.2(x+4)=10

19.3(x-5)=18

20.4x+8=2(x-1)

21.3(x+3)=9+x

22.6(x/2+1)=12

23.9(x+6)=63

24.2+x=2(x-1/2)

25.8x+3(1-x)=-2

26.7+x-2(x-1)=1

27.x/3 -5 = (5-x)/2

28.2(x+1) /3=5(x+1) /6 -1

29.(1/5)x +1 =(2x+1)/4

30.(5-2)/2 - (4+x)/3 =1

一、看图计算:

1、 用竹篱笆围成一个面积是30平方米的直角梯形状养鸡场,鸡场一面靠墙(如图),竹篱笆的长度有多少米?(5分)

2、将右面长方形中的四个角剪去,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这个盒子的容积是多少?

3、 一本数学书的长14厘米,宽10厘米,厚1厘米。如果要把这本数学书的书皮包起来,至少需要多大的纸?

4、测得一个磁带盒的长是14厘米,宽11厘米,厚3厘米。现有4盒,按图(1)、图(2)摆放的方式进行包装,哪种包装方式更节约包装纸?为什么?还有其他的包装方式吗?试再画出一种并与前两种进行比较。

5、有一块长方形的铁皮,按照左图剪下阴影部分,制成一个圆柱形状的油漆桶,这个油漆桶的容积是多少升?

6、以直角梯形的一个底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会形成一个怎样的形

体?你会计算它的体积吗?

二、解决下列各问题:

1、以文化宫为中心点,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完成街区示意图。

⑴**院在正北1000米处。

⑵市图书馆在西北与正北成450夹角。

⑶购物中心在东南与正北成1250夹角,离文化宫广场2000米处。

⑷步行街经过购物中心下延陵路平行。

2、某公司需要一种长方体包装箱,它正好能装36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商品。①请你为该公司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包装箱(包装箱厚度及接头不计),填入表中。(4分)

长(分米) 宽(分米) 高(分米) 所需包装硬纸(平方分米)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②分析表中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3、一听苹果汁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10厘米。做这样一个纸箱(如图)适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盖檐和连接处不计算在内。)

※4、有两个边长为8cm的正方体盒子。A盒中放入直径为8cm、高为8cm的圆柱体铁块一个,B盒中放入直径为4cm、高为8cm的圆柱体铁块四个。现在往A盒里注满水,把A盒的水再倒入B盒,使B盒也注满水。问这时A盒余下的水是多少?

5、一辆自行车外轮胎的直径是60厘米,每分钟转150周,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6、一个圆锥形砂堆,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5米。每立方米砂重1.5吨,如果用一辆载重3.14吨的汽车来运,这堆砂一共要运几次?

7、一个长方体的木块,它的所有棱长之和为108厘米,它的长、宽、高之比为4:3:2。现在要将这个长方体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8、在一个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9厘米的圆柱形量杯内,水面高5厘米,把一个小球沉浸在水里,水满后还溢出6.28克,求小球的体积多少?(1立方厘米的水重1克)。

9、小新家有两块长5分米宽3分米的玻璃,和两块长4分米宽3分米的玻璃,他爸爸想做一个玻璃鱼缸,还要配一块什么样的玻璃。做成的鱼缸最多能装水多少升。

10、一间教室长9米,宽6米,高4米,要粉刷房顶和四壁,扣除门窗和黑板面积共26平方米,若每平方米用涂料2.3千克,粉刷这间教室需要涂料多少千克?

※11、牙膏出口处直径为4毫米,小红每次刷牙都挤出1厘米长的牙膏。这样,一支牙膏可用72次。该品牌牙膏推出的新包装只是将出口处直径改为6毫米,小红还是按习惯每次挤出1厘米长的牙膏。这样,这一支牙膏只能用多少次?计算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12、展厅里有2根圆柱,每根圆柱的高5米,底面周长是3.14米。现在要把这两根柱子油漆一遍,平均每平方米用漆0.3千克,至少需要油漆多少千克?

13、一个圆柱形茶杯,底面周长25.12厘米,高10厘米,把它装满水后,再倒入一个长15.7厘米,宽8厘米的空长方体容器里,这时水面高多少厘米?

14、把一根长1米的材料平均截成4段后,表面积增加了36平方厘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15、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的12.56平方米,高是0.9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16、用一张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纸,裁剪粘贴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不考虑损耗及接缝),要使它的容积大于550㎝3。请你在下面画出剪裁草图、标明主要数据,并回答下面问题:

(1)你设计的纸盒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高是( )厘米。

(2)在下面计算出纸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一篮苹果比一篮桔子重40千克,苹果重量是桔子的5倍,苹果、桔子各有多少千克?

2、山坡上有一群羊,其中有绵羊和山羊。已知绵羊比山羊的3倍多55只,已知绵羊比山羊多345只,两种羊各有多少只?

3、育才小学参加科技小组的同学比参加合唱队的4倍少45人,参加科技小组的同学比合唱队的人数多105人,求参加科技小组同学和参加合唱队的人数各有多少人?

4、小芳课外书的本数是小强课外书本数的3倍。如果小芳借给小强10本书,小强书的本数等于小芳的3倍。小芳和小强各有课外书多少本?

5、甲仓库存大米500袋,乙仓库存大米200袋,现从两个仓库里运走同样袋数的大米,结果甲仓库剩下大米正好是乙仓库剩下大米的3倍。问从两个仓库里各运走多少袋大米?

6、一个车间,女工比男工少35人,男女工各调出17人后,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原有男工、女工各多少人?

7、甲、乙两数的差及商都等于6,那么甲、乙两数的和等于多少?

8、某车间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若调走18个男工,那么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两倍,这个车间有女工多少人?

9、有两缸金鱼,如果从甲缸中取出5条放入乙缸,两缸内的金鱼数相等。已知原来甲缸的金鱼数是乙缸的1又2/3倍,甲缸原有金鱼多少条?

10、 两筐重量相等的苹果,甲筐卖出7千克,乙筐卖出19千克以后,甲筐余下的千克数是乙筐的3倍,两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

11、 一天,A、B、C三个钓鱼协会的会员去郊外钓鱼,已知A比B多钓6条,C钓的鱼是A的2倍,比B多钓22条,他们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12、 某小队队员提一篮苹果和梨子到敬老院去慰问,每次从篮里取出2个梨子、5个苹果送给老人,最后剩下11个苹果,梨子正好分完。这时他们才想起原来苹果数是梨子的3倍。问篮内原有苹果、梨子各多少个?

13、 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差是5.49,将较大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较小数。较大的数是多少?较小的数是多少?

14、 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这两个数的差是39,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数是多少?

15、 甲、乙两数的差是9,甲数的1/6和乙数的1/4相等,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

16、 育红小学原来参加室外活动的人数比室内的人数多480人,现在把室内活动的50人改为室外活动,这样室外活动的人数正好是室内人数的5倍,参加室内、室外活动的共有多少人?

17、 四个数依次相差1/80,它们的比是1:3:5:7,求这四个数的和。

18、 小明今年9岁,父亲39岁,再过多少年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小明的2倍?

19、 有两筐苹果,如果从第一筐拿出9个放到第二筐,两筐苹果个数相等;如果从第二筐拿出12个放到第一筐,则第一筐苹果的个数等于第二筐的2倍。原来每筐各有几个苹果?

20、 某车间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两倍,若调走18个男工,那么女工数是男工人数的两倍。这个车间的女工有多少人?

21、 大、小两个水池都未注满水,如果从小池抽水将大池注满,则小池还剩水10吨;如果从大池抽水将小池注满,则大池还剩水20吨,已知大池容积是小池的1.2倍,两池水共有多少吨?

1、两个男孩各骑一辆自行车,从相距2O英里(1英里合1.6093千米)的两个地方,开始沿直线相向骑行。在他们起步的那一瞬间,一辆自行车车把上的一只苍蝇,开始向另一辆自行车径直飞去。它一到达另一辆自行车车把,就立即转向往回飞行。这只苍蝇如此往返,在两辆自行车的车把之间来回飞行,直到两辆自行车相遇为止。如果每辆自行车都以每小时1O英里的等速前进,苍蝇以每小时15英里的等速飞行,那么,苍蝇总共飞行了多少英里?

答案

每辆自行车运动的速度是每小时10英里,两者将在1小时后相遇于2O英里距离的中点。苍蝇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5英里,因此在1小时中,它总共飞行了15英里。

许多人试图用复杂的方法求解这道题目。他们计算苍蝇在两辆自行车车把之间的第一次路程,然后是返回的路程,依此类推,算出那些越来越短的路程。但这将涉及所谓无穷级数求和,这是非常复杂的高等数学。据说,在一次鸡尾酒会上,有人向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提出这个问题,他思索片刻便给出正确答案。提问者显得有点沮丧,他解释说,绝大多数数学家总是忽略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简单方法,而去采用无穷级数求和的复杂方法。

冯·诺伊曼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可是,我用的是无穷级数求和的方法.”他解释道

2、 有位渔夫,头戴一顶大草帽,坐在划艇上在一条河中钓鱼。河水的流动速度是每小时3英里,他的划艇以同样的速度顺流而下。“我得向上游划行几英里,”他自言自语道,“这里的鱼儿不愿上钩!”

正当他开始向上游划行的时候,一阵风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但是,我们这位渔夫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丢了,仍然向上游划行。直到他划行到船与草帽相距5英里的时候,他才发觉这一点。于是他立即掉转船头,向下游划去,终于追上了他那顶在水中漂流的草帽。

在静水中,渔夫划行的速度总是每小时5英里。在他向上游或下游划行时,一直保持这个速度不变。当然,这并不是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例如,当他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划行时,河水将以每小时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仅是每小时2英里;当他向下游划行时,他的划行速度与河水的流动速度将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为每小时8英里。

如果渔夫是在下午2时丢失草帽的,那么他找回草帽是在什么时候?

答案

由于河水的流动速度对划艇和草帽产生同样的影响,所以在求解这道趣题的时候可以对河水的流动速度完全不予考虑。虽然是河水在流动而河岸保持不动,但是我们可以设想是河水完全静止而河岸在移动。就我们所关心的划艇与草帽来说,这种设想和上述情况毫无无差别。

既然渔夫离开草帽后划行了5英里,那么,他当然是又向回划行了5英里,回到草帽那儿。因此,相对于河水来说,他总共划行了10英里。渔夫相对于河水的划行速度为每小时5英里,所以他一定是总共花了2小时划完这10英里。于是,他在下午4时找回了他那顶落水的草帽。

这种情况同计算地球表面上物体的速度和距离的情况相类似。地球虽然旋转着穿越太空,但是这种运动对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产生同样的效应,因此对于绝大多数速度和距离的问题,地球的这种运动可以完全不予考虑.

3、一架飞机从A城飞往B城,然后返回A城。在无风的情况下,它整个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每小时100英里。假设沿着从A城到B城的方向笔直地刮着一股持续的大风。如果在飞机往返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发动机的速度同往常完全一样,这股风将对飞机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有何影响?

怀特先生论证道:“这股风根本不会影响平均地速。在飞机从A城飞往B城的过程中,大风将加快飞机的速度,但在返回的过程中大风将以相等的数量减缓飞机的速度。”“这似乎言之有理,”布朗先生表示赞同,“但是,假如风速是每小时l00英里。飞机将以每小时200英里的速度从A城飞往B城,但它返回时的速度将是零!飞机根本不能飞回来!”你能解释这似乎矛盾的现象吗?

答案

怀特先生说,这股风在一个方向上给飞机速度的增加量等于在另一个方向上给飞机速度的减少量。这是对的。但是,他说这股风对飞机整个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不发生影响,这就错了。

怀特先生的失误在于:他没有考虑飞机分别在这两种速度下所用的时间。

逆风的回程飞行所用的时间,要比顺风的去程飞行所用的时间长得多。其结果是,地速被减缓了的飞行过程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而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要低于无风时的情况。

风越大,平均地速降低得越厉害。当风速等于或超过飞机的速度时,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变为零,因为飞机不能往回飞了。

4、《孙子算经》是唐初作为“算学”教科书的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共三卷,上卷叙述算筹记数的制度和乘除法则,中卷举例说明筹算分数法和开平方法,都是了解中国古代筹算的重要资料。下卷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鸡兔同笼”问题是其中之一。原题如下: 令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

问雄、兔各几何?

原书的解法是;设头数是a,足数是b。则b/2-a是兔数,a-(b/2-a)是雉数。这个解法确实是奇妙的。原书在解这个问题时,很可能是采用了方程的方法。

设x为雉数,y为兔数,则有

x+y=b, 2x+4y=a

解之得

y=b/2-a,

x=a-(b/2-a)

根据这组公式很容易得出原题的答案:兔12只,雉22只。

5、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营一家有80间套房的旅馆,看看知识如何转化为财富。

经调查得知,若我们把每日租金定价为160元,则可客满;而租金每涨20元,就会失去3位客人。 每间住了人的客房每日所需服务、维修等项支出共计40元。

问题:我们该如何定价才能赚最多的钱?

答案:日租金360元。

虽然比客满价高出200元,因此失去30位客人,但余下的50位客人还是能给我们带来360*50=18000元的收入; 扣除50间房的支出40*50=2000元,每日净赚16000元。而客满时净利润只有160*80-40*80=9600元。

当然,所谓“经调查得知”的行情实乃本人杜撰,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数学是人类目前各项技术的起点,只要学好了数学,民族就有未来,国家就有希望。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

 教学目标:

 1. 能在现实情境和平面图上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正确使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在确定方向的过程中,能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积极的思考。

 3.能清楚地说明自己观察的结果和思考的过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开展有效的合作与交流,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使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用具: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上课前: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成语?谁来说一说?生踊跃发言。

 一、先学探究:

 老师知道一个成语:四面八方。

 你知道四面是哪四面吗?(东、南、西、北)

 出示例题的部分图(人民桥、超市、公园、体育场先不出现)

 谁来说一说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东、南、西、北四个字。

 绘制平面图时,我们通常按照什么规定来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生答,师指。

 “四面八方”中的八方指的是八个方向,还有四个方向是什么呢?想不想了解?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认识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二、自主探索,交流共享:

 1、教学例题。

 (出现超市)提问:你知道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吗?(东北面)为什么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因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

 谁还会说一说的?

 也就是说,东面和北面之间的方向就是(东北)方向。

 (出现公园)提问:公园在学校的哪一面?为什么?(西南面,因为公园在学校的西面和南面之间)西面和南面之间的方向称为(西南)面。

 (出现体育场和人民桥)提问:它们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

 指名答。(学生汇报时,先问一问为什么,再出现“东南”、“西北”和“西南”字,如果学生说出如“北东”、“南西”这样的方向,也要先问一问为什么,然后教师纠正:南面和东面的中间也可以说是南东,但按习惯应该说东南,不说南东。)

 在学校的周围有那么多的建筑物,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同桌相互说说它的位置。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x题。

 在生活中,在陌生的地方,怎样来辨认方向?(看太阳,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面;看北斗七星,有北斗七星的那一面是北面;看指南针)考一考大家有关指南针的知识:指南针的红色一端指向哪?(北面)白色一端指着哪?(南面)

 这就是一个指南针的图,你能将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填完整吗?打开书P2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名汇报,集体校对。说说是怎么填的。

 介绍一些有关指南针的小知识。

 小结: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化和辉煌,祖国的未来要靠谁?所以,我们小朋友要从小开始努力,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2、“想想做做”第x题

 讲述:小动物们刚刚参加完了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现在要回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各自的家吗?在书上连一连。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指导。让学生上台指一指。集体校对。

 3、“想想做做”第4题

 讲述:下面老师带小朋友们到美丽的青山乡去看看,告诉你们吧,青山乡不仅美丽,还是一个水果之乡呢,想不想去看看?

 (出现水库及8种水果的,水库在中间已贴好,8种水果排列在一边。)有哪些水果?指名答。

 这些水果都是种在水库的四周的,你能根据老师的提醒,帮它们找到各自种植的地方吗?

 师:橘子园在水库的南面;葡萄园在水库的东面;樱桃园在水库的东南面;西南面是苹果园;水库的西面是山楂园;桃园在水库的北面;水库的西北面是西瓜园。

 梨园就种在水库的这个方向,你知道梨园在水库的哪一面吗?

 指名答。

 4、“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轻松一下,来玩个游戏,你能很快画出棋子跳到什么地方吗?自己画一画。集体交流。

 5、动手做

 认识生活中的八个方向

 我们已经能够在平面图上熟悉地认识了8个方向,在现实生活中这8个方向你们也能认识吗?

 请小朋友们面朝教室的北面站好,并让方向板上的北对着教室的北面。根据老师说的方向, 指一指。

 师:教室的东北面、东南面、西北面、西南面。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在平面图中怎样记住这八个方向?实际生活中怎么辨认这八个方向?

 五、课堂作业

 六、教后反思

 篇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

 学习目标:

 1、能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具:小黑板、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能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黑板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把书翻到4页例1看情境图和下面的计算方法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应怎样列式计算?重点看下面的三种计算方法:1、先看小男孩的计算方法 22+13=35(人)求出的是什么?35-6=29(人)求出的是什么?2、再看小女孩的计算方法 22-6=16(人)求出的是什么?16+13=29(人)求出的是什么?3、最后再看绿衣服小男孩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看书自学

 2、"做一做"(第x页第x题)师:下面老师来考考同学们看谁做题最认真①指2名学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同学做在书上②师巡视发现其他学生的错误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1)认为22+21-16=27(人)这个算式列正确的举手?认为22+21=43(人)43-16=27(人)这个算式正确的举手?(2)认为22+21=43(人) 求出的是什么?43-16=27(人) 求出的是什么?认为22+21-16=27(人)这个算式正确的举手?与第一种方法有什么不同?(3)认为得数正确的举手?认为单位名称正确的举手?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生更正错误

 六、练习师

 刚才同学们计算的都很正确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男女生比赛看谁能快速、正确地列式计算比谁小旗得的最多!

 投影出示:(1)商店有30台微波炉卖出18台又运来28台现在有多少台?(2)二(1)班男生有38人女生有21人其中30人参加歌唱比赛有多少人没有参加歌唱比赛?(3)同学们做黄花35朵红花20朵送给二(2)班28朵还剩多少朵?

 1、师出示投影男女生比赛、开火车比赛2、形式分必答、抢答······

 七、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住你们!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八、当堂作业(练一练)师:下面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比谁字体端正并能做全对作业:

 1、小红家有公鸡25只母鸡17只卖了20只还剩几只鸡?

 2、男生有24人女生有14人其中29人是少先队员有多少人不是少先队员?

 练习:教科书第x页x、x题

 篇三: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学准备:微视频、微练习。

 课前准备:

 1、将《平移与旋转》微视屏发布到班级QQ群,请家长督促孩子观看学习。

 2、根据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微视频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根据微练习1、2、3小题的讲评复习图形的运动—平移。

 2、导入语:图形的运动除了前面学的平移,还有一种图形的运动—旋转

 3、出示课题:旋转

 二、新课学习

 1、在观看微视频,观察图中的物体运动。

 2、小组探究:和昨天的知识对比,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3、小组讨论。

 三、提升训练

 1、寻找身边的平移和旋转。

 孩子们,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生说。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旋转?

 2、孩子们找到的可真多呀,老师也找到了一些,你能准确地判断出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吗?(课件展示)

 3、孩子们判断得可真准确,现在想请一个孩子到黑板上来平移小汽车的卡片。老师先贴在黑板上,听老师的口令,平移这张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确了,请你送给他掌声,明白吗?指任1名同学发口令,1名同学平移卡片。小结:细心的学生仔细观察,我们每次平移后,物体的什么有变化吗?什么没变?想一想旋转时呢?

 4、课间小活动。

 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师。拿出准备的学具,线和纽扣。小组合作,设计纽扣的运动方式。

四、 课堂作业

 通过学习,谈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寻找身边的平移与旋转事例,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平移与旋转

 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篇四: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学生的学习参与面,减小差距。努力作好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下文将准备了初中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的学习,要使学生在情感与态度上,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能够设计精美的图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对于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xx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xx章 反比例函数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xx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xx章 四边形 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第xx章 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七认真工作。把教学七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要照顾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篇五: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分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并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课件,尺,课件、彩纸条。

 2.学生准备: 彩纸条,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个长度单位?(毫米)现在我们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板书:米、厘米、毫米)你能用手比画一下 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1毫米呢?我们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好?测量一只小蚂蚁的长度该用什么单位呢?测量这张纸条的长度用什么单位?估计一下是几厘米?

 [说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复习旧知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探索实践

 1.认识分米。

 (1) 量一量。

 要求:快用直尺量一量你的纸条长是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出示10厘米的彩条)“10厘米”我们还可以用另一个单位来表示——分米。(板书:认识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5分米等于几厘米?

 (2) 认一认。

 引导:请你拿出直尺,看看1分米可以从哪里到哪里。指名演示交流: 不管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1分米都等于多少厘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

 ② 体验。

 请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并借助直尺比画出1分米。我们现在比画的就是一拃的长度,一拃大约是1分米。

 一人比画1分米,另一人用尺量,看看比画得对不对。

 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断。一起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说明: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通过在直尺上数一数、徒手比画和估计彩纸条上1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难度,有利于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和意识。虽然学生估计的1分米并不十分准确,但只要是较接近的,都应予以鼓励。]

 (3)画一画。

 ① 要求: 你能用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你准备怎样画?先和同桌说说,再画在纸上。

 ② 交流: 你是怎样画的?请学生用实物投影展示汇报。

 ③ 引导: (边说边画)1分米我们可以从直尺上的刻度0画到刻度10。那么可不可以从刻度1开始画起呢?如果这样,应该画到哪里呢?为什么?如果从刻度2、3开始画呢?

 [说明:让学生知道用直尺画1分米的线段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既利于进一步理解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又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④ 小结: 只要画满10大格,就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⑤ 请你帮同桌量一量,看看画的线段是不是1分米。

 (4)找一找。

 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再组织全班交流。

 (5)数一数。出示1根纸条,几分米?2根……9根是几分米?也几厘米?10根是几分米?也几厘米?伸手比画一下,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长度单位表示?(1米)(板书:1米=10分米=100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说说分别接近几分米。(也可以先让学生估测一下,再进行测量)

 [说明:学生估测的数据与结果有差距,但通过估测再进行实际测量,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实际长度的感知,培养估计能力。]

三、总结

 1.提问: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分米)

 提问:连同前面学习的,我们已经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你能把这些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

 [说明:在教学中已经通过对直尺的观察,初步沟通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总结能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习册第1题。

 先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填一填,再组织交流,启发学生说清楚选择的理由。必要时,可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

 2.指导完成练习册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理由。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自由判断,再启发学生通过实际测量验证猜想。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篇六: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xx页例x,练习x的第x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

 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3题制作“信箱”和“信”(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12个○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 4×3= 2×5= 3×3=

 2、填空。

 2×()=4 3×()=6 4×()=8

 ()×3=12()×4=20 5×()=15

 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二、新课

 1、引出除法算式12÷3。

 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交流想商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三、练习

 1、练习x的第x题。

 依据画面请学生解决“每个小朋友几个气球”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

 2、练习x的第x题。

 (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

 (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

 3、练习x的第x题。

 按题意组织送信游戏,说明要求: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

 请每个学生当选邮递员,并把“信”交给学生,让学生完成送信任务。

 完成后,看一看每个信箱中的信,检查是否都送对啦。

 最后,特别请学生观察哪几封信送进了1号信箱。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四、总结

 1、请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信游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本文来自作者[终金宇]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85%AB%E5%B9%B4%E7%BA%A7%E4%B8%8A%E5%AD%A6%E6%9C%9F%E6%95%B0%E5%AD%A6%E6%95%99%E5%AD%A6%E5%B7%A5%E4%BD%9C%E8%AE%A1%E5%88%92.html

(9)

文章推荐

  • 蓬莱和长岛好玩吗?

    网上有关“蓬莱和长岛好玩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蓬莱和长岛好玩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蓬莱和长岛好玩吗?哪一个景点是值得玩的,哪一个不值。答:都不错.蓬莱和长岛两个景点是值得玩.自然保护区长岛长岛,历称庙岛群岛,又称长山列岛

    2025年09月10日
    19
  • 我是典型的油性皮肤。脸总是油油的还爱长痘痘还有黑头毛孔粗大。请高手出个整套护理好办法

    本人和你状况一模一样,知音啊、就给你说我的护理办法吧洗面奶,我用的旁氏,有一款包装是灰色的洗面泥对去油和去毛孔脏东西很不错,挤出来也是灰色的那种貌似20块这样子当然如果你皮肤又是混合又容易泛红(也就是说像我一样不仅毛孔粗大,而且太阳一晒容易脸红,出红血丝)推荐用thefaceshop大米系列那

    2025年09月12日
    17
  • 联合利华有哪些产品

    联合利华旗下的产品有dove多芬、lux力士、ponds旁氏、clear清扬、舒耐Rexona等。1、dove多芬多芬是从事美容行业将近50年历史的多芬是全球著名的品牌,是联合利华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40多年来,多芬一直用真人来做广告。就像多芬的英文名字Dove一样,这是一个象征着希望、快乐、和平以

    2025年09月14日
    14
  • 小孩用哪种防晒霜

    小孩用的防晒霜品牌:安热沙、贝亲、资生堂等。1、安热沙安热沙ANESSA是日本资生堂制造、贩售的化妆品品牌,是日本资生堂旗下唯一防晒专业品牌,产品连续15年日本防晒类化妆品销售额第一。2、贝亲贝亲品牌创立于1957年,属于日本贝亲株式会社,旗下产品包括奶瓶、奶嘴等喂养支持产品及婴儿洗护用品等。3、资

    2025年09月16日
    19
  • 关于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手抄报的内容怎么写

    1.手下留情,足下留青,爱护环境,人人有责。2.植树造林,功在千秋。3.爱祖国,护绿化,保清洁,爱家园。4.保持地球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数自身。5.保护环境,就是爱惜生命。6.那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7.尊崇自然,敬畏生命。8.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9.环境保护,人人有责。10.保护蓝天碧水。1

    2025年09月21日
    17
  • skinfood 红酒焕采面膜美白吗?

    可以用,不过我觉得天然自己做的比较好,没有什么化学成分。1、牛奶美白准备一小杯鲜奶,夏天的时候,也可以把鲜奶到放到冰箱里,敷上凉凉的,会更舒服。用蒸气蒸脸,将化妆棉吸满鲜奶,敷在脸上十五分钟左右,取下,用清水将脸上的牛奶洗净。长期坚持,可以使肤色白净均匀。2、芦荟美白准备三指宽二指长的面带斑点

    2025年09月23日
    15
  • 武汉离青岛有多远啊?

    1577公里现在汉口到青岛有两班火车一个就是1111途径站点有01汉口02孝感03广水04信阳05驻马店06漯河07许昌08郑州09商丘10砀山11徐州12枣庄13滕州14邹城15兖州16磁窑17

    2025年09月27日
    13
  • 贝玲妃猪油膏和3ce毛孔隐形哪个好用点?

    贝玲妃猪油膏隐形毛孔的作用比较好。猪油膏是BENEFIT的丝柔打底膏,因为形态有点像凝固的猪油,所以得此称呼。可以掩饰毛孔,让皮肤更平滑,更容易上妆,控油。使用方法:1.在使用猪油膏前,一定要有一个干净而水润的皮肤,MM可用洁面皂先清洁皮肤,然后用纯露(保湿水,花水等)保湿,也可用面霜或乳液类保湿

    2025年09月30日
    10
  • 安全文化的阶段包括

    安全文化的四个阶段包括:本能阶段,严格监督阶段,自主管理阶段,团队管理阶段。杜邦“布莱德利曲线”将成熟的安全文化分为四个阶段:自然本能、严格监督、自主管理和团队管理。自然本能阶段:员工不承担责任并认为事故会发生。严格监督阶段:员工将安全视为遵守规定。事故发生率会降低。自主管理阶段:员工承担责任并认为

    2025年10月03日
    12
  • GD 的出道经历

    G-DRAGON(权志龙、?),1988年8月18日出生于韩国首尔,韩国流行乐男歌手、词曲创作人、音乐制作人,男子演唱组合BIGBANG队长。2001年,因参与特别企划专辑<大韩民国Hip-HopFlex>而出道。2006年,作为组合BIGBANG成员身份正式出道。2009年,发行第一

    2025年10月15日
    1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终金宇
    终金宇 2025年10月13日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终金宇”!

  • 终金宇
    终金宇 2025年10月13日

    希望本篇文章《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能对你有所帮助!

  • 终金宇
    终金宇 2025年10月13日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终金宇
    终金宇 2025年10月13日

    本文概览: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上学期数学...

    联系我们

    邮件:木木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