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石吟》的资料

选自科学《科学24小时》1982年第2期,作者张锋。 《科学24小时》以高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是一道为广大高中学生特制的套餐。

《科学24小时》的宗旨是:始终遵循“科教兴国”战略,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致力于提高读者的科学思维品质,开启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培养一代信仰坚定,崇尚思辩,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具有一定社会、自然科学素养的新人。

同时,营造“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氛围。

她的个性,就在于力争在众多科普期刊中标立教育特色,在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服务时凸现科普特色。把立志、知识及素质训练融为一体,注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交融,力求使读者感到有益、有用、有趣。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诗共7节,可分3层。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承上启下。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证吗?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有机物的残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译这些密码吗?第5节的前两句写“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人。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这是每一个读者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作者并不是写人,还是在写化石。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无论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皱纹和化石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脸,那么刻在这张脸上的皱纹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第6节,作者转入现实。当你参观古生物博物馆,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你会作何感想呢?你可能想像它在引颈长吼;当你站在重现的远古林木之中的时候,难道你不会赞叹大自然的高妙吗?“叹服大自然”,这是作者由衷的赞叹,大自然是魔法师,是雕刻家。至此,作者的感情达到高潮。读到这里,我们会突然感到,诗的第1节中接连四个问句是怎么引起的呢?可能是参观博物馆时生发的疑问。

最后一节回应1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教学时要注意诗的韵律,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这是一首宣传科普知识的抒情诗。诗人以优美的语言,神奇的意境,热情洋溢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化石,为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神话般的生物世界的奇观,让我们了解了那些已经灭绝的生物的生命信息,一睹了它的迷人的风采。诗歌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意境奇丽,很有特色。

诗歌开篇,诗人用一组设问句组成的排比句,从个体到整体,由鱼儿、鸟儿、树儿推及到整个世界,发出一连串有趣的诘向,激发读者的情思,激活读者的思维,引导我们去思索探究亿万年前的神奇世界。在此基础上,作者十分机智地再用一设问拟人句:“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讲述那奇幻的神话。”激情满怀,巧妙扣题,总领全诗。一个“沉睡”、一个“长眠”、一个“苏醒”,使诗歌上下呼应,环环相扣;一个“"请”字,,极富人情味,使诗歌情趣盎然。

接着,诗人用了四节诗,大肆铺陈,吟咏化石,盛赞化石的功劳,为我们展现了亿万年前奇幻般的生物世界,为我们指点迷津。是化石把我们的“思绪引向远古”,为我们描绘“生物进化的图画”、否定“造物主的存在”、回答了生物进化的“平凡的真理”、“裹藏着生命的信息”。在“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的过程中;是化石,“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保存了“生命的档案”;是化石,使我们得以复原恐龙、猛犸,让我们仿佛看见了它们的“引颈长吼”;是化石,使我们得以重现远古的林木,一睹它们“葱茏、幽雅”的风姿。然后,诗人以一“啊”字领起,用第二人称亲昵地直抒胸臆,议论抒情,由化石推及大自然,盛赞大自然这位“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诗歌写得美丽而深情。由于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精美而灵动。“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是诗眼,诗人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又弘扬了唯物主义的进化论的真理,诗歌因之而更具深意。

最后,诗人专门用了一节诗照应第二节,巧妙作答,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结尾句"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不只是对第二节诗诗意的重申与反复,而是水到渠成,画龙点睛,总结全诗,有力收束.读罢上文,化石讲述的故事难道不"令人神往,惊讶" 诗人在这样的抒情议论中收束全诗,不但独具匠心,而且强化了主旨.

诗歌向我们讲述了化石保存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神话世界,盛赞了化石,宣传了生物进化的真理,既富有科学知识,又颇具唯物主义精神,给人深深地教育和启迪,直是难能可贵啊!

化石吟的内容分析

1、写鱼活着时的快乐生活。愉快的心态。2、“你”指鱼化石。3、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4、 答:这首诗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痛苦和挫折,要勇敢地抗争,生命的意义在抗争中得到升华。

关于化石的诗句

16 化石吟(方案A)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设计 精心导入

①可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关化石的,并配以音乐、旁白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②也可用音乐导入:《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像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感知内容

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过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请听老师范读。(配乐范读课文)

有感知才有思考,请同学们跟读课文(跟教师朗读一次)。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学生可在自由诵读中思考,然后讨论,讨论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a.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b.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c.诗歌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后,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做铺垫。

研读赏析

①教师导学: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章节、词语,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②自主探究

问题组: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此时可以出示一组,也可以利用课本的。)

e.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以上内容在朗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每组讨论一个题,e题每组都要讨论。发言时可以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启迪意义。

学生发言可以畅所欲言。假如学生希望教师指点或总结时,教师可做指示: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

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其余的内容,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③学法指导

好诗阅读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深,重点词句细品味,联想想像悟中心。

简单的内容归结、板书:

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④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继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从小积累的一些生物知识,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注意将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如:“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能说些什么呢?除课文之外,还能想像些什么?

a.质疑交流

研读文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有哪些疑问?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质疑,形成参与式讨论。

1. 古代关于化石的诗句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诗共7节,可分3层。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

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证吗?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这些有机物的残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译这些密码吗?第5节的前两句写“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人。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这是每一个读者都明白的道理。

但是作者并不是写人,还是在写化石。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无论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

皱纹和化石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脸,那么刻在这张脸上的皱纹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第6节,作者转入现实。当你参观古生物博物馆,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你会作何感想呢?你可能想像它在引颈长吼;当你站在重现的远古林木之中的时候,难道你不会赞叹大自然的高妙吗?“叹服大自然”,这是作者由衷的赞叹,大自然是魔法师,是雕刻家。

至此,作者的感情达到高潮。读到这里,我们会突然感到,诗的第1节中接连四个问句是怎么引起的呢?可能是参观博物馆时生发的疑问。

最后一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教学时要注意诗的韵律,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z/q15881885.htm古人知道化石这个概念?化石诱惑我的那张最单纯的白就醉死也只一次嘲弄后的笑容妖艳如花欲碾碎白日背后的黑夜的我的头颅扩大的瞳孔凝视年轮的呼吸时涨时落哑然于天空倾斜的沉郁在一刻凝结生于尘,而归于尘血液与尘埃源于同一个体在我未识别之前已错误地诞生雪的颜色乃欺骗了纯洁化作一缕黑烟的哀恸欲证实我的痛楚是你苦难的烙印我遍体的伤口是你吻的痕迹在星辰暗淡之前你已成为一种叛逆的并且虚假的存在当死亡的云彩落下落在你的发鬓,我的胸腔我乃成为一被称为石的物体顽固不化地存千年执着的意愿于呆滞的脑中古化石那日与你别后我一直在这里等候冷冽的风吹干我柔润的唇在不断逝去的时光中韶光将我慢慢凝固凝成一种琥珀般的化石千年轮回以后你再来看我古老了的容颜却不知橱窗里的我就是你曾经的爱人此时 我淡褐色的皮肤在博物馆的陈列室中泛着凛冽的光美丽而空灵隔着那不可超越的时空与距离我看岁月的飞屑将你的青丝逐渐染白当你微笑地转身离去是否听到细细的裂声那是绝望的古化石一种心碎的声音鱼化石谁说海不能枯,石不能烂海枯那天为了一个亘古的诺言你,足足等待了一万年一万年的等待一万年的修行一万年的祈盼似乎都是为了一万年以后的那份缘一万年以后的我终于按照前世的约定来到你的面前我看见你那一万年沉淀下来的永恒即使海枯了石也不能烂即使石烂了心也不会变。

2. 古代关于化石的诗句.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武昌山 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因以为名焉.’” 明 何景明 《结肠赋》:“泪陨血而崩城兮,身立枯而化石.” 明 张煌言 《得友人书道内子艰难状》诗:“渐来应化石,遮莫但飞蓬.” 苏曼殊 《无题》诗之七:“分明化石心难定,多谢 云娘 十幅笺.”元 郑元佑 《次韵刘宪副春日湖上有感》诗:“鹤老离巢松化石,鸾孤照水竹穿沙.” 明 刘基 《双带子》曲之四:“天上星辰能化石, 黄河 千岁也还清.”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漫道烧丹止七飞,空传化石曾三转.”。

3. 关于化石的诗句

化石

诱惑我的那张最单纯的白

就醉死也只一次

嘲弄后的笑容妖艳如花

欲碾碎白日背后的黑夜的

我的头颅

扩大的瞳孔

凝视年轮的呼吸

时涨时落

哑然于天空倾斜的沉郁

在一刻凝结

生于尘,而归于尘

血液与尘埃源于同一个体

在我未识别之前已错误地诞生

雪的颜色乃欺骗了纯洁

化作一缕黑烟的哀恸

欲证实我的痛楚

是你苦难的烙印

我遍体的伤口是你吻的痕迹

在星辰暗淡之前

你已成为一种叛逆的

并且虚假的存在

当死亡的云彩落下

落在你的发鬓,我的胸腔

我乃成为一被称为石的物体

顽固不化地

存千年执着的意愿

于呆滞的脑中

古化石

那日与你别后

我一直在这里等候

冷冽的风

吹干我柔润的唇

在不断逝去的时光中

韶光将我慢慢凝固

凝成一种琥珀般的化石

千年轮回以后

你再来看我古老了的容颜

却不知橱窗里的我

就是你曾经的爱人

此时 我淡褐色的皮肤

在博物馆的陈列室中

泛着凛冽的光

美丽而空灵

隔着那不可超越的时空与距离

我看岁月的飞屑

将你的青丝逐渐染白

当你微笑地转身离去

是否听到细细的裂声

那是绝望的古化石

一种心碎的声音

鱼化石

谁说海不能枯,石不能烂

海枯那天

为了一个亘古的诺言

你,足足等待了一万年

一万年的等待

一万年的修行

一万年的祈盼

似乎都是为了

一万年以后的那份缘

一万年以后的我

终于按照前世的约定

来到你的面前

我看见你那

一万年沉淀下来的永恒

即使海枯了

石也不能烂

即使石烂了

心也不会变

4. 关于化石的诗句

鱼化石谁说海不能枯,石不能烂海枯那天为了一个亘古的诺言你,足足等待了一万年一万年的等待一万年的修行一万年的祈盼似乎都是为了一万年以后的那份缘一万年以后的我终于按照前世的约定来到你的面前我看见你那一万年沉淀下来的永恒即使海枯了石也不能烂即使石烂了心也不会变化石诱惑我的那张最单纯的白就醉死也只一次嘲弄后的笑容妖艳如花欲碾碎白日背后的黑夜的我的头颅扩大的瞳孔凝视年轮的呼吸时涨时落哑然于天空倾斜的沉郁在一刻凝结生于尘,而归于尘血液与尘埃源于同一个体在我未识别之前已错误地诞生雪的颜色乃欺骗了纯洁化作一缕黑烟的哀恸欲证实我的痛楚是你苦难的烙印我遍体的伤口是你吻的痕迹在星辰暗淡之前你已成为一种叛逆的并且虚假的存在当死亡的云彩落下落在你的发鬓,我的胸腔我乃成为一被称为石的物体顽固不化地存千年执着的意愿于呆滞的脑中古化石那日与你别后我一直在这里等候冷冽的风吹干我柔润的唇在不断逝去的时光中韶光将我慢慢凝固凝成一种琥珀般的化石千年轮回以后你再来看我古老了的容颜却不知橱窗里的我就是你曾经的爱人此时 我淡褐色的皮肤在博物馆的陈列室中泛着凛冽的光美丽而空灵隔着那不可超越的时空与距离我看岁月的飞屑将你的青丝逐渐染白当你微笑地转身离去是否听到细细的裂声那是绝望的古化石一种心碎的声音。

5. 关于化石的诗词歌赋

诱惑我的那张最单纯的白

就醉死也只一次

嘲弄后的笑容妖艳如花

欲碾碎白日背后的黑夜的

我的头颅

扩大的瞳孔

凝视年轮的呼吸

时涨时落

哑然于天空倾斜的沉郁

在一刻凝结

生于尘,而归于尘

血液与尘埃源于同一个体

在我未识别之前已错误地诞生

雪的颜色乃欺骗了纯洁

化作一缕黑烟的哀恸

欲证实我的痛楚

是你苦难的烙印

我遍体的伤口是你吻的痕迹

在星辰暗淡之前

你已成为一种叛逆的

并且虚假的存在

当死亡的云彩落下

落在你的发鬓,我的胸腔

我乃成为一被称为石的物体

顽固不化地

存千年执着的意愿

于呆滞的脑中

古化石

那日与你别后

我一直在这里等候

冷冽的风

吹干我柔润的唇

在不断逝去的时光中

韶光将我慢慢凝固

凝成一种琥珀般的化石

千年轮回以后

你再来看我古老了的容颜

却不知橱窗里的我

就是你曾经的爱人

此时 我淡褐色的皮肤

在博物馆的陈列室中

泛着凛冽的光

美丽而空灵

隔着那不可超越的时空与距离

我看岁月的飞屑

将你的青丝逐渐染白

当你微笑地转身离去

是否听到细细的裂声

那是绝望的古化石

一种心碎的声音

6. 关于化石的诗歌

化石深处的黎明

康桥

一颗种子 藏在化石的深处

几百万年又几百万年

没有哪里的风雨

能够侵蚀它

没有哪一只饥饿的小鸟

能衔走它 不远的树

在风中舞动

每年每年的秋天

它都在悸痛中落下满身的叶片

而藏在化石深处的种子

还有正向它飞来的鸟儿

穿越泥土、时光和生命

向我们讲述

一个遥远的故事

我们不知道化石深处的

黎明 我们知道

化石深处有春寒中苏醒的

大地 有雁声飞渡的晚秋

和原古生命对未来的呼唤

化石吟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化石

诱惑我的那张最单纯的白

就醉死也只一次

嘲弄后的笑容妖艳如花

欲碾碎白日背后的黑夜的

我的头颅

扩大的瞳孔

凝视年轮的呼吸

时涨时落

哑然于天空倾斜的沉郁

在一刻凝结

生于尘,而归于尘

血液与尘埃源于同一个体

在我未识别之前已错误地诞生

雪的颜色乃欺骗了纯洁

化作一缕黑烟的哀恸

欲证实我的痛楚

是你苦难的烙印

我遍体的伤口是你吻的痕迹

在星辰暗淡之前

你已成为一种叛逆的

并且虚假的存在

当死亡的云彩落下

落在你的发鬓,我的胸腔

我乃成为一被称为石的物体

顽固不化地

存千年执着的意愿

于呆滞的脑中

古化石

那日与你别后

我一直在这里等候

冷冽的风

吹干我柔润的唇

在不断逝去的时光中

韶光将我慢慢凝固

凝成一种琥珀般的化石

千年轮回以后

你再来看我古老了的容颜

却不知橱窗里的我

就是你曾经的爱人

此时 我淡褐色的皮肤

在博物馆的陈列室中

泛着凛冽的光

美丽而空灵

隔着那不可超越的时空与距离

我看岁月的飞屑

将你的青丝逐渐染白

当你微笑地转身离去

是否听到细细的裂声

那是绝望的古化石

一种心碎的声音

7. 关于古代化石的诗

《化石吟》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化石吟》赏析这是一首宣传科普知识的抒情诗.诗人以优美的语言,神奇的意境,热情洋溢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化石,为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神话般的生物世界的奇观,让我们了解了那些已经灭绝的生物的生命信息,一睹了它的迷人的风采.诗歌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意境奇丽,很有特色.诗歌开篇,诗人用一组设问句组成的排比句,从个体到整体,由鱼儿,鸟儿,树儿推及到整个世界,发出一连串有趣的诘向,激发读者的情思,激活读者的思维,引导我们去思索探究亿万年前的神奇世界.在此基础上,作者十分机智地再用一设问拟人句:"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激情满怀,巧妙扣题,总领全诗.一个"沉睡",一个"长眠",一个"苏醒",使诗歌上下呼应,环环相扣;一个"请"字,极富人情味,使诗歌情趣盎然.接着,诗人用了四节诗,大肆铺陈,吟咏化石,盛赞化石的功劳,为我们展现了亿万年前奇幻般的生物世界,为我们解迷指津.是化石把我们的"思绪引向远古",为我们描绘"生物进化的图画",否定"造物主的存在",回答了生物进化的"平凡的真理","裹藏着生命的信息".在"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的过程中,是化石,"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保存了"生命的档案";是化石,使我们得以复原恐龙,猛犸,让我们仿佛看见了它们的"引颈长吼";是化石,使我们得以重现远古的林木,一睹它们"葱茏,幽雅"的风姿.然后,诗人以一"啊"字领起,用第二人称亲昵地直抒胸臆,议论抒情,由化石推及大自然,盛赞大自然这位"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诗歌写得美丽而深情.由于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精美而灵动."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是诗眼,诗人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又弘扬了唯物主义的进化论的真理,诗歌因之而更具深意.最后,诗人专门用了一节诗照应第二节,巧妙作答,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结尾句"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不只是对第二节诗诗意的重申与反复,而是水到渠成,画龙点睛,总结全诗,有力收束.读罢上文,化石讲述的故事难道不"令人神往,惊讶" 诗人在这样的抒情议论中收束全诗,不但独具匠心,而且强化了主旨.诗歌向我们讲述了化石保存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神话世界,盛赞了化石,宣传了生物进化的真理,既富有科学知识,又颇具唯物主义精神,给人深深地教育和启迪,直是难能可贵啊!《化石吟》的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张锋的科学诗《化石吟》.首先,我对本课内容分析如下:《化石吟》所在的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标在这一单元中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化石吟》写的是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家通过它,能给我们展示出亿万年前地球上的奇异画面.化石功不可没,科学真是神奇,科学家更是伟大.学习这一课时,为了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必要联系生物学的内容,就文中涉及的如鱼类的进化,鸟类的进化,两栖类的进化,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内容.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讲解过多,不能上成生物课.课文是一首科学诗,以诗歌的形式,传达科学的内容.兼具科学与文学之美.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能力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2)学习快速阅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德育目标:认识到科学的美,培养对生物世界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情.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二关于教法:为此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富有韵律美。

8. 关于古代化石的诗

《化石吟》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化石吟》赏析这是一首宣传科普知识的抒情诗.诗人以优美的语言,神奇的意境,热情洋溢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化石,为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神话般的生物世界的奇观,让我们了解了那些已经灭绝的生物的生命信息,一睹了它的迷人的风采.诗歌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意境奇丽,很有特色.诗歌开篇,诗人用一组设问句组成的排比句,从个体到整体,由鱼儿,鸟儿,树儿推及到整个世界,发出一连串有趣的诘向,激发读者的情思,激活读者的思维,引导我们去思索探究亿万年前的神奇世界.在此基础上,作者十分机智地再用一设问拟人句:"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激情满怀,巧妙扣题,总领全诗.一个"沉睡",一个"长眠",一个"苏醒",使诗歌上下呼应,环环相扣;一个"请"字,极富人情味,使诗歌情趣盎然.接着,诗人用了四节诗,大肆铺陈,吟咏化石,盛赞化石的功劳,为我们展现了亿万年前奇幻般的生物世界,为我们解迷指津.是化石把我们的"思绪引向远古",为我们描绘"生物进化的图画",否定"造物主的存在",回答了生物进化的"平凡的真理","裹藏着生命的信息".在"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的过程中,是化石,"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保存了"生命的档案";是化石,使我们得以复原恐龙,猛犸,让我们仿佛看见了它们的"引颈长吼";是化石,使我们得以重现远古的林木,一睹它们"葱茏,幽雅"的风姿.然后,诗人以一"啊"字领起,用第二人称亲昵地直抒胸臆,议论抒情,由化石推及大自然,盛赞大自然这位"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诗歌写得美丽而深情.由于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精美而灵动."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是诗眼,诗人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又弘扬了唯物主义的进化论的真理,诗歌因之而更具深意.最后,诗人专门用了一节诗照应第二节,巧妙作答,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结尾句"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不只是对第二节诗诗意的重申与反复,而是水到渠成,画龙点睛,总结全诗,有力收束.读罢上文,化石讲述的故事难道不"令人神往,惊讶" 诗人在这样的抒情议论中收束全诗,不但独具匠心,而且强化了主旨.诗歌向我们讲述了化石保存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神话世界,盛赞了化石,宣传了生物进化的真理,既富有科学知识,又颇具唯物主义精神,给人深深地教育和启迪,直是难能可贵啊!《化石吟》的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张锋的科学诗《化石吟》.首先,我对本课内容分析如下:《化石吟》所在的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标在这一单元中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化石吟》写的是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家通过它,能给我们展示出亿万年前地球上的奇异画面.化石功不可没,科学真是神奇,科学家更是伟大.学习这一课时,为了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必要联系生物学的内容,就文中涉及的如鱼类的进化,鸟类的进化,两栖类的进化,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内容.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讲解过多,不能上成生物课.课文是一首科学诗,以诗歌的形式,传达科学的内容.兼具科学与文学之美.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能力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2)学习快速阅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德育目标:认识到科学的美,培养对生物世界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情.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二关于教法:为此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

9. 化石的诗

化石

诱惑我的那张最单纯的白

就醉死也只一次

嘲弄后的笑容妖艳如花

欲碾碎白日背后的黑夜的

我的头颅

扩大的瞳孔

凝视年轮的呼吸

时涨时落

哑然于天空倾斜的沉郁

在一刻凝结

生于尘,而归于尘

血液与尘埃源于同一个体

在我未识别之前已错误地诞生

雪的颜色乃欺骗了纯洁

化作一缕黑烟的哀恸

欲证实我的痛楚

是你苦难的烙印

我遍体的伤口是你吻的痕迹

在星辰暗淡之前

你已成为一种叛逆的

并且虚假的存在

当死亡的云彩落下

落在你的发鬓,我的胸腔

我乃成为一被称为石的物体

顽固不化地

存千年执着的意愿

于呆滞的脑中

古化石

那日与你别后

我一直在这里等候

冷冽的风

吹干我柔润的唇

在不断逝去的时光中

韶光将我慢慢凝固

凝成一种琥珀般的化石

千年轮回以后

你再来看我古老了的容颜

却不知橱窗里的我

就是你曾经的爱人

此时 我淡褐色的皮肤

在博物馆的陈列室中

泛着凛冽的光

美丽而空灵

隔着那不可超越的时空与距离

我看岁月的飞屑

将你的青丝逐渐染白

当你微笑地转身离去

是否听到细细的裂声

那是绝望的古化石

一种心碎的声音

鱼化石

谁说海不能枯,石不能烂

海枯那天

为了一个亘古的诺言

你,足足等待了一万年

一万年的等待

一万年的修行

一万年的祈盼

似乎都是为了

一万年以后的那份缘

一万年以后的我

终于按照前世的约定

来到你的面前

我看见你那

一万年沉淀下来的永恒

即使海枯了

石也不能烂

即使石烂了

心也不会变

本文来自作者[凡阳]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85%B3%E4%BA%8E%E3%80%8A%E5%8C%96%E7%9F%B3%E5%90%9F%E3%80%8B%E7%9A%84%E8%B5%84%E6%96%99.html

(11)

文章推荐

  •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求积的近似数。扩展资料1、最大值的口诀最大值的口诀是:大数留下,小数舍去。这个口诀非常简单易懂,它的含义是在一组数中,我们只需要将最大的数留下,其余的数都可以舍去。这个口诀适用于各种场合,比如在求解函数最大值时,我们只需要找到函数的极大值

    2025年09月19日
    11
  • 阿信现任的女朋友还是蛋蛋吗?

    阿信的现任女朋友是蛋蛋妹没错啊、因为你可能没有注意到,每次五月天上台湾的综艺节目,主持人都会问玛莎、怪兽的感情问题,玛莎几乎每次都会被问到,怪兽少一些。石头、冠佑都有了家庭,自然不会有这个困扰。剩下的只有阿信了。为什么阿信没有结婚主持人却从不和他开玩笑呢?有没有想过?正是因为阿信的感情已经有了归属了

    2025年09月19日
    13
  • 会计类期刊有哪些?

    1、《财会月刊》《财会月刊》创刊于1980年3月,是由武汉出版社主管,武汉出版社、武汉市会计学会主办的经济类学术刊物。据2019年2月4日中国知网显示,《财会月刊》出版文献共35579篇,总被下载6120750次、总被引118881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837、(2018版)综合影响因

    2025年09月20日
    12
  • 深圳市深业泰然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怎么样?

    简介:深圳市深业泰然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成立于2009年09月14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代公司联系业务等。法定代表人:徐勋成立时间:2009-09-14工商注册号:440681000174011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公司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北滘居委会广珠公路五长沙工业

    2025年09月20日
    17
  • 夫妻性生活失调背后的真凶

    性生活有什么问题?相信大家也是特别关注的。是的,美好的性生活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和边肖一起了解一下!第一,饮食不当。有些人爱吃高脂肪食物。这样的后果容易导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还会导致阴茎血管疾病。吃得太多、吃得太凉,容易损伤

    2025年09月30日
    12
  • 日本东京的二手相机店相机挖宝+日本相机二手制度

    日本最为出名的就是他的制造业,算是业界良心啦!日本有很多出名的相机品牌,像是日本索尼。在日本游玩怎么会缺少日本的购物店呢!在日本店里面还有很多很不错的相机,各种配置齐全,绝对让你大开眼界,如果你囊中羞涩的话还有二手相机可以选择,二手相机在日本做出了一手的质感,绝对不会让你失望,一起跟小编一起去日本看

    2025年10月05日
    7
  • 快速区分敏感皮肤与过敏区别!敏感性皮肤与过敏应该如何处理?

    敏感和过敏是不一样的,有很大区别的。区别:首先敏感是一种状态,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某种程度的皮肤的不适应。过敏是一种症状,皮肤接触了一些过敏原导致的排斥的反应。敏感:敏感的原因: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原因是遗传和体质有关,后者和保养不当,化妆品搭配不当,滥用激素和功效

    2025年10月05日
    10
  • 泡沫染发剂可以维持多久 染发后怎样保持不褪色

    1泡沫染发剂可以维持多久1-2个月左右。泡沫染发剂染发十分的方便快捷,且染出来发色十分均匀,但是其维持时间并不是很长,一般染完后1-2个月左右就会开始出现褪色的情况。且随着头发的生长也会导致根部的颜色已经变回原有的颜色。

    2025年10月06日
    8
  • v开头的单词{带音标}

    victory英音:['viktri]美音:['vktr]胜利;战胜;成功[C][U][(+in/over)]Xanadu英音:['zn,du:]美音:['zn,du]名词n.1.世外桃源year英音:[ji]美音:[jr]名词n.[C]年,一年语法标注解释zoo英音:[zu:]美音:[zu]名词n

    2025年10月16日
    1
  • 动物的分类有哪些-

    动物的分类一般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群,以下又各可分为几小类。无脊椎动物在初级阶段常分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动物。包括鲨鱼、鳐鱼等软骨鱼类动物,鲤鱼、黄鱼、草鱼等硬骨鱼类动物,青蛙、

    2025年10月13日
    9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凡阳
    凡阳 2025年10月13日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凡阳”!

  • 凡阳
    凡阳 2025年10月13日

    希望本篇文章《关于《化石吟》的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

  • 凡阳
    凡阳 2025年10月13日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凡阳
    凡阳 2025年10月13日

    本文概览:选自科学《科学24小时》1982年第2期,作者张锋。 《科学24小时》以高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是一道为广大高中学生特制的套餐。 《科学24小时》的宗旨是:始终遵循“科教兴...

    联系我们

    邮件:木木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