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夺人
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的战术“先声夺人”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意思是先张扬自己的声威,以挫伤对方士气。亦比喻做事抢先一步,争取主动。
将“先声夺人”运用于计策中,可以获得首先从气势上制服对方的主动权。垓下之围,四面楚歌
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以扩大封地为诱饵,赢得了淮阴侯韩信和建成侯彭越的鼎力支持,并汇合九江王英布的军队,将项羽率领的楚师主力团团围困于垓下。
汉军为了瓦解敌人,采用攻心计以勾起楚军思乡之情,于是,四周的汉军在深夜里都吟唱楚地的歌谣。不少楚军的将士看到大势已去,闻歌后更是乡情依依,纷纷逃离楚营。
当项羽听到这些楚歌后,非常惊讶地说:“莫非汉军已占领了整个楚国,要不然汉军中哪有这么多楚人呢?他披衣起床,在帐中饮酒浇愁,悲歌慷慨,吟诗一首,曰:“力能拨山啊,豪气盖世,时运不利啊,骓马也不再奔驰。马不奔驰了,又有什么办法呢?虞姬啊!虞姬!我把你怎么安置!”歌罢,项羽惜别了美人虞姬,率帐下八百余骑半夜突围南逃。
不久,汉军追兵即至,当项羽逃到乌江亭边上时,回想当年带着八千江东子弟出来打天下,如今竟无一人生还,既然到了这步田地,我又有何面目去见江东父老?于是,他谢绝了乌江亭长渡他过江的好意,自刎乌江而死。
晋兵先声夺人,周访乘胜发威
周访以击溃杜弢之功升任龙骧将军,率晋兵八千征讨反贼杜曾。
杜曾骁勇善战,又人多势众,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周访将士兵分为三队,自领中军,故意把中军旗号搞得十分张扬,以使杜曾产生畏惧心理,先攻周访的左翼和右翼。
与此同时,周访故示悠闲,在阵后射野鸡取乐。其部将看到主将如此轻松,信心大增,个个奋勇争先,直闯敌阵。
周访绝不是头脑易于发热的人,他很清楚自己的左右两翼,根本就不是杜曾的对手,光凭实力硬拼的话,连中军都会被敌方踏平。因此他命令手下,左右两翼有一翼失败,击鼓三下,如果两翼都被攻败,击鼓六响。众将都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也不向他们解释,只要他们相信必胜无疑。
激战一天,两翼都被杜曾攻破,周访听到鼓响六声,精选锐兵劲卒八百人,亲自斟酒为他们助威,约定不可妄动,听到他击鼓以后再一齐向前冲击。杜曾率军逼近周访中军,看看只有三十步远的光景,周访突然击鼓,众将士飞跃而出,直扑敌阵。鼓声激越,将士奋勇,杜曾猝不及防被杀得大败而逃。
周访下令乘夜追击,诸将建议休整一夜,明日以力再战。周访说:“杜曾勇冠三军,少有敌手,我刚才正是利用彼疲我逸的优势,才一举将他击溃,我们决不能给他以喘息的机会,必须趁他兵卒疲惫,士气低落的时候抓紧消灭他!”说完挥师直追,杜曾不敢接战,逃到武当固守,周访乘胜平定汉、沔流域。
梦想成真
一位作家曾在杂志上写了这样的短文:
“我还在H企业服务时,有一位同事,逢人便说‘我将来要做为民喉舌的国会议员,到现在他还没有成为国会议员,然而同事们却一直认为‘他将来必成为大人物’。连公司的高阶层人员也觉得他是可以托负重任的干才,后来,他果真爬上了副总经理的宝座。”
这个故事中的主角,是不是真想成为国会议员,虽然不得而知,然而不断说出这种远大的梦,使周围的人以为他是个积极进取、充满干劲、与众不同的人物,便是个事实。
当然,这并不是说,你诉说的梦想,越大越好,如果不是稍有实现的可能,只会让别人觉得你的梦想根本不可能实现,那就变成“凭空吹牛”。
光会说大话,而眼前的你却毫无作为的话,谁也不会相信你的。上述想做国会议员的企业人,平时必然也很努力,足以令人相信他并不是信口开河,才有后来的成就。
使自己在别人眼里看来很有魅力的方法,不只是一种,其中之一就是,使人觉得“你比别人更有成长的潜力”。
你定的目标,即使在现阶段无法达成,那也无碍。整个要点就在你必须说出未来远大的梦想。
比如“我将来想创业,自己当老板。我一定要朝这个目标迈进。”只要你不时把他挂在嘴上,起初还认为“怎么可能”的人,也由于经常听到你如此诉说,到头来就会改变想法,认为你“或许真的可以办到”。
必须注意的是,你绝对不要提到与过去或现在有关的事。如果只知谈过去,那就变的自吹自擂,在别人眼中你会成为“小人物”。
“我现在的成就是……”类似这样的话一旦说出,是真是假,马上可以分晓,如果你诉说的,与事实有了出入,别人就以言行不一判你为吹牛者。若是诉说未来,即便有点信口开河,也不会遭人非议。
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追求女性上。在追求女性的时候,应该滔滔不绝地向她诉说未来美好的梦,只要女方对男方稍有好感,她会觉得男方有心实现这个梦想,进而产生全力协助你的心理。至于这个男人是不是如他自己宣讲那样的“好料子”,那只有等到婚后才能分晓了……
〔计论〕
当你听到对方诉说未来的巨梦(不是诉说过去与现在)时,一般都会把他看成有伟大将来的大人物。
下列传记文章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哪个
《项羽本纪》一文主要写了哪些事件,请作简要描述。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作者重点描写了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东城决战等事件和场景,借此展示了项羽的一生。钜鹿之战着重表现了项羽叱咤风云、所向无敌的勇武性格;鸿门宴着重刻画项羽寡断少谋和妇人之仁;垓卞之围先以舒缓的笔调写项羽夜起帐饮,慷慨悲歌,倾诉对虞姬与骏马的难舍之情,表现出项羽英雄末路的悲情;再通过东城决战展示其虽有豪霸之气但徒逞匹夫之勇的性格特征。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26。
本题知识点:司马迁 项羽本纪(节选),
2012年1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真题单项选择题第8题
下列传记文章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
A.《垓下之围》
B.《张中丞传后叙》
C.《先妣事略》
D.《马伶传》
查看答案解析正确答案: D
校答案解析: 这道题考核对四篇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A,B,C三篇文章均没有讽刺意味。《马伶传》侯方域是复社成员,痛恨朝中党,写此文意在讥讽朝中奸权。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一举成功,“见昆山犹之见分宜”,有力地提示了严嵩与顾秉谦是一丘之貉,具有很强的讽刺意义。
本文来自作者[紫之]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85%B3%E4%BA%8E-%E5%85%88%E9%80%A0%E6%88%90%E5%A3%B0%E5%A8%81%E4%BB%A5%E6%8C%AB%E4%BC%A4%E5%AF%B9%E6%96%B9%E5%A3%AB%E6%B0%94-%E7%9A%84%E6%88%90%E8%AF%AD%E6%98%AF%EF%BC%9F.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紫之”!
希望本篇文章《关于-先造成声威以挫伤对方士气-的成语是?》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先声夺人 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的战术“先声夺人”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意思是先张扬自己的声威,以挫伤对方士气。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