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黄河象》课件【三篇】

#课件# 导语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语文教学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下面是 无 整理分享的北京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黄河象》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漂亮的书写本课六个生字,准确认读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黄河象化石的情况以及发现挖掘的过程

 4、能有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学习作者说明方法的准确性。

 6、欣赏科学家假想的故事,感受科学家假想的有理有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化石的资料、搜集黄河象化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

 1、师:先来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幻灯出示化石)这些都是——化石。关于化石你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化石的资料)

 2、出示黄河象化石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化石吗?对,这是古代黄河象的化石。你对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又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黄河象化石的资料,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及时补充。

 3、看来同学们在课前都认真的搜集了资料,为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3课黄河象。(板书课题)一起来读读课题。这是一篇科普散文,这样的文章我们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二、检查预习

 1、学习课文之前先来检查一下我们对本课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出示本课生词指名随机认读,随机抽查个别词语的理解。)在预习中,你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打开书在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有没有小组里解决不了的?

 2、我们本课一共有六个字要求大家会写。打开写字课本。我们已经让大家临帖并写了一个。现在我们看一看这六个字按结构分可以分为几组?先来看左中右结构的这三个字你认为在写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左右结构的呢?最不好写的要数半包围结构的这个腐烂的腐字,跟老师一起先写一下。好拿起笔把,按我们刚才说的再来写一写这六个字。与你预习时写的比一比,是不是有了明显的进步。

 3、字如其人,写一手漂亮的好字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去写就一定能把字写好看。看我们不都是进步了吗?

 4、好下面我们打开书,我请同学们来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一他读得准确吗?二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指名读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随生回答板书:化石样子、假想来历、发现挖掘)请你根据这些内容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在文中用双竖线标出来。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我们来看一下文章的叙述顺序,你认为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而本文却是先写黄河象化石的样子,再写科学家假想化石的来历最后写化石的发现和挖掘,这在写法上属于倒叙的写法?你知道为什作者要把黄河象化石的样子放在文章的开头来介绍吗?(为了突出化石的样子,说明黄河象化石的样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细读课文,品词悟情

 1、那我们就先来读读文章描写化石样子的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黄河象骨骼化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有印象,你是从哪一句感受到的,勾画有关语句写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

 (1)这具大象骨架高四米,长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感受到黄河象化石的高大,完整。有多高?四米比我们教室还要高出一米,有多大,长八米教室长。这具大象的骨架如果放在我这里恐怕屋顶都要涨破。你怎样理解除了尾椎以外这句话?(只有尾椎不是化石)

 (2)看,前面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是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三米多长的大象牙重有三吨,得用载重吨的大卡车去拉。你怎样理解甚至?(舌骨很难发现也能保存着,说明化石的完整。)

 (3)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一百多块的脚趾骨,连三四厘米的趾骨也没有失掉可见完整。大到三米长的大象牙,小到三四厘米长得脚趾骨都保存着,可见它的完整。

 3、作者为了说明化石的高大、完整用了一些数字来说明,这在说明文中是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我们来再读读这三句话,感受一下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准确性。

 4、人们站在这样的骨架前,似乎可以看到一头大象这昂首阔步向前跑。(出示)你能用自己的话把你看到的这具化石的样子介绍给大家吗?结合第一段的内容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

 5、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的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的?为什么能这样完整的保存下来呢?(死后没有被移动过)你怎么知道的?

 6、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问题: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发现的?因为什么所以能完整的保存下来。

 7、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大象的脚踩着石头。课件出示: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大象是失足落水的,死后没有被移动过,这都是科学家们的想象和推想。但是不是随便瞎想。而是有理有据。科学家的推想是有根据的。那么科学家又会我们假想出怎样的一个精彩的大象失足落水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再去欣赏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

 2、科学家根据发现时黄河象的样子为我们假想乐乐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自由读课文的2——5自然段。

 交流;

 1)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2)归纳总结出:因为天气的炎热才有象群的疲劳和干渴,才会有老象因为急于喝水而失足落水。岁月的变迁使之成为了化石。

 3)体会科学家假想的条理性。

 4)同桌试着讲一讲这个故事。

 3、科学家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假想?

 联系最后一段的内容说一说。

 三、课外延伸

 1、找一找这样的科普文章读一读

 2、为黄河象设计解说词,写一写。

 四、综合提升

 自己试着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写一篇小故事。

 板书设计:

 黄河象

 化石样子——高大完整

 假想来历——有理有据

 发现挖掘——科学有序

 

篇二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变成化石的情景和依据。

 2、简要复述课文重点段落。

 3、运用推理想象,对琥珀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变成化石的情景和依据。

 教学难点:

 运用推理想象,对琥珀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并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导入新课

 复习:上接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黄河象》这篇课文的第一段,回忆一下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黄河象骨架化石有什么特点?

 (高大、完整)

 质疑:由此,你还想了解什么?

 (为什么这么高大、完整?)

 (是什么时间?谁?在哪?怎样发现的?)

 (为什么叫黄河象?)

 (是怎样形成的?)

 二、指读第四段

 1、你读懂了什么?能回答以上的哪个问题?

 指答

 时间、地点:73年春,甘肃省几个农民发现的。

 名称:因为在甘肃省,所以叫黄河象。

 完整:死后没有被移动过,在上级指挥下发掘,人们有文物保护的意识。

 2、品词:区别“发掘”与“挖掘”。

 挖掘:往深处发掘出来

 发掘:把深藏的东西挖掘出来,有目的的,小心谨慎地挖掘

 3、用“——”画出黄河象出土一刹那的句子。

 板书:斜插脚踩

 三、科学家由此进行了假想,想到了哪几方面内容?有什么依据?

 1、自己默读第二部分思考

 2、指答:板书:热、渴、喝、陷

 3、说一说科学家推测的思路:陷、喝、渴、热

 4、过渡:文章是怎样将这些方面联系起来又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的?

 四、小组研究性学习:(小组任选一方面)

 1、读书——想到什么——依据——好词佳句

 2、汇报

 据沙土和砾石?(水)

 斜斜地说明什么?(失足)

 (1)天气——炎热

 (2)地理环境——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流着(形成淤泥)

 (3)老象——渴

 指读、范读、齐读:扑踏(有气无力、慢、沉重)

 指读:跑(高兴、喜悦、急切)

 男女生对比读:男生读疲惫,女生读兴奋

 老象急着要干什么?读出老象兴奋的语气,评读。

 (4)过渡:老象想的多好啊!可这美好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促使

 它失足落水,我们看看它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深渊的。

 出示课件:观察老象失足落水的顺序,理解“侧”和“栽”

 满怀希望的老象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短短的一瞬间陷入了深渊,我们也为老象感到——

 让我们带着沉重的感情读描写这部分的语句。

 指名读、齐读。

 (5)复述:课文按照天气状况、地理位置、老象失足落水情景的顺序抓住老象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按照这样的顺序,简要复述。

 自练、指名说、评议。

 五、师过渡第八自然段

 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随着时间的流失、地壳的演变,老象的尸体与空气隔绝而腐烂,它的骨胳和牙齿变成了像化石一样硬的东西。

 六、师生对读第九自然段

 二百万年过去了,大地——,往日的草原上升成——,一座座山岭——,一条新的大河——。

 这条新的大河就是现在的黄河,黄海象由此得名。

 七、《黄河象》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回忆一下写作顺序。

 指名说一说:首先介绍了黄河象骨架化石的特点,接着假想了它失足落水的情景及地壳的演变过程,最后介绍了它的发掘情况及科学家假想的依据。

 八、总结

 科学家以科学知识为依据对黄河象化石的形成过程进行推测、想象,这种思路在21世纪更为重要,我们从中受到启迪,自然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我们要依据科学展开想象,探索自然的奥秘。

 九、想象推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课内外延伸、资料的收集:还了解哪些有关推理的事例?

 2、对琥珀的形成进行推理

 要求:假想要合理,对情景的想象力求生动。

 可将推理的顺序列出提纲,重点词语写一写

 自愿结成小组分角色说一段话。

 3、小组汇报

 4、评议

 十、作业

 1、对琥珀的形成过程或黄河象尾骨的失落情况进行推测,用一段话写出来,力求生动、形象。

 2、简要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26黄河象

 斜插脚踩

 陷

 热喝

 渴

篇三

 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以及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

 3.体会文章的记叙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学示引导:

 1、教师教法

 教学本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可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学法

 自学、自悟、讨论、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

 3.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难点

 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

 解决办法

 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多媒体,并通过感情朗读理

 解课文内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2.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讨论、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9课。

 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

 (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

 (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学习生字词

 1.读带有生词的句子,将生词多读几遍。

 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并加以理解。

 3.指导书写。

 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词。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几个问题。

 深入探究课文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讨论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的。

 (4)媒体演示,进一步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

 (5)朗读体会特点。

 (6)小结并被书。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2.以浏览方式学习第2-6自然段。

 (1)采取浏览方式阅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

 (2)四人小组交流。

 (3)互动交流,汇报学习收获,相机进行板书朗读指导。

 3.学习第7、8自然段。

 (l)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板书。关于假想的根据,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着重肯定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4)指导朗读。

 4.浏览全文并对照板书,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畅谈收获

 可以谈写法,可以谈启发,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板书设计:

 黄河象

黄河象

1973年,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几位农民在挖掘沙土时,忽然发现一段洁白的象牙。他们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后来在当地政府的指挥挖掘下,化石终于全部露出:这是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

这具化石被命名“黄河象”。它身高4米,体长8米,象牙长达2米多,好像两把长剑,所以又叫剑齿象。剑齿象在几百万年前分布很广,在外国也发现过它的化石。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剑齿象骨骼中最完整的一具。

据推测,在300万年前,甘肃地区不像现在这样干燥,到处有河流和湖泊。有一天,一只剑齿象在河边饮水时,失足陷入泥潭之中,逐渐被泥沙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堆积的越来越厚,因而它的的骨骼得以完整地保存。而经过复杂的地质演变,这一地区被抬升为高原,黄河象得以重见天日。

黄河象化石是人们了解甘肃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是中国古生物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在中国十分有名,中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就专门有一篇课文讲述了黄河象的故事。黄河象化石目前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中。

最大古象牙化石发现 比“黄河象”更为久远更为庞大

一枚私人收藏的象牙化石,日前经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张行鉴定,被认为是比甘肃出土的闻名世界的“黄河象”化石年代更为久远、体格更为庞大的剑齿象象牙化石,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大的古象牙化石。

据了解,这一化石是兰州铁道学院一位老师在一次偶然机会中从甘肃省康县获得的。该化石长约360毫米、宽约150毫米。

经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张行鉴定,这枚化石为剑齿象的12枚臼齿之一,距今约400至500万年,属剑齿象类。

他推测,这头剑齿象体形非常庞大,长约9米,高约4至5米,是“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古脊椎类食草动物。

张行说:“根据这枚剑齿象牙化石,可以推测出四五百万年前陇原大地的气候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理环境与非洲撒哈拉沙漠荒漠地貌极其相似。”

张行还指出,该化石的发现使中国又多了一个曾经的剑齿象产地,对研究古剑齿象当时的分布情况、生态演化和古剑齿象群的进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让黄河象重新站起来

观众朋友,请你猜猜,眼前的这具黄河象骨架是当年首次展出的那一具吗?我要告诉你这不是原来那一具。这是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二室刚刚架起的新的黄河象模型。这里面还有一段曲折的小故事呢。

1993年国庆节前夕,新复制的黄河古家骨架模型顺利运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馆。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迅速传遍了全馆。全馆职工无不感到欣慰。博物馆人多年的夙愿终于变成了现实。

自从1974年黄河象首次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以来,北京自然博物馆与黄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可是在1986年由于某种原因,黄河象被拆走了。黄河象虽然离开了,但其广大深远的影响却是不可磨灭的。作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的自然博物馆,每年有数十万青少年来参观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参观内容就是看黄河象,一批又一批的中小学生乘兴而来,却失望而归。自然博物馆的员工们对此感到十分内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古生物二室的科研人员决心要弥补这一缺憾,一定要早日把黄河象请回来,让它重新屹立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

北京的9月秋高气爽,古生物二室一行5人登上了西行的列车。这一支有老有少、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的队伍,原来是专门前往甘肃省博物馆复制黄河古象模型的。甘肃省博物馆陈列的黄河象模型,是依化石复制的第一具骨架模型,所以与真标本最为接近。甘肃省博物馆给予了北京同行们极大的支持。两馆达成了合作协议后,北京的复制小组立即赶赴兰州。

复制小组虽只有五人,但个个身手不凡。队长,关键副研究员,从事古象研究已近20年了,发现和研究了世界上第一具完整的板齿象骨架化石;来自西北大学的赵聚发技师,当年就参与了黄河象的发掘、修复与装架;获得古植物学硕士学位的胡书生和来自美国威因大学的索沙尼(Shoshani)博士各具所长,然而他们深知此行任务之艰巨。黄河古象太巨大了,它是迄今我国所发现的古象中最高大的一个。而复制小组面临着资金少、时间短、设备简陋等重重困难。

火车向西北疾驰,复制小组一直在热烈地讨论着。索沙尼博士是美国现生象研究专家,他介绍了几种美国最新的方法供参考。经过详细周密的论证,一个完整的省时省力的方案拟定出来了。

火车晚点,复制小组抵达兰州已是凌晨1点。然而神圣的使命感使他们忘记了旅途的疲劳和困倦,几个小时后,他们立即赶赴省博物馆,与那里的古生物学家张行等人一起开始了紧张的复制工作。为了节约时间和资金,他们选择了沙模翻制法。大家进行了分工,拉沙的、提水的、翻模的、清理的和修复的,没有一个人闲着。

翻制大象的脚和四肢还比较顺利,但髋骨(骨盆)却让大伙犯愁了。筋骨宽2米,高1.35米,重达200多公斤,这么大的一件标本要想翻制出来确实不那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还是沙模法。最后巧妙地将它分成两块翻制,这个难题终于迎刃而解。初步的复制完成后,又马上开始修补和粘接。就这样,一件件完美的模型在他们手中诞生了。

复制工作得到了甘肃省博物馆自然部全体同仁的大力协助。姑娘小伙子们一个个弄得满身满手石膏和沙子。经过一个星期的苦战,复制工作终于圆满完成了。虽然他们疲惫不堪,但心里却激动万分。黄河象终于在他们手里复制完成了。

为了早日将复制好的黄河象模型展现在观众面前,让广大青少年和古生物爱好者一睹古象的雄姿,1994年5月,古生物二室的技师们开始准备装架黄河象了。

黄河象的装架不同于其它哺乳动物。由于它体形高大,所以有许多特殊要求,其中对钢材的要求尤其挑剔。为寻找合适的特种钢材,博物馆古生物二室的技术人员刘焕顺等人跑遍了整个北京城。但现成的钢材还是不甚理想,只好自己加工来提高钢材的强度。

材料备齐了,装架正式开始。北京的6月,天气常常闷热难耐,但师傅们个个劲头十足,每天晚上加班干。焊光闪闪,机声隆隆,秩序井然。把扁铁附着在模型上之后,搭起了5米高的脚手架,只要看看脚手架的尺寸,你就知道黄河象将是多么雄伟壮观了!

装架就是将已复原的各部分骨骼,按照它原有的解剖位置科学地组合起来。但是这绝不是各部分骨骼的机械拼接和联合,除了科学性,还要有艺术性。不仅要体现黄河象的体质特征和生活习性,而且还要考虑钢材的匹配、支架的负荷量、重心的选择和动态的设计等等。

一次又一次的“诸葛亮”会,一次又一次的修改,黄河象的姿态终于确定下来了。一头身高4米、体长8米的雄象昂首阔步,正从波涛滚滚的黄河边走来,向我们走来……

——本文摘自农村读物出版社《黄河象与远古动物》(北京自然博物馆著)

本文来自作者[妙竹]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8C%97%E4%BA%AC%E7%89%88%E5%B0%8F%E5%AD%A6%E5%85%AD%E5%B9%B4%E7%BA%A7%E4%B8%8B%E5%86%8C%E8%AF%AD%E6%96%87%E3%80%8A%E9%BB%84%E6%B2%B3%E8%B1%A1%E3%80%8B%E8%AF%BE%E4%BB%B6%E3%80%90%E4%B8%89%E7%AF%87%E3%80%91.html

(2)

文章推荐

  • 真正的好姐妹是什么样子的

    网上有关“真正的好姐妹是什么样子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真正的好姐妹是什么样子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真正的好姐妹是什么样子的 真正的好姐妹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世界上,女人也需要知心的好姐

    2025年09月11日
    18
  • 自制的面膜太稀怎么办?

    很多人如果平时在家时间比较多的话会选择自制面膜,自制面膜的种类很多,而且一般是比较天然的,对皮肤的没有什么伤害,但是在自己调制的时候可能经常会出现自制面膜太干或者是太稀的情况,那自制的面膜太稀怎么办?自制面膜太稀了怎么补救?1、加面粉搅拌面粉是自制面膜中常出现的伴侣食材之一,而其本身就含有很丰富的蛋

    2025年09月12日
    18
  • 如何让妆容持久-

    问题一:怎样让妆容持久?我跟你一样,也是偏黄暗沉。我化妆基本上市能保持一天的,要想让妆在脸上服帖,首先一定要把给皮肤补水,可以买纯露压缩面膜自己泡制面膜。建议每晚都做一次补水面膜,这样第二天起来皮肤会嫩嫩的,妆自然就比较帖服。个人认为隔离霜没有BB霜好,因为涂隔离还要粉底什么的,很麻烦。推

    2025年09月13日
    24
  • 春雨面膜金色朝里还是外-粉春雨面膜哪面朝外-

    春雨面具金黄进出春雨面具金色的一面朝外。春雨面膜有两层,一层是珍珠层,一层是我们需要的面膜纸。金色的层不能涂在皮肤上,所以在涂的时候需要面朝外,我们想要的就是那层面膜纸。春雨面膜有两层,一层是珍珠层,一层是大家需要的面膜纸。使用春雨面膜时,金色的一面应朝外。将面膜纸敷在脸上时,注意用

    2025年09月25日
    16
  • 大班幼儿手工活动方案

    开展手工活动教学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提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而言,手工活动教学中,气氛非常热闹和轻松,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大班幼儿手工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大班幼儿手工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合理利用费旧物品,培养环抱意识。2、使用粘贴装饰,变化出各种

    2025年09月27日
    18
  • 【健康科普】肝病患者的冬季养生

    《内经》云:“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冬季是气候寒冷,万物收藏的季节,此时阴寒盛极,阳气闭藏。因此冬季的养生活动要注意怜养护阴,以养藏为本,注意防寒保暖,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从而与冬令收藏的气候相适应,正如《内经》所强调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常说“春养肝,夏养

    2025年10月01日
    14
  • 北京科技馆有什么好玩的项目

    北京科技馆好玩的项目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等。中国科学技术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东临亚运居住区,西濒奥运水系,南依奥运主体育场,北望森林公园。新馆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区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

    2025年10月13日
    7
  • 关于古筝与美女的诗句

    1.描写一位古典美女弹古筝和跳舞的句子,越文雅越好琴艺:微微福身,婉婉落座。玉指轻扬,露出纤细白皙的玉指,抚上琴面,凝气深思,琴声徒然在殿上响起,琴声委婉却又刚毅,券券而来,又似高尚流水,汩汩韵味……琴音渐响,拖着绮丽的舞裙,一跃而起,向后一扬,长长的水袖在空中划出完美的弧度,迷醉了

    2025年10月16日
    5
  • 少儿科普类书籍有哪些_1

     科普读物既能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扩展思维,对于学生的大脑发育也有很好的影响,能让小朋友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收益匪浅,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少儿科普类书籍有哪些,欢迎阅读! 少儿科普类书籍有哪些1 1、阿基米德儿童科普绘本 《阿基米德儿童科普绘本》是用艺术的眼光去学习科学。用故事、用图画

    2025年10月16日
    8
  • 广西哪里避暑旅游最好

    广西好玩又避暑的6大胜地盘点广西哪里避暑最好1、南宁市武鸣县大明山2014年大明山森林避暑旅游节将持续至7月27日,在这期间,瑜伽爱好者可以在这森林浴场舒展着身体,尽情享受清新的空气;共有3期每期为期2天的亲子纳凉避暑夏令营则可以为您提供促进亲子间交流的机会;还有比基尼亲水游乐园、比基尼短裙清凉

    2025年10月18日
    3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妙竹
    妙竹 2025年10月19日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妙竹”!

  • 妙竹
    妙竹 2025年10月19日

    希望本篇文章《北京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黄河象》课件【三篇】》能对你有所帮助!

  • 妙竹
    妙竹 2025年10月19日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妙竹
    妙竹 2025年10月19日

    本文概览:#课件# 导语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语文教学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下面是 无 整理分...

    联系我们

    邮件:木木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