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求一个数比另 一个数多(少) 几 1 教学目标 1.通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或多几的应用题对比,学生更好地掌握它们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找出这两种应用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明白两种应用题都是用减法计算,但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并不一样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开火车形式) 26+30 27-9 40-4 37+10 60-40 38+6 56+4 40+28 2.画一画,算一算 (1)有三角形12个,圆形9个,三角形比圆形多多少个? 第一行画: 第二行画: (要求学生找出同样多的部分和多的部分或少的部分) 算式:( ) 〇 ( )= ( ) (2)圆形比三角形少多少个? 算式:( ) 〇 ( )= ( )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题。 (1)有红花9朵,黄花6朵,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2)有红花9朵,黄花6朵,红花比黄花少几朵? 1.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从哪句话知道红花多,还是黄花多? 生:第(1)题从问话“黄花比红花少几朵?”第(2)题从第2个已知条件“黄花比红花少3朵”都能知道红花比黄花多,黄花比红花少. 2.解答第(1)题。 (1)让学生用红花和黄花摆出条件和问题,教师出示意图: (2)分析: 师:这道题的问题是求什么? 生:这道题要求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师:谁和谁比?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9-6=3(朵) 口答:黄花比红花少3朵。 3.解答第(2)题。 ①读题,弄清谁和谁比,怎样比?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用减法计算。 ③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9-6=3(朵) 口答:黄花有6朵。 4.分组讨论。 师:刚才我们解答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加以概括: 相同点: (1)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2)都是用减法计算. 不同点: ①要求的问题不同,第(1)题的问题是求黄花比红花少几朵,第(2)题的问题是求红花比黄花多几朵。②都是用减法计算,但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5.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反馈 1.看图画一画,再填空。 ○○○○○○○○○○ ☆☆☆☆☆☆☆ (1) 用“---”画出○和☆同样多的部分。 (2) 用“~~~”画出○比☆多的部分 (3) ○比☆( ),☆比○( )。 2.列式计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课展示上册《一共有多少》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时《谁的红果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春天。
师:是呀,春天百花盛开,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
(PPT出示春天的图)
师:小熊和小猴相约来公园里玩,看!他们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二、探究新知
(一)寻找信息
(PPT3:主题图)
师:你在图中还发现了什么?
生答,师贴动物头像,板书数学信息
(二)分析问题
师:小熊和小猴的红果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多。
师:谁的红果多呢?
(师板书问题)
师:要知道谁的红果多,我们先要比较21和18的大小。
师: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你有什么好方法?
(三)探究方法
师:先动脑筋想一想。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师:想出方法的同学请举手!这些同学反应得可真快,很好!试着大声的把你的方法说出来,我来听一听。还没有想出方法的同学,没关系,你可以用你身边的学具帮助你,也可以和同桌合作研究。现在开始吧!
(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方法
师:刚才大家讨论得非常认真,有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21和18的?
生1:先数18,再往后数三个数是21,所以21比18大。(师板书方法)
生2:21比20大,18还不到20,所以21比18大。(师板书方法)
生3、4:用小棒代替红果,发现21有2捆多1根小棒,18却只有1捆,所以21﹥18。
生5: 21的十位是2,表示2个十,18的十位7是1,表示1个十,2个十比1个十大,所以21比18大。(师板书方法)
生6、7:先把21和18 这两个数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再在计数器上比较:21的十位上有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18的十位上有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2个十比1个十大,所以21比18大。
生8:21-18=3,所以21比18大。
生9:先比较这两个数的十位,一个是2,一个是1,2比1大,所以21﹥18。
(师板书方法)
师:同学们展示了这么多方法,不论大家是用小棒,计数器,还是利用数的组成,甚至直接观察来比较21和18,实际上比较的是?
生:十位上的数。
(师将2和1用彩笔区分强调)
师引导总结: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五)比一比:32和34
师:小猴输了比赛,可不服气了。
(PPT播放小猴的话:穿红果不是我的强项,如果用计数器拔数,我一定能赢!看,出示计数器)
师: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生答师板书32和34)
师:怎么样比较32和34呢?
生:因为2比4小,所以32小于34。(师将2和4用彩笔区分强调)
师:他比较的是什么?
生:他比较的是个位上的数。
师:你为什么要比较个位上的数呢?
生:因为这两个数十位上的数相同,都是3,所以要比较个位。
(六)比一比:100和99
师:这次小猴果然赢了,他很得意!又赶紧在计数器上拔了许多珠子(PPT展示小猴拔的数)只给小熊留了一颗(PPT展示一颗珠子),没想到小熊居然赢了,它是怎么做到的?
生:小猴拔的数是99,小熊将那一颗珠子放在百位上,这个数是100。
师:大家和他的想法一样吗?
生:一样。
师:你们是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呢?
生:99是两位数,100是三位数,三位数大于两位数。
(七)回忆方法,归纳总结
师: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所比的数。
100>99 这两个数你是怎样比的?
21>18 这组数的比较方法是什么?
32<34 这一组呢?
(PPT播放小猴的话: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如果以后再比大小,我该怎么做才能赢呢?能教教我吗?)、
生说出比大小的方法。
师:就像刚才大家所说的,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如果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师:我们总结了这样的方法,下面做几道题试试吧!
(一)比大小。课本第29页第1题。
师:请大家完成“练一练”第1题,比大小。
(PPT出示第1题)
生独立做,师巡视指导
指名说结果并说比较的方法
(二)比一比,填一填
(PPT播放小猴的话: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我用数线图再来考考大家!)
(PPT出示数线图)
(PPT播放小猴的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在图上越靠进左侧的数字越小,越靠近右侧的数字越大。
师: 所以比45大的数都在45的右侧,而比90小的数都在90的左侧。
(三)填一填。课本第29页第2题。
师:如果去掉数线图,你能准确写出答案吗?请大家完成“练一练”第2题。
生独立做,指名说结果
(四)小游戏:拔数比大小
师:看来大家比较大小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我们也来玩一个“拔数比大小”的游戏怎么样?
(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师指名一位)
师:我们俩先各自拔一个数。
(师故做悄悄拔一个数的姿态,生拔一个数)
师:拔一拔,比一比。
(师生同时出示计数器)
师:接下来,同桌两个人玩一玩。
(五)连一连。课本第29页第3题
生独立完成
(六)古人计数。课本第29页第4题
生独立完成
(七)生活中的“比大小”
师: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有谁能举一个生活中“比大小”的例子?
四、总结全课
师: 刚才大家都说得非常好,回忆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指名2-3学生说
师:老师将大家总结的方法编成了《比较大小儿歌》,读一读。(PPT出示儿歌)
五、课后调查
师:希望同学们将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PPT出示小调查)
师:请大家课后调查我们学校一年级共有多少个班?通过比较各班的人数,找出哪个班的人数最多?哪个班的人数最少?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课展示上册《一共有多少》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
教学目标:
1. 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 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
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5个圆片,5枝铅笔。
学具准备:
5个圆片,5枝铅笔。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老师放音乐,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一边做动作一边唱歌。
师:同学们今天都能精神饱满的来上课,真棒!老师希望大家能以这种精神状态保持到下课,好不好?
一、创设情境。
1.师:今天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段动画,请你仔细观察,你刚才看到了什么?能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
生:天空中先飞来3只小鸟,又飞来2只小鸟,现在一共有5只小鸟。
师:老师看谁听得最认真,谁还能声音洪亮的再说一遍?
2.(出示第2张幻灯片)
师:草地上来了一些小动物,谁能把这幅图也像刚才那样,用完整的话描述出来?
生:草地上原来有1只羊,又来了2只羊,一共有3只羊。
3.(出示第3张幻灯片)
师:谁知道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来到了停车场,请你把这幅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出来。
生:停车场原来有3辆汽车,又开来了2辆,现在一共有5辆。
师小结: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是很多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共有多少。(板书:一共有多少)。
二、讲授新课,认识加法。
1.师:老师现在换一种形式,你们仔细观察。(师右手先拿出3枝铅笔,左手再拿出2枝铅笔)
师:老师先……,又……,一共……(边说边做动作)。谁能像刚才那样说一说?
生:老师先拿出3枝铅笔,又拿出了2枝铅笔,一共有5枝铅笔。(说得非常完整)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图意了,老师现在要加大难度了,请仔细听要求,你能把最后那句话变成一个问题来考考大家吗?
生:老师先拿出3枝铅笔,又拿出了2枝铅笔,一共有多少枝铅笔?
师:老师找一位听得最认真的同学重复一下。谁还能声音洪亮的再说一遍?
师:现在拿出你们的5枝铅笔,也像老师这个样子,一起说一说。说完后把笔放回桌角。
2.师:那么到底一共有多少枝铅笔呢?我们现在用圆片代替铅笔来摆一摆,老师用一个圆片代表一枝铅笔,老师先摆先拿出来的铅笔,应该摆几个?
师:老师接着再摆又拿出来的铅笔,应该摆几个?
师:现在看着黑板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圆片?也就是说,一共有5枝铅笔。
师:你能不能试着列一个算式?
生:3+2=5。(板书)
师:这个算式里面的“3”表示什么? 生:“3”表示3枝铅笔。
师:“2”又表示什么? 生:“2”表示2枝铅笔。
师:那么“5”呢? 生:“5”表示5枝铅笔。
师: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你从这个算式中发现了哪些符号?
师:我们前面学习了等号,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加号。(板书:加号)
师:“+”的这一横和“=”都要用直尺来画。
师:你们会不会读这个算式?老师找一位同学试着来读一下。
师:对了,这个算式就读作3加2等于5。(板书:读作:3加2等于5)。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男生读 女生读 一起读
师:看来要算一共有多少枝铅笔,就是把原来的3枝铅笔和现在的2枝铅笔合起来。(动作)
3.出示幻灯片(熊猫)。
师:图上的动物是什么呀?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像刚才那样说一句话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图中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皮球,一共有几只熊猫?
师:那么到底有几只熊猫呢?我们用圆片代替熊猫来摆一摆,老师找一个人上黑板来摆。
提要求:边摆边说,我先摆什么,再摆什么。
黑板上的人先说,再找2个人说。
师:你能不能直接列出一个算式呢?
师:把这个算式写在你们的生字本上。
师小结:刚才这些问题都是用加法计算的,当两部分在一起算一共有多少的时候,就要用加法计算。
三、动手操作,摆一摆。
1.师:大家现在一起来看这幅图,你们自己动手摆一摆,边摆边说,先摆什么,再摆什么。现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你能不能列出一个算式?
收圆片。
2.师:大家看这幅图,我们现在不摆圆片,能不能看图直接列出一个算式?
3.师:那这幅图呢,老师看谁的反应快,一眼就能看出来算式。
打开课本24页,完成摆一摆算一算。
四、练一练。
1.师:我们现在坐着公共汽车回到生活中去看一看。
(师放音乐,生站起来边拍手边唱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刚才生活中的几个问题能用加法计算吗?(出示第1张)这个能用加法计算吗?你能不能根据这幅图列一个算式?
师:(出示第2张)这个能用加法计算吗?谁能直接说出算式?
师:(出示第3张)怎么列式?
师:(出示第4张)谁能根据这幅图直接列出一个算式?
师:(出示第5张)请你看图直接说出一个算式。
2.师: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发现这两幅图都是用1+4=5这个算式来表示的,在第1幅图,1+4表示什么?在第2幅图中,1+4又表示什么呢?
师:1既可以表示1朵黄花,也可以表示1个小朋友,4既可以表示4朵红花,也可以表示4个小朋友。
师:生活中可以用这个算式表示的事物有很多,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1+4=5”来表示?
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可以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在教室里找一找。
五、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用手指课题)
生:一共有多少。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加法。
师:我们知道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时要用加法计算。
六、布置作业。
师:思考题:你能写出所有得数是5的算式吗?
七、板书设计。
请到这里下载:一共多少枝铅笔(课件+教案)/又名: 《一共有多少》
链接: :pan.baidu./s/1o6OUmwU 密码: qucu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课件北师大小学相关信息,
可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
最直接的是问你的班主任。
祝你好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课件解答:
1、找到百度文库
2、输入: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课件
3、点击搜索
4、找到你喜欢的文档
5、点击下载
6、保存
7、ok
发不了链接自己百度 儿讯网
每日更新上千个资料。资料包含小学到高中所有科目的课件、试卷、教案等。
如果找不到你想要的资料还可以在服务中心发布需求,网站将通过其它渠道帮助你寻找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共有多少的课件
一般有多少课时就有多少课件,
课件一般多于课时数。
一共有48个左右课件。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免费课件null 一年级上册数学ppt 一年级上册语文ppt 一年级上册英语ppt 初一上册数学ppt 八年级上册物理ppt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英语ppt 七年级上册英语ppt 七年级上册数学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ppt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PPT。
本文来自作者[雪海翩然]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8C%97%E5%B8%88%E5%A4%A7%E7%89%88%E6%95%B0%E5%AD%A6%E4%B8%80%E5%B9%B4%E7%BA%A7%E4%B8%8B%E5%86%8C%E6%95%99%E6%A1%88%20%E6%B1%82%E4%B8%80%E4%B8%AA%E6%95%B0%E6%AF%94%E5%8F%A6%E4%B8%80%E4%B8%AA%E6%95%B0%E5%A4%9A%E5%A4%9A%E5%B0%91%E6%88%96%E5%B0%91%E5%A4%9A%E5%B0%91_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雪海翩然”!
希望本篇文章《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_1》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求一个数比另 一个数多(少) 几 1 教学目标 1.通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或多几的应用题对比,学生更好地掌握它们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