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北方人一日三餐吃什么?主食,副食。求详细! 北方人主食 一般以面食为主 米为辅 个别人喜欢米食以米为主 以前一日三餐基本上是面 现在生活改变了 还是以面、馒头为主 大米 小米 绿豆、玉米为副食 基本上北方人 一日三餐离不开小麦面粉
问题二:我是广东人请问北方人现在一日三餐主食是什么为主? 山东烟台的。
以昨天三餐主食为例:
早:吃蓝白油条、煮鸡蛋,喝豆腐脑(加辣椒油、韭花酱、鱼露)、稀饭(小米稀饭、大米稀饭)、豆浆。
午:吃米饭、馒头。炒胶瓜、炸茄盒、豆腐白菜、西红柿汤。
晚:馒头。肉炒洋葱、虾仁炒黄瓜、炒盐疙瘩条,喝玉米面稀饭。
前天:
早:吃酱肉包子、煎鸡蛋,榨菜,喝黑米稀饭。
午:吃米饭、馒头。鱼香肉丝、炸沙丁鱼,喝冬瓜汤。
晚:虾仁黄瓜馅水饺。清拌黄瓜。
问题三:一日三餐该吃什么 --------------------------------------------------------------------------------
一日三餐健康食谱
清爽而营养的早餐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在一日三餐中的重要性便可想而知了。你需要在早餐中摄入一天中20%卡路里的热量和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可使你集中注意力并使你精神充沛。注意! 果酱和白糖会使你依旧迷迷糊糊,而且还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结肠癌和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因此你的早餐食谱种可选:
*绿茶:由于绿茶含有苯酚、栎素、儿茶酸等物质,因此它可以保护心脏,抗肺癌、胃癌、肠癌和食道癌。而咖啡不但会使血压升高,还会增高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所以你每天多只能喝杯咖啡。*涂过黄油的全麦面包营养丰富,可以促进人体吸收矿物质并且还可预防结肠癌,黄油富含维生素A,因此也是必不可少的。
*用豆浆冲煮的燕麦片粥:豆浆蛋白质的含量丰富而且其中的乳糖可以防治白内障;而燕麦则可以防治心血管病。
*煮鸡蛋、瘦火腿肉或鸡肉:这些富含蛋白质而且可以增强你的记忆力的食物任你选择。
*酸奶(天然或杏仁及果仁酸奶):酸奶可以提高你的免疫力,防治传染病和腹泻,以及增加钙质。它不像牛奶那样,让某些人喝下去难受的缺点。杏仁、桃仁等果仁可以增加镁的含量。
*水果(猕猴桃、杏、李子、芒果、桃、草毒等水果)、蔬菜或其鲜榨汁(桔子、杏、桃、西红柿、胡罗卜。等的鲜榨汁)。这些水果及蔬菜中高含量的维生素B和C可以增强你的记忆力,令你注意力集中并减轻你工作学习中的压力。
丰盛而健康的午餐
在午餐中,你需摄入一天中45%卡路里的热量,伐免吃高脂肪食物,如:蛋黄酱,过多的奶酪,油炸食品,小牛排或羊排等。你可以选择:
*矿泉水:由于自来水中钙和镁的含量较少,并且常常含有杀虫剂、漂白剂、铝及铜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最好饮用富含钙和镁的矿泉水。另外,用矿泉水冲茶或烧菜煮饭也可以。
*一杯红葡萄酒:记住,这可是使你保持健康的剂量。适量的红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护你的心脏。
*绿色蔬菜沙拉(如青椒、红茶、芦笋、绿菜花、生菜等)或西红柿沙拉。研究表明,不吃或少吃蔬菜与吸烟同样有害健康。实验证明,那些蔬菜与水果吃得少的人患上癌症的可能性是常吃水果蔬菜者的二至三倍;而这些癌症则经常是:肺癌、食道癌、喉癌、胰腺癌、膀胱癌等。
*贝类:海产贝类富含锌,以及牛磺酸等活性酸,可以保护眼睛,增强视力。
*禽类肝脏(特别是鸭肝、鹅肝):这类肝脏中对人健康有益的脂肪酸的含量极高;如在鹅肝中,脂肪酸的含量达到60%
*水煮和清蒸的鱼肉(如:沙丁鱼、三文鱼 )三文鱼富含两种重要的脂肪酸:EPA和DHA,它们可以降低血脂肪防止结石,对于治疗哮喘病、肺气肿等疾病有很好的效。另外,食用三文鱼还可以消除疲劳。注意:这类鱼最好是来自天然养殖的鱼类而不是人工养殖的,而且不吃烤制的鱼肉。
*绿色蔬菜、胡萝卜、及豆芽等制成的什锦菜:绿色蔬中含有纤维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胡萝卜素,而且还含一种具有高抗癌功能的黄酮素。这些绿色蔬菜包括:白菜、菠菜、扁豆、洋葱、绿菜花、芦笋以及生菜等等。
*兔肉、鸡肉或鸭肉等:这些肉类中富含抗氧化物质;红色的肉类(牛肉、羊肉)则适合缺铁的人食用,如:长发育期的儿童和月经较多的女性等。
*全麦面包、酸奶(天然或杏仁、果仁类)、一个水果干果(核桃、杏仁等)。
清淡素食的晚餐
与早餐和中餐相反,晚餐则要有......>>
问题四:我想了解一下东北人每天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 东北人主要还是以米饭为主,而且东北的米饭要比南方的好吃[我经常去南方发现的]`~也有很多人喜欢吃面食`~因为东北有很多山东人~山东人比较喜欢吃面食!
早上跟南方很相似~比较愿意吃些`粥`包子`咸菜~`大果子[油条]~烧饼豆腐脑什么的~~还有的就是早上对付下`把前一天的晚饭热一下吃`~
中午也就是家常菜很多人也都是对付吃点~不是很讲究!因为东北人很重视晚餐`
东北的家常菜有~吵菜和炖菜~东北人喜欢炒些西红柿炒鸡蛋`炒土豆丝豆片,炒干豆腐炒木耳,白菜炖豆腐,茄子炖豆角``等等`基本跟南方的菜差不多`但是东北人口味比较重~喜欢吃油大的`辣的咸的!而且我们这都是豆油!东北人很喜欢吃凉菜`也就是生的菜拌一起`加些调料!很清淡!
东北人经常会吃饺子~又是自己在家包的~皮薄馅大`味道很好!
这边请吃饭最常吃的`就是烧烤和火锅~[也就是烤牛肉和涮羊肉~]你来一定要尝尝
如果到饭店`锅包肉,鱼香肉丝是老的菜谱~现在这边很喜欢吃川菜`~麻辣口味!其实在东北随地都可以吃到南方菜`现在南北流通很快差异也越来越小`
至于你说的杀猪菜`就是酸菜炖豆腐~粉条`里面还有以白肉`[五花三层]的猪肉和猪雪肠为主,这是老东北的习俗~东北人也不是经常吃~象有些大碴子,玉米面`这些也都是依个人爱好`偶尔会吃吃``不是没个人都每天都吃的!
其实吃什么都是个人爱好~吃海鲜现在越来越普及~`但是有很多人也不爱吃`~[我就比较喜欢吃螃蟹]
问题五:中国人一日三餐一般吃什么 南方人一般吃米食多,北方人一般吃面食多,早饭一般有粥和饼要不就是带馅的,中午炒菜,半荤半素,晚上炒菜也是半荤半素,就是比中午多一两个,菜材一般的就是当地特产,要不就是应季的,休息日得炖肉了,因为有时间了,南方人吃猪肉多些,北方人吃牛羊肉多些。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民族繁多,相互交融,一个省的生活习惯也许都不一样,所以这个一般吃什么太难说了,我们中国说到底也就南方人一般吃米食多,北方人一般吃面食多,这句话最靠谱。
问题六:东方人一日三餐吃什么? 早饭多为油条豆浆类,现在也有吃面包喝牛奶,看个人喜好。午餐就是米饭配菜或者就是北方人吃面食,南方人多为米饭配菜和汤。晚餐多为粥,炒菜,清淡为主,北方人会吃馒头类的主食,南方人还是米饭。
问题七:北方人早餐吃什么? 豆浆,油条,包子,煎包,胡辣汤,油饼,还有各种粥,比如说米汤,麦仁汤,豆腐脑,玉米糁儿...早上一般还吃油丝卷,馒头等主食。还有这些面食就着咸菜,比如说是锭卜丝儿、酱瓜、洋姜丝等
问题八:北方人的早餐吃什么? 豆浆,油条,包子,煎包,胡辣汤,油饼,还有各种粥,比如说米汤,麦仁汤,豆腐脑,玉米糁儿...早上一般还吃油丝卷,馒头等主食。还有这些面食就着咸菜,比如说是萝卜丝儿、酱瓜、洋姜丝等
问题九:北方人早餐都喜欢吃什么? 豆浆,油条,包子,煎包,胡辣汤,油饼,还有各种粥,比如说米汤,麦仁汤,豆腐脑,玉米糁儿.
问题十:北方人一周家庭食谱 20分 早餐、中餐、晚餐,每顿饭的主副食和菜式。最好是2个主菜1个配菜(比如:凉菜或小咸菜)北方人不喝汤,简单易做的,时间烹制太长或太麻烦的菜式不要。
24节气对应吃什么食物
福建人一日三餐都吃什么?以什么为主食?
福建人早晚稀饭,午餐干饭,三餐主食以米饭为主。
知识扩展:
福建各地主食以稻米(即大米)为主。自古以来,八闽粮食种植以水稻为冠。
闽北不少县份历史上就是着名的产粮区,三餐主食以米饭为主。
清嘉庆《南平县志》载:“南平日三餐皆饭,以食粥为耻。惟夏晚间,食之民茹。
清嘉庆《南平县志》卷8《风俗》)浦城、建阳等地农村,一些地方至今仍保持三餐吃干饭的习惯,福州地区一般则是早晚稀饭,午餐干饭,间有“二干一稀”食制。
而平潭、福清及闽南部分沿海非产粮区,有一日三餐皆稀饭者。
现时虽无“以食粥为耻”之俗,但福建人讲究饮食中的“饱”与“实”。
所谓稀饭,并不同于北方的“粥”,而较为稠密。
外国人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主食吃什么如果你说的西方人他们以杂粮,肉食为主。当然主食以面包为主,但是很多元化的附加:意大利面呀,pizza呀等等,也有希望人吃米饭,但是他们喜欢棕色米(粗粮),大白米饭很少吃。另外主食的牛排呀,海鲜呀都有。要说最会吃的应该是欧洲人,美国以快捷为主。欧洲里面英国人不会吃,会享受美食,懂得Food的艺术的当然是法国和意大利人。
当然如果谈到东南亚,和中国习惯差不多就是多了西餐而已。日本是食品要求最严格的,吃东西讲求自然的味道和均衡膳食。
希望可以正确回答道楼主,祝福你健健康康,吃出美丽健康~祝福!: )
台湾为什么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这个跟台湾的气候有关。中国的气候以秦岭淮河线分南北,由于水量的关系,北边比较适合种植小麦的地区很多,南边则以种植睡到为主。秦岭的纬度死北纬32度18分到北纬34度05分之间,而台湾的维度是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而且台湾四面环海,所有降水量很充足,再加上处于这个维度(和福建、广东基本持平),综合气候很适合种植水稻。长此以往,台湾就以大米为主食了。
中年人一日三餐都吃什么日常膳食是由谷类、杂豆类、动物性食品(包括鱼、肉、奶、蛋类等)、豆类制品、蔬菜与烹调用油,再加干鲜果品这六类食物构成,各类食物各有其营养特点,都要经常食用。
美国人一日三餐都吃什么?汉堡,奶酪,牛奶,土司,面包,色拉,牛排,番茄酱……西餐之类的
牛奶、面包、牛排 、红酒、威士忌
一日三餐常以面为主食有啥害处有很多害处,最好少吃这一类东西
满意请采纳
一日三餐都吃什么好?现在是秋天 在中医里面对应的是果实 秋天应该多食用植物的果实 而且天气逐渐变干 应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
西方人一日三餐一般都吃什么?西方人的范围比较广。就我所知,美国人一般早餐有:1麦片牛奶--把cereal泡在冰牛奶里,有时上面浇一点奶酪或是新鲜水果;2 煎蛋,火腿,香肠/培根,配烤面包;3 只吃水果和芝士/奶酪;4 热麦片粥
中餐崇尚简单的食品,三明治,沙拉,水果,或是一碗浓汤。当然也有不少人去餐馆叫外卖。
晚餐也很不一样,可以叫一两个比萨,也可以做一大锅意大利面,炖牛肉,烤鸡肉,炸鱼片做主菜,配上沙拉。
总的说,美国人吃的简单。
美国人的主食是什么?平常的一日三餐都吃什么?一般就是面包。
土豆或者是一些热狗。
配着一些饮料这样出来吃。
24节气对应吃的食物如下:
立春,俗称“打春”,在这一天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雨水在北方旧俗里,这一天普通人家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雨水节,回娘家”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节日习俗,每逢这时,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其中典型的礼品被称作“罐罐肉”,即用砂锅炖了猪脚、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送给父母,以对他们的养育之恩表示感谢和敬意。
惊蛰,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
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干燥,因梨生津解渴,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在山东的一些地区,惊蛰日人们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在山西的雁北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
春分,旧时民间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也称为春碧蒿。江南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春分得吃驴打滚,以求避邪祈福。驴打滚来历不凡,光看它的加工材料包括大黄米面、黄豆面、红豆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足以符合营养膳食指南上的食材多样化这一条。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清明,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南北各地有吃馓子(古时叫寒具)的食俗。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
谷雨,对于渔家而言,谷雨节流行祭海习俗。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来喝。
北方有谷雨节气吃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香椿树萌发嫩芽,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的食用历史已逾千年,汉代即已遍布大江南北,从达官贵人到民夫走卒均可享用。
立夏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
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孩子们一般玩吃蛋斗蛋游戏,以拄立夏蛋作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尚有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
小满,《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
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日祭饯花神的风俗。芒种时节有煮梅的食俗,这一食俗在夏朝便已经有了。煮梅的方法有很多种,简单的一种是用糖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糖与晒干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也有用盐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盐与晒干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比较考究的还要在里面加入紫苏。
我国北方产的乌梅很有名气,将其与甘草、山楂、冰糖一同煮,便制成了消夏佳品——酸梅汤。
夏至,“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夏至日照最长,故中国绍兴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语。旧时,人不分贫富,夏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
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其时,夏收完毕,新麦上市,因有于是日吃面尝新习俗,谚日“冬至馄饨夏至面”。亦有做麦糊烧者,即以麦粉调糊,摊为薄饼烤熟,亦带尝新之意。
小暑,过去民间有“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大暑,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在我国北方,大暑时节流传着吃面条、饺子、鸡蛋等习俗。
立秋,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
经过苦夏,人们的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南京人传统的饮食习俗是在“处暑”时节吃鸭子。
鸭子,特别是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最为抢手,据悉,那里的鸭子味甘性凉,肥瘦适宜。如果没有空,老南京人都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有空的人都会在家炖上“萝卜老鸭煲”或做“红烧鸭块”送给邻居,这就是俗语中说的,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白露,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
湖南一带有在白露喝米酒的风俗,每年白露节,家家户户都以称为“土酒”的白露米酒待客,甘甜温热,最适秋天。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福州人在白露这天吃龙眼的习俗由来已久,认为龙眼很补;老苏州会吃些石榴、白果、梨等,以此养阴润肺;还会吃些鳗鱼(鳗鲡),这时鳗鱼最为肥美,是品尝的最佳时节,因此苏州有“白露鳗鲡霜降蟹”之说;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秋分在岭南地区,昔日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一种野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在南京,则流行吃“桂花鸭”,用普通的盐水鸭,以桂花卤入味。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寒露的另一大习俗是吃螃蟹。古人诗日:“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
民间也有“九雌十雄”的谚语。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软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故寒露民间亦有吃柿子的习惯。
霜降这天,中国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霜降时节的习俗也有很多,云南广西一带还过霜降节。壮族的人们讲究吃汤圆、杀鸭子、祭祀祖先、游神赛歌、庆祝丰收。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此时,民间亦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
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在福建的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在汕头,人们立冬吃用莲子、香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这些都是温热的食物。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小雪,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在中国北方,小雪时节一般的人家都要吃涮羊肉。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
大雪,俗语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旧时每到大雪节气,在南京的一些地方,家家户户开始忙着准备腌肉,称为“咸货”。
用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
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邱炳军:《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
至于北方民族,这个时候已相当寒冷,像是在包头地区有句俗谚说“小雪杀猪,大雪宰羊”,大雪季节到,就是杀猪准备年货的时刻。这个时候,无论谁家宰杀牲畜,亲朋好友都会来帮忙,东家准备食物、小酒、小菜宴请,因此小雪、大雪季节都是家族亲友们叙旧联络感情的时刻。
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吴地苏州过冬至是奉行周朝立法的遗风,以冬至夜为岁末,所以过冬至就是过年。苏州人过冬至的食俗很多,要吃“团圆饭”,饭菜名字都很雅致,蛋饺叫“元宝”、豆芽叫“如意菜”、粉条叫“金链条”、鱼叫“吃有余”等。
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明、清已有。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圆”寓意“圆满”、“团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小寒,每逢小寒节气,饮食上“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小寒之后腊八节也是同样要吃腊八粥,之后便年味渐浓。
寒节气习俗饮食有很多,吃糯米饭、腊八粥、饭菜、黄芽菜等。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
大寒民间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如老北京大寒吃“消寒糕”,广东人吃糯米饭,南京人喝鸡汤,安徽人炸春卷等。大寒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
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本文来自作者[仁殿洁]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8C%97%E6%96%B9%E4%BA%BA%E4%B8%80%E6%97%A5%E4%B8%89%E9%A4%90%E5%90%83%E4%BB%80%E4%B9%8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仁殿洁”!
希望本篇文章《北方人一日三餐吃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问题一:北方人一日三餐吃什么?主食,副食。求详细! 北方人主食 一般以面食为主 米为辅 个别人喜欢米食以米为主 以前一日三餐基本上是面 现在生活改变了 还是以面、馒头为主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