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人是中国人的简称。亦指已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外国公民。根据这一概念本人理解为华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长期侨居国外;二是必须加入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人才可称为华人。
2、华侨指侨居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在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国家派往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
3、华裔是在国外的中国人的后裔的简称。有的习惯于称华侨在侨居国所生的而又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子女有中国血统的外籍人为华裔。
扩展资料:
“华侨”一词的由来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华”与“侨”,就其中一词的含义来说是明确的。“华”是中国的古称,“侨”是寄居、客居之意。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人称为“侨人”和“侨士”。随着移居国外人数的激增,“华”“侨”二字就被联系在一起,用来称呼在国外寄居、客居的华人。
1878年,清驻美使臣陈兰彬在奏章中就把中国寓居国外的人称为“侨民”。“侨民”便成为一种专称。1883年郑观应在给李鸿章的奏章中使用了“华侨”一词。
1904年,清政府外务部又在一份奏请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折子里提到“在海外设领,经费支出无多,而华侨受益甚大。”从此以后,“华侨”一词普遍成为寄居海外的中国人的一种专称了。
华侨和华人的区别在于国籍不同、遵守法律不同、受保护不同等。
1、国籍不同
华人与华侨的区别最大的一点就是国籍不同,华人是指长期居住在国外,并且已经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人,他们已经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而华侨是生活在国外但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2、遵守法律不同
华人因为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所以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和管辖,只接受所在国法律约束和管辖;而华侨是必须接受中国法律约束和管辖的,无论是否居住在中国,但是一定要尊重中国法律。
3、受保护不同
华侨虽然长期居住在国外,但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享有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并且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是中国政府的责任。华人则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华侨的认定标准:
1、中国籍:有中国国籍的人员,无论其是否持有外国国籍,在国外居住的可以被认定为华侨。
2、中国血统:祖籍在中国的人员,无论其是否持有中国护照或国籍,在国外居住的可以被认定为华侨。
3、长期居住:在国外连续居住满一定期限,通常是一年以上或由国家规定的其他期限。中国公民虽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视为华侨。
本文来自作者[念珊可爱吗]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8D%8E%E4%BA%BA%2C%E5%8D%8E%E4%BE%A8%2C%E5%8D%8E%E8%A3%94%E6%98%AF%E4%BB%80%E4%B9%88%E6%84%8F%E6%80%9D%EF%BC%9F.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念珊可爱吗”!
希望本篇文章《华人,华侨,华裔是什么意思?》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华人是中国人的简称。亦指已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外国公民。根据这一概念本人理解为华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长期侨居国外;二是必须加入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