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马未都是中国第一家俬立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馆长,成了中国古玩收藏圈子里如雷贯耳的人物。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马未都,祖籍山东荣成,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俱、玉器、漆器、金属器等。
马未都,人称“马爷”,有“京城第一收藏家”之美誉;2008年,继易中天、于丹之后,他走上“百家讲坛”,成为家喻户晓的收藏名家。
马未都从70年代末开始了收藏之旅,至今个人藏品已有数千件***套***。1996年,他做出了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俬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很多人认为马未都今天的成就源于昔日的好眼光,是他抓住了时机,比其他人“动手早”。其实不然,在马未都看来,今天的事业完全拜过去的“不务正业”所赐,是兴趣这株旁枝茁壮发展成了今天的参天大树。正是因为当年的“执迷”,才有如今的“有悟”;接着,他又把这“悟”通过他的私人博物馆、著书和百家讲坛,传递给了千千万万热爱收藏的人们。
古董收藏家马未都的故事
1981年,26岁的马未都还是一名机床铣工。作为文学爱好者,他写了篇爱情小说《今夜月儿圆》。《中国青年报》整版刊登了这篇小说,谁都没想到,马未都的命运从此改变。
小说发表后,马未都被调任为《青年杂志》的编辑。在文学最璀璨的时代,这是个特别优越的身份,哪位读者投稿,他随手写一句“稿子可以,你来一趟”,别人就乐颠颠地来见他了。他就在那时发掘了王朔、苏童,办公室的常客还有刘震云、莫言等人。
在编辑之外,马未都也一直在坚持创作,而且成绩斐然,中青社曾为他和顾城举行过大型座谈会,他代表小说,顾城代表诗歌。
而就在文学事业如火如荼时,马未都却选择了江湖隐退。
他说:“我原来觉得文学神圣得要死,误认为我可以一辈子弄文学,后来只干了十年,在看到文学兴盛和衰退的速度、看到文学业内那种龌龊的嘴脸后就放弃了。”
1990年,马未都从文坛消失,进军影视圈,跟王朔、刘震云等人,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马未都担任秘书长,随后推出家喻户晓的《编辑部的故事》。
随后,“海马影视创作室”制作了《海马歌舞厅》。片子还未拍完,影视事业也正如烈火烹油,马未都却在攒足第一桶金后,渐渐淡出影视圈,一头扎进了当时还很冷门的古玩收藏领域,开始了淘宝之旅。
“文人马未都”变成“商人马未都”,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型,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
当时,中国古玩市场还处在萌芽阶段。马未都的寻宝历程只能从“菜市场”开始。那时候菜农来北京卖菜,顺便会捎上自家最值钱的老物件。马未都从两块钱的“官窑”开始买,直到它升值到20万。“那时你去地摊上,满地都是宝贝,我只是在宝贝中进行挑选。”
1982年,马未都用1600元买下了第一件正式藏品——四扇屏。自此,他的收藏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摊上淘到的瓷器买回家,他躺在被窝里,一宿一宿地摸著看。“一是养眼,二是琢磨。”在大多数人尚未意识到艺术品价值的时候,他已经“入道”深矣。
这段时间,他成功地混迹在地摊中“捡漏”。淘到一个雍正官窑的盘子。1987年,这样一个盘子不到500元人民币***当时公务员的收入每月只有二三百元***,今天,已经拍卖到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马未都的与众不同是他不仅热爱收藏,更喜欢研究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1993年,马未都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收藏著作《马说陶瓷》,被广大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
1997年,观复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展出面积400平米。这是内地第一家俬立博物馆,马未都又多了一个身份——“博物馆馆长”。
后来,他陆续在杭州、厦门、上海等地建了地方馆。他打算在中国建立10座“观复”,“让展览如推磨盘一样转起来”。
坊间流传:“马未都玩什么,什么就涨”。所以,虽然门儿清,他却从不对文物估价。他做《百家讲坛》主讲人,做脱口秀,都以普及收藏文化为目标。
马未都之所以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屡次成功转身,实现传奇人生,除了过人的智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重要是凭借对时事的精准判断和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珍贵特质, 使马未都成为诸多文化领域的带头人。
2007年,马未都加入奥迪英杰汇大家庭,担任“奥迪英杰汇文化大使”。
马未都被邀请加入奥迪英杰汇大家庭,正是因为他的进取精神与奥迪不断突破自己的品质如出一辙。奥迪品牌的高技术水平、高质量标准以及高强劲动力也契合了马未都的人生理念。
奥迪英杰汇成立于2005年2月,汇集了来自艺术、文化、商业及体育等领域的杰出代表和社会精英,是高品质的主流精英联盟。
英杰汇成员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事业成功而不事张扬, *** 、进取而富有品位;他们引领着社会潮流,推动着社会进步,他们身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们是奥迪“尊贵、进取、动感”品牌精神的体现者和倡导者。
“奥迪英杰汇”是奥迪使用者形象和特点的集中体现,向世人展示奥迪使用者的优秀形象,并使奥迪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没有“十大鉴宝专家”的说法,比较知名的有马未都、金运昌、丘小君、杨实、蔡国声等。
1、马未都
马未都(dū),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1996年,马未都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
2、金运昌
金运昌,蒙古族,北京市人,1957年生。1982年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执教古代汉语。曾任北京市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古代汉语研究会秘书长。同时师从欧阳中石、康殷先生研习书法。
1997年调入北京故宫博物院。次年任该院古书画部副主任。多年典守院藏书画、碑帖国宝,潜心研究,眼界大开,艺术修养与鉴别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3、丘小君
丘小君,著名的陶瓷评鉴专家,从事陶瓷文物鉴定工作30余年,居于香港和纽约两地﹐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学会“求之雅集”的董事和陶瓷鉴定顾问,还兼任海内外多家拍卖行、博物馆的征集顾问。
4、杨实
杨实,生于1935年,河南卫视鉴宝栏目《华豫之门》专家组成员。有30多年的收藏历史,专门收藏和研究高古瓷。目前是天雅古玩城顾问、文物投资收藏资深评论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理事。
杨实先生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收藏家,本身是音乐家出身,离休前曾经担任过中央乐团的第一提琴。
5、蔡国声
蔡国声,男,1941年出生,浙江定海人。中国近代书法家,文物鉴定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他从事文物、古玩鉴定40余载,出版《珍宝鉴别指南》、《古玩与收藏》、《蔡国声隶书阿房宫赋》、《过眼云烟录——蔡国声谈古玩鉴赏》等书二十余本,在文物鉴定界被誉为“高产专家”。
本文来自作者[涵凝]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8F%A4%E8%91%A3%E6%94%B6%E8%97%8F%E5%AE%B6%E9%A9%AC%E6%9C%AA%E9%83%BD%E7%9A%84%E4%BB%8B%E7%BB%8D%EF%BC%9F.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涵凝”!
希望本篇文章《古董收藏家马未都的介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如今,马未都是中国第一家俬立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馆长,成了中国古玩收藏圈子里如雷贯耳的人物。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马未都,祖籍山东荣成,收藏专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