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趣味历史冷知识,只有1%的历史大神知道!
明清:婚前要检验女子贞洁
明清婚俗婚前验处。明清时期贞洁观念强烈,近乎至酷。女子出嫁时,女方往往派人到夫家打听消息,如果洞房第二天鼓乐喧天,则证明新娘通过了夫家检验,婚礼会一切照常进行。
否则不但不举乐,新娘还会被送回女方家,并索还聘礼,赔偿男方所有开销。女方家也会感到非常丧气,而这位新娘想要再嫁,恐怕已是不可能了。 (《右台仙馆笔记》)
剿灭太平天国差点没曾国藩什么事儿
民族英雄林则徐晚年,太平天国在广西起事。当时林则徐刚刚接到咸丰皇帝的圣旨,重新起用他总督广西军事。他在从福建老家赶往广西上任的途中,路上一病不起,与世长辞。
林则徐差一点点就成为镇压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角
明代:骂人有可能被判死刑
明代骂人触犯《大明律》,最严重的可以处以死刑。
举个例子,一般朋友、陌生人关系,骂人判处笞10。也即任何人骂人,如果被告,就最起码要受笞10,这可能会导致皮开肉绽。再如以亲属家庭关系为例,最严重的是骂自己父母、祖父母,也即骂直系长辈,只要长辈一告,就可以处以死刑,但长辈也可以央求从轻处罚。
如果是骂自己直系长辈以外的尊长则处罚比较轻,但也十分严厉:骂外祖父母、伯、叔、姑母之类,可以处罚1年徒刑加杖60;骂亲哥哥、亲姐姐的,要杖100;
百姓骂官吏也要最高处以杖100的刑罚。
元朝伯颜:历史上官衔最长的人没有之一
官衔最长的人是元朝中期权臣伯颜,他权柄最盛时的官衔是:元德上辅广忠宣义正节振武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秦王、达剌罕、中书左丞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监修国史、兼徽政院侍正、昭功万户都总使、虎符威武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奎章阁大学士、领学士院知经筵事、太史院宣政院事、也可千户哈比陈千户达鲁花赤、宣忠斡罗斯扈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提调回回汉人司天监、群牧监、广惠司、内史府、左都威卫使司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司事、宫相都总管府领太禧宗禋院、兼都典制神御殿事、中政院事、宣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提调宗人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提调哈剌赤也不干察尔、领隆翔使司事。
最正宗的中国情人节:不是七夕!
虽然七夕和元宵都声称自己是中国版的情人节,但真正称得上是中国版情人节的节日叫上巳节,日期是三月初三,在这一天男女相约出游,互赠芍药。
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又称女儿节。 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然而,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就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了。
看看古人吃什么,就知道自己现在有多幸福了!
至晚在周代之前,中国没有今天意义上的面食,在青海曾经发现过4000年前已经炭化的面条,但是那是用粟,也就是小米制成的。 在汉代之前,不可能有葡萄酒,因为没有葡萄。“苜蓿随天马,葡萄出汉臣。”
葡萄(当时称作蒲桃)是由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 而酒类在中国的发展是按果酒——榨制酒(黄酒)——蒸馏酒的顺序进行的,在葡萄没有出现之前,中国人喝的酒大多数是梅子酒和米酒。在南北朝之前中国不存在茄子。
在隋唐之前,中国不存在莴苣和菠菜。这些植物是从波斯和地中海地区传来的。 在宋代之前中国不存在西瓜。在西瓜出现之前,因为藕有微甜味,人们还用藕来作为冰镇水果,也就是“调冰雪藕”。
在元代之前中国不存在胡萝卜。这是由波斯引进的原产于北欧(有人认为是原产于中亚)的胡萝卜。在明代之前中国不存在马铃薯、红薯和玉米。而辣椒也是清朝才开始引入的。
妇好:首次面对外来文明用铁血捍卫华夏民族生存权
古印欧人是大约6000年以前生活在乌克兰平原上的原始民族,是今天欧洲人和浅肤色印度人的共同祖先,随后兵分三路,征服世界。
其中,一支南下来到印度,征服了高等文明印度原住民(深色皮肤),建立种姓制度,世代为统治者。一支西进到伊朗,同样征服当地人。一支东进,穿过河西走廊,来到黄河流域。
这时,中国正值商朝武丁时期。面对强大的威胁(古印欧人是好战的游牧民族,还掌握了当时的高新技术-冶铁),武丁命令妻子妇好率领13000人的军队出征,战争持续三年,最终大破之,彻底驱逐。
由于古印欧人长相怪异(在华夏人眼中)、生活粗陋,称之为“鬼方”。幼年期的中华文明没有像其他的几大古文明一样被征服、被抹杀。
这是中华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初生的华夏文明最危险的一刻,其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
清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1. 在二战的时候,为了不让战败后的希特勒通过乔装打扮离开德国,美方情报局请来纽约著名的化妆师来协助,并且通过化妆做出了很多个希特勒可能化妆后的样子。不过,希特勒战败后选择开枪自杀,导致这一未雨绸缪并没有派上用场。
2. 雄才伟略的拿破仑居然被兔子所“打败”。拿破仑虽然经历不少战争,但是有一次特别的“战役”,遭遇了一群兔子大军。情况是这样的,当时拿破仑参加一次狩猎庆典,手下放出了一群家养的兔子,约有1000只,兔子们认为拿破仑是来投食的,朝着他冲了过来,而这一幕也吓了拿破仑一大跳。
3.成吉思汗曾创造出一种国际邮政系统。在当时行军作战的时候,为了方便进行通讯。设置了广阔的通讯网络牙木,此系统由遍布各地的小站点构成,而负责传递的人员每隔几公里就可以停下来休息,恢复体力,这样一来就可以日行300多公里,传送重要情报和物品,此外该牙木系统还可以用来保护重要人员的人身和财物安全。
4.哥伦布曾表示自己看到过美人鱼,还称美人鱼不如想象中的漂亮,甚至还有男性化面孔,而这种说法则被 历史 学家一致认为他当时看到的是海牛,并不是什么美人鱼。
5.卓别林输给了自己。当卓别林走红之后,掀起了模仿他的热潮。1915年旧金山举办了一场“卓别林模仿秀”,而他知道有这个活动后,就偷偷用别人名字参加该次比赛,结果只有第3名,让人哭笑不得,卓别林输给了自己,看起来他根本“不像”卓别林。
6.古罗马角斗士有着自己的人物模型。在当时角斗士就相当于大明星,有着众多粉丝。不仅公众场合都有他们的画像,甚至很多孩子的玩具都和他们相关,而此外他们的血液和汗水甚至可以拿来销售,而销量还很可观,被当时的女性拿来当做化妆品使用。
作者:刘祥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少数民族中第二个大一统政权,可谓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清朝离今天的我们最近,随着近年来的清宫剧泛滥,清朝也被大众所熟悉了解着。那么今天宋安之来给大家说说有关清朝的那些有趣冷历史,相信百分之九十五的朋友都不知道,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距离我们最近的朝代。
一、清朝对于“八”这个数字的执着。
清朝的铁帽子王有十二个,其中开国铁帽子王是八个。 其实最早的八大开国铁帽子王应该有英亲王阿济格一份,但多尔衮死后,阿济格妄图接替摄政王位置,继续欺压顺治帝,失败以后被削爵幽禁赐死,所以这个世袭罔替自然没他的份了。
英亲王一脉失去世袭罔替的资格以后,因为自清太祖努尔哈赤以来,八固山、八和硕贝勒、八家八分等旧号,已定为传说。所以功绩声望远在诸王之下的清太宗皇太极之子承泽亲王,在康熙年间改为庄亲王世袭罔替。
加上因为功绩太大的多尔衮,所以迟早会被复爵的睿亲王一脉,是为八个铁帽子王。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定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庄亲王一脉入选,是为八大铁帽子王,符合了清朝对于“八”这个数字的执着要求。
二、别说努尔哈赤时期,就是到了皇太极时期,清庭都不知有谥法存在,所以努尔哈赤并没有谥号。
直到天聪九年,明朝叛将许世昌奏请皇太极为努尔哈赤上谥号,努尔哈赤才被上谥号为“武”。康熙年间鳌拜改谥号为“高”。
三、明清一世一元制,明英宗和清太宗皇太极是两个例外。明英宗拥有正统、天顺两个年号;皇太极拥有天聪、崇德两个年号。
其实认真来说皇太极并没有两个年号,像努尔哈赤的天命年号和皇太极的天聪年号,都本系尊称,本是努尔哈赤自称天命皇帝和皇太极自称天聪皇帝所留下的尊称,清军入关以后随着汉化已深,所以后来这个尊称就慢慢成为了年号传递了下来。
所以认真来说皇太极只有一个年号,那就是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改元为崇德的这个年号。
四、清太宗在清朝初期,译名为黄台吉、黄太极、皇太极,比较混乱。清朝入关后,随着汉化深入,在乾隆时期,清太宗的译名正式定为更加汉化的“皇太极”名字,这可以视为清朝汉化的一个标志之一。
五、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封号是睿亲王,睿即满文聪明的汉译,顺治元年清庭文献中还有将其译为“颖王”的,意思是“聪明之王”。
六、明末清初之际,清庭为了拉拢吴三桂这个入关第一降将,明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清庭就升级其为平西王。
当时不只是是清庭拉拢吴三桂,南明小朝廷也想拉拢吴三桂。
当时南明的弘光政权,还幻想着“联虏平寇”,想借助清庭消灭李自成,以左懋第、陈洪范、马绍愉组成了北使团,由南京出发,携带有“大明皇帝致书北国可汗”的御书和赐“蓟国公”吴三桂等人的诰敕”,还有白银十万两、黄金一千两、绸锻一万匹。
最后吴三桂没有南明的蓟国公,而是成为清朝的平西王,最后又叛乱发动了三藩之乱,成为了三姓家奴。
七、清朝的旗人,一直都是清朝统治全国的基础所在,也属于是享受的阶级。但其实历史并没有这样绝对,像旗人也分三六九等,也有被压迫的旗人。
清朝就有不少旗人也加入了白莲教各支派领导的抗清活动。如乾隆年间在河南以及关外锦州、承德、牛庄等地,就有旗人参加混元教、红阳教、如意会等教会。嘉庆八年(1813年),林清发动的天理教起义,一度攻进紫禁城,其中就有旗人陈寒等数十人冲进东华门,直接与护卫短兵相接。
八、清朝皇帝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皇帝。自清太宗皇太极收复蒙古以后,清朝皇帝还身兼蒙古大汗一职,像有名的康熙帝就被蒙古人称之为阿木古朗汗。
九、乾隆帝是一个盖章狂魔,一生喜爱收藏名贵书画,更喜欢在上面疯狂盖章。甚至有时候在上面盖的章和写的字,都比书画上面的字还要多,更是占据了书画的一大半。
本文来自作者[是你的秋寒呀]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8F%AA%E6%9C%891%25%E7%9A%84%E5%8E%86%E5%8F%B2%E5%A4%A7%E7%A5%9E%E7%9F%A5%E9%81%93%E7%9A%84%E8%B6%A3%E5%91%B3%E5%8E%86%E5%8F%B2%E5%86%B7%E7%9F%A5%E8%AF%8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是你的秋寒呀”!
希望本篇文章《只有1%的历史大神知道的趣味历史冷知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这些趣味历史冷知识,只有1%的历史大神知道!明清:婚前要检验女子贞洁明清婚俗婚前验处。明清时期贞洁观念强烈,近乎至酷。女子出嫁时,女方往往派人到夫家打听消息,如果洞房第二天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