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平均法又称“综合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一个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结存存货成本+购入存货成本)/(结存存货数量+购入存货数量);
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例:甲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发计算发出材料成本。2018年3月1日结存A材料200件,单位成本40元,3月15日购入A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5元,3月20日购入A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8元,当月共发出A材料500件。3月份发出A材料成本
材料单价=(200*40+400*35+400*38)/(200+400+400)=37.2(元/件)
3月份发出A材料成本=500**37.5=18600(元)
结存材料成本=(200+400+400-500)*37.2=18600(元)
扩展资料
库存数量加权平均法i根据每种商品的月末结存数量,加权平均计算结存商品价值,倒挤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方法是:
1、月末结存商品数量相等于或小于最后一次收入数量时,月末结存商品价值等于月末结存商品数量乘最后一次购进商品的单价。
2、月末结存商品数量大于最后一次收入数量但小于全月收入数量时,从最后一次收入数量起,依次向前推算,直司相等于结存数量为止,将相等于结存数量内逐次金额相加,它的总和就是月末结存商占价值。
3、月末结存商品数量超过全月收入数量时,月末结存商品价值等于本月收入;品总金额加超过数量乘以上月结存商品平均单价之和。
其公式如下:本月商品销售成本=月初结存品金额+月内收入商品金额-月内非商品销进价金额-月内结存商品金额库存数量加权平均法既符合先生先出精神,又具备加权平均法的优点。
百度百科——加权平均法
百度百科——库存数量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是原材料是按每个或每次进货的价钱不一样,单独计账。移动加权平衡法是每次购货的话 原材料单价=(原材料总金额+本次购入金额)/(原材料总数+本次购入总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 原材料单价=(原材料月初余额+本月购入金额)/(原材料月初数量+本月购入数量)先进先出法是原材料先买的按那个价格,先出货,计价就可以了。在百度上搜 一下“原材料的计价方法”,应该有详细的说明。
本文来自作者[天真]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95%86%E5%93%81%E9%94%80%E5%94%AE%E6%88%90%E6%9C%AC%E7%9A%84%E5%8A%A0%E6%9D%83%E5%B9%B3%E5%9D%87%E6%B3%95%E6%80%8E%E4%B9%88%E8%AE%A1%E7%AE%97%EF%BC%9F.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天真”!
希望本篇文章《商品销售成本的加权平均法怎么计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加权平均法又称“综合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一个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存货的加权平均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