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转动方式: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1、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2、地球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是一年。地球在公转的时候,地轴是倾斜的,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转轴倾角与季节
轨道倾角的存在使得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周期性地变化,其周期为一个回归年,时长为365.24219个平太阳日(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也随之变化,进而使得这些地区一日之内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发生变化,导致季节变化。
当北极点相对于南极点离太阳更近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高度角较大,为夏半年;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高度角较小,为冬半年;反之亦然。
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太阳总是从东南方向升起,向西南方向落下;在南温带,太阳则是从东北方向升起,向西北方向落下。
其实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本身基础知识不难,就是题目的变化多,除了要掌握以下的一些基础知识外,要学会看图(侧视图、俯视图),做题的时候要多总结,很多题目其实是大同小异的。
地球的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有时候很多题目会直接给出箭头,你就根据这个判断是北极上空还是南极上空)
(2)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0之外,其他地区都是15°/h,线速度是从赤道向两级递减。
(3)周期:真正周期是恒星日23h56'4'',常用周期太阳日是24h。(一般会用到观测同一颗恒心,第二天要想在同一位置观测到时间要推迟3'56'')
(4)意义:昼夜交替(昼弧和夜弧的判断,昼夜长短的计算、白昼和黑夜的判断,)、地方时、时区和区时的计算,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的计算),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地转偏向力在判断风向和河流的侵蚀,洋流的流向等)
二、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真正周期是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常用周期是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主要是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不同位置全球的昼夜状况(二至二分日),黄赤交角的变化
(4)速度:7月初远日点慢,1月初近日点快(主要用来解释为什么寒假没有暑假长 )
(5)意义: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根据太阳直射点确定,一般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是昼长夜短,相反的半球是昼短夜长,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还有关于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的极昼和极夜往往是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切入点,一般而言,哪个维度是极昼的边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就等于90°减去极昼边界的纬度。设计根据晨昏圈判断季节和计算时间,需要做题)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主要是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其实就等于90°减去折射点的纬度与所求点的纬度的差值。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规律,比如我通过计算发现,从赤道到北回归线,冬至日和夏至日时候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值越大,而且差值等于两倍的太阳直射的纬度数;在北回归线到北极圈(包括北极圈)之间,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等于46°52′;从北极圈到北极点,冬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值越往极点差值越小,最小的是223°26′(极点地区),知道这个规律做很多判断两地的纬度差的时候可以节约很多时间。这(是我自己算出来的,你可以自己验证一下)。
基本上就是这些东西翻来覆去的考试,很多时候是综合起来的,但是基本上都是从基础知识出发,我写的忙,可能有很多细节没注意到,您自己把书翻开把知识点整理出来,练练题目就好,如果实在是困难,也可以放弃的,毕竟高考的时候最多两个选择题,您还不如多花时间在你拿手的上面,争取那些会的都不要做错,就可以啦!祝您成功!!
(5)
本文来自作者[益国龙]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9C%B0%E7%90%83%E6%98%AF%E6%80%8E%E4%B9%88%E8%BD%AC%E5%8A%A8%E7%9A%8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益国龙”!
希望本篇文章《地球是怎么转动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地球的转动方式:地球自转、地球公转。1、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自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