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的住院人群是以产妇及新生儿为主,是一组特殊的人群,大部分的产妇是身体健康无原发病的青年妇女,但同时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而新生儿免疫力低下,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
1.感染的相关因素
1.1 产妇方面
1.1.1 自身因素 (1)妇女妊娠晚期及临产后生殖道原有的生理防御机制被破坏,如阴道的自净作用,宫颈黏液栓等。(2)分娩过程中能量大量消耗、失血,以及产程中产妇的焦虑情绪,产后的大量出汗、体质虚弱,使产妇的抵抗力下降,细菌感染的机会增多。
1.1.2 外界因素 (1)频繁的侵入性操作,如:肛查、阴道检查、人工破膜、导尿等。(2)分娩助产操作:会阴切开、产钳、剖宫产等。(3)产后休养方式不得当,如紧闭门窗,忌刷牙洗头,饮食多荤少素,易造成营养失衡,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探视人员过多等均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1.2 新生儿方面 新生儿感染往往来自产前、产时和产后。产前多为宫内感染。母体内的肝炎、风疹等病毒通过血液循环直接进入胎儿体内,这也叫母婴垂直传播:产时感染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了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多为大肠杆菌感染:产后感染多来源于外界环境、医护人员以及家人之手。
2.预防措施
2.1 加强产科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学习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是护理工作中预防医院感染的指导性工具书。通过学习可增强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拓宽护理学知识面,提高护理质量。
2.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侵入性操作是产科感染的危险因素。据有关调查显示,产科感染中泌尿系统感染居第一位,占53%[1],侧切口感染为10%~17%.因此应熟练掌握导尿技术及加强导尿管的护理,对会阴切口要做适当的处理,注意局部清洁消毒,减少出血和血肿形成,消除死腔是关键[2]。做好侧切切口的护理,每日用碘伏消毒液消毒外阴2次,预防感染。
2.3 加强母婴同室病区环境管理 严格规范清洁区、污染区的范围,病区陈设统一,保持室内的清洁和空气新鲜,定期空气消毒,定时开窗通风,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病床湿式清扫,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拖拭1遍,污染的卧具及时更换。据有关资料显示,患者用过的24 h床铺上可检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因此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舒适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每月对母婴同室病房的空气、物体表面进行细菌培养,以保证母婴同室病房管理工作规范有效。
2.4 做好健康宣教,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 解除产妇紧张、焦虑心理,提高产妇自信心,鼓励产妇进食高热量饮食,减少产妇体力消耗,改善不良的休养方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后刷牙漱口,及时沐浴更衣,勤换内衣裤,保持外阴部清洁,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以利恶露流出和子宫复旧,合理饮食,增强产妇抵抗力。
2.5 加强手部清洁,减少交叉感染(外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以接触感染为主,而医护人员的手是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因此医护人员洗手最易取得良好的预防感染的效果。洗手的原则是进行一次检查或处置均应洗手一次。
医院感染与护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理工作始终贯穿于预防感染的各个环节。因此预防感染是一项重要的护理目标。它要求严格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医护人员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产科感染的预防也是如此。产科的护理直接针对与产妇密切接触的一切环境和大部分治疗措施。许多护理技术操作如导尿、清洁、消毒、灭菌、隔离技术等都是控制感染中的护理技术,所以护理单元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感染不仅增加了产妇的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从经济的角度来说降低了病床周转率,影响了经济效益。因此预防感染是保证产科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哪些情况下不能顺产
哪些情况下不能顺产 ,虽说顺产是宝宝的健康都最好的分娩方式,但并不是所有准妈妈都适合顺产的,能不能顺产是需要满足一些条件的,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哪些情况下不能顺产 ,希望对你有用!
哪些情况下不能顺产1胎位异常:
一般指妊振30周后,胎儿在子宫体内的位置不正,较长见于腹壁松弛的孕妈咪和经产妇。胎位异常包括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等。以臀位多见,而横位对孕妈咪和胎宝宝的危害最严重。胎位异常导致继发宫缩乏力,使产程延长,常需手术助产,容易发生软产道损伤,增加产后出血及感染机会,若胎头长时间压迫软产道,可发生缺血坏死脱落,形成生殖道瘘。发生梗阻性难产,若不及时处理,造成子宫破裂,危及产妇生命。第二产程延长和手术助产机会增多,由于胎宝宝头部受压过久,可引起颅内出血、新生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宝宝面部受压变形,颜面皮肤青紫、肿胀,尤以口唇为著,从而影响吸吮,严重时可发生喉头水肿影响吞咽及呼吸。
孕妈咪骨盆狭窄或倾斜:
骨盆狭窄或倾斜就是骨盆径线过短或形态异常,致使骨盆腔小于胎先露部可通过的限度,阻碍胎先露部下降,从而影响产程顺利进展。若为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容易发生胎位异常,常引起继发性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或停滞。若为中骨盆平面狭窄,影响胎头内旋转,胎头长时间嵌顿于产道内,压迫软组织引起局部缺血、水肿、坏死、脱落,于产后形成生殖道瘘;胎膜早破及手术助产增加感染机会。严重性梗阻性难产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先兆子宫破裂,甚至子宫破裂,危及产妇生命。对宝宝而言,导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因产程延长、胎头受压、缺血缺氧容易发生颅内出血;产道狭窄,手术助产机会增多,以发生新生儿产伤及感染。
哪些情况下不能顺产21、骨盆狭窄或倾斜
若为骨盆入口平面狭窄,易发生胎位异常,常引起继发性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或停滞。若为中骨盆平面狭窄,容易发生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胎头长时间嵌顿于产道内,压迫软组织引起局部缺血、水肿、坏死、脱落,于产后形成生殖道瘘。严重性梗阻性难产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先兆子宫破裂,甚至子宫破裂,危及产妇生命。
2、妊娠合并心脏病
产科严重的合并症,目前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病率0.5~1.5%。
常见病症:临床上以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多见,尚有先天性、妊高征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等。
3、妊娠期重症肝炎
妊娠期重症肝炎的症状有食欲减退、厌油、频繁呕吐、腹胀,继而出现乏力、皮肤黄染、尿色深黄、消化道出血、腹水、神智淡漠、嗜睡等。
妊娠晚期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重症率及死亡率较非孕妇女高。有资料报道,重症肝炎的发病率为非孕妇女的66倍。在肝功能衰竭基础上,以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大出血、消化道出血、感染等为诱因,最终导致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受体内胎盘激素等的影响,妊娠期甲状腺处于相对活跃状态。妊娠的最初3个月甲亢可能会加重,在孕前接受甲状腺药物治疗者,此期间病情可能缓解。产后免疫抑制解除,部分患者出现免疫反跳,甲亢病情会一时性加重甲亢控制不当的孕妇,如分娩或手术时的应激、疼痛刺激、精神心理压力。
妊娠37~38周入院监护,并决定分娩方式。除有产科因素外,应尽量经阴道分娩。临产后给予精神安慰,减轻疼痛;吸氧,注意补充能量,缩短第二产程。病情重者需手术助产。无论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均应预防感染,预防发生并发症,注意产后出血及甲状腺危象。
5、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为正常妇女的3~5倍。孕妇抵抗力下降,易合并感染,以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羊水过多发生率比正常孕妇多10倍。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难产、产道损伤、手术产的几率增高。产程延长易发生产后出血。
妊娠合并糖尿病不是剖宫产指征,有巨大儿、胎盘功能不良、胎位异常或其他产科指征者,应行剖宫产。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者,多需提前终止妊娠,常选择剖宫产。对于病情控制好,宫颈条件成熟者,还是建议采取自然分娩。
6、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妊娠特有的疾病,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在分娩后即随之消失。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还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脑出血、妊高症心脏病、胎盘早剥、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等。
7、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对妊娠的影响主要是出血。孕妇屏气可诱发颅内出血,产道裂伤出血及血肿形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患者妊娠时,自然流产和母婴死亡率均高于正常孕妇。
原则上以阴道分娩为主,但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都因密切关注产妇是否发生大出血及预防产后大出血。新生宝宝出生后,应立即抽脐带血检测血小板数量,以确定宝宝是否需要治疗。
8、胎位异常
胎位异常导致继发宫缩乏力,使产程延长,常需手术助产,容易发生软产道损伤,增加产后出血及感染机会,若胎头长时间压迫软产道,可发生缺血坏死脱落,形成生殖道瘘。发生梗阻性难产,若不及时处理,造成子宫破裂,危及产妇生命。
本文来自作者[海莲]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A6%87%E4%BA%A7%E7%A7%91%E6%8A%A4%E7%90%86%E6%8C%87%E5%AF%BC%EF%BC%9A%E4%BA%A7%E7%A7%91%E6%84%9F%E6%9F%93%E7%9A%84%E9%A2%84%E9%98%B2%E5%8F%8A%E6%8A%A4%E7%90%8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海莲”!
希望本篇文章《妇产科护理指导:产科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产科的住院人群是以产妇及新生儿为主,是一组特殊的人群,大部分的产妇是身体健康无原发病的青年妇女,但同时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而新生儿免疫力低下,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