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得了疾病,不仅健康受威胁,还会使患者烦躁不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患者除了要尽早就医治疗,还会去寻医问药,避免病情加剧。那么药物有什么知识要了解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安全合理的用药知识,。
安全合理的用药知识
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剂量、时间准确用药。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并且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用药了。
要做到安全合理选用药品,首先应当确诊患者得的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患者自我感觉就随便用药。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就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皁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
其实,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医师常常讲的“首选药”和“二线药”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止痛药有许多种类,对于一般感冒、头痛、关节痛、神经性疼痛以及妇女的经期腹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芬必得、散利痛、阿司匹林等其中的任何一种;对于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可选用颠茄、阿托品等其中的任何一种。但如果将前一类止痛药用于治疗腹痛,不但无效,反而有害。反之,用后一类药治疗头痛、关节痛、月经期腹痛同样无效。
另外,有人认为价钱贵的药就是好药,其实不然。因为药物的价格是由其本身的来源、成本、生产的产量以及生产的厂家来决定的,合资药厂生产的药就比国内药厂生产的贵,进口药就更贵了。贵不等于好,关键在于要对症。
安全合理用药的适当做法
1.适当的药物。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在同类药物中,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在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情况下,还必须注意适当的合并用药。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不要凭自我感觉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3.适当的时间。根据药物在体内作用的规律,设计给药时间和间隔。最合理的给药方案是设计出适当的剂量和间隔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 *** 。
4.适当的途径。是指综合考虑用药的目的、药物性质、病人身体状况以及安全经济、简便等因素。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适合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出现,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如治疗结核病要打持久战,至少需要服药半年以上,而治疗痢疾则需速战速决,一般采用3~5天疗法。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地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不安全合理用药的现象
1、“老毛病”现象。有的人自我感觉不适,或“老毛病”复发,凭经验自行购药。这种做法有可能因反复使用某种药,而产生药源性疾病。看起来相似的疾病,其实并不是完全一样。反复使用一种药,也容易产生耐药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随意增减药物用量。有些病人不能按时定量,疗程不分长短,漏服、乱服现象经常出现。主要原因表现在病情稍有好转就停药;工作忙忘记服药;治病心切急于求成乱服药,加大剂量或频繁更换品种。这种不规范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极易导致耐药菌种增多和产生二重感染等。
3、模仿他人用药。有的病人看到别人吃某种药,感觉症状相似,自己也跟着吃。这种用药方式,忽视了同类病人的个体差异性。如常见的细菌性肺炎,不仅症状不同,而且病因也不同,有的可能是金**葡萄球菌引起,有的可能是绿脓杆菌引起。在病因不清、不同的情况下,模仿用药等于无的放矢,轻则无效,重则延误病情。
4、多药并用。不少人有这种心态,对一时难以确诊的疾病,会盲目采用多药并用打歼灭战,这是很危险的。药物配伍得当,可以增加协同效果,若配伍不当,药物的副作用就会显现出来,相互拮抗,欲速则不达。临床上,一般一种药物能够解决的疾病,最好不用两种。药品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只是多和少的问题。
猜你喜欢:
用药安全知识200字
生病要服药,但吃什么药,什么时候吃,该怎么服用,都是很有讲究的。有些人不在规定时间内服药,当他们想起来时才服药,有些人用牛奶或茶服药。甚至有一则新闻,一名心血管患者在睡觉前服用了降压药,夜间睡眠血压下降导致突出心脑血管意外。由此可见,错误的吃药习惯,不仅会药效的发挥,还可能危害身体健康。安全用药,我们到底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合理用药是建立系统的药物和疾病知识基础上,为患者选择有效、安全、经济的药物并按照正确的方法服用。安全用药,必须牢记以下六点:
1、遵循医嘱服药,不盲目用药,不随意停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及实际情况,选择最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疾病。即使患者自我感觉很严重,也不要随意加大药物剂量,轻则加重病情,重则危及生命;即使病情出现好转,也不要擅自减少药物用量和用药频次。
2、认识到医药广告的误导性,不盲目听信;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铺天盖地的医疗广告,广告常常容易夸大疗效,作为消费者不可盲目听信广告宣传随意服药,非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因为错误用药致使病情恶化。
3、治病选药看疗效,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在医药上,并非一分钱一分货,药物的疗效和价格并不成正比。药物价格高并不完全代表就能药到病除,药物的好坏应从药物作用、适用症、毒副作用等多方面去衡量,疗效确切、安全稳定、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药就是好药。
4、中药也有副作用,别乱吃;但凡药物都有两重性,能帮助治疗疾病的同时,又有毒副作用,重要也不例外。中药看似纯天然无害,很多人常常把中药当补药服用,专家指出滥用中药不仅不能治病,还会损害身体。
5、服药前看说明书;药物说明书记载了药物的适应症、有效成分、不良反应、禁忌及正确保存方法,服药前应该仔细通读,看清用法用量、了解功能主治,才能对症下药,保证安全服用。
6、定期整理药箱,及时清理过期药品。家庭药箱要定期整理,一旦发现药品过期要及时清理丢弃,服用过期药物不但不能治病,还可能贻误病情,损害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用药药品安全知识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本文来自作者[绮风]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AE%89%E5%85%A8%E5%90%88%E7%90%86%E7%94%A8%E8%8D%AF%E7%9F%A5%E8%AF%86%E5%8C%85%E5%90%AB%E4%BB%80%E4%B9%8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绮风”!
希望本篇文章《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包含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人一得了疾病,不仅健康受威胁,还会使患者烦躁不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患者除了要尽早就医治疗,还会去寻医问药,避免病情加剧。那么药物有什么知识要了解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