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发芽一定需要水
1、种子发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空气、
水分
和
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的过程是:种子吸水(膨胀),种皮胀裂,长出(幼根),再长出(幼芽)。
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①水。种子必须吸收足够的水分才能启动一系列酶的活动,开始萌发。②温度。各类种子的萌发一般都有最低、最适和最高3个基点温度。温带植物种子萌发,要求的温度范围比热带的低。③氧。种子吸水后呼吸作用增强,需氧量加大。一般作物种子要求其周围空气中含氧量在10%以上才能正常萌发。④光。
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2课,包含课程标准里“5~6年级学生能基于所学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的学段目标。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整理分析实验信息。教材要求针对前一课所设计的实验结果进行交流研讨。主要通过表格的形式收集实验信息,共同交流分析,引导学生从多组数据中分析结果。第二部分,交流实验信息。要求学生汇报实验并认真倾听。引导学生学习用实验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如果发现实验结果和预测的不一样,还要反思实验的过程,或是对先前的预测进行质疑。最后在全班汇报和讨论的基础上,对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做出一个肯定的结论。第三部分,移植绿豆芽。
为常规课,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为对实验信息的整理分析。采用的方式是先对各小组的土壤实验进行信息的分析总结,然后再对其他的因素进行信息的汇报,师生共同发表看法,在追问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
? 比如这个小组(阳光),得出的数据如下,我的追问是有阳光和无阳光的条件下,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对于没有发芽的两颗和一颗,你怎么解释?(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实验中的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对一组数据不能够说明问题,需要多组数据)
比如这个小组,他们的语言表达就不太清楚
刚才他们做的实验,发现他们实验的所表达的不充足的空气发芽的速度更快,追问是上盖了一层膜,但是杯子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空间能保证空气不充足吗?学生由此也想做进一步的研究。
做温度实验的三个小组常温和低温情况下,绿豆种子都发芽了,我们对此也表示很好奇,决定继续再探究一下。
这节课后,将各小组的土壤的种子被收集在一起,放在统一的地方,让绿豆芽继续生长,以研究作为第三课的研究材料。
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需要学生的参与。这节课我也很满意,我这样的教学方式挺好的,第一课共同来研究与土壤的关系,做实验,然后布置与其他因素关系的实验设计,作为课后作业;在第二课进行实验设计的点评,小组开展实验,学生在课后将实验的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本文来自作者[静芙]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B0%8F%E5%AD%A6%E4%BA%94%E5%B9%B4%E7%BA%A7%E4%B8%8A%E7%A7%91%E5%AD%A6%E7%A7%8D%E5%AD%90%E5%8F%91%E8%8A%BD%E9%9C%80%E8%A6%81%E6%B0%B4%E5%90%97%E5%AE%9E%E9%AA%8C%E6%95%99%E6%A1%8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静芙”!
希望本篇文章《小学五年级上科学种子发芽需要水吗实验教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种子的发芽一定需要水1、种子发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2、种子发芽的过程是:种子吸水(膨胀),种皮胀裂,长出(幼根),再长出(幼芽)。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