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个学期到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会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学校更多的新知识,那么一个出色的教师肯定也会需要一份出色的教案设计,以下是我为您整理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教学设想:
《小蝌蚪找妈妈》选自新修订的部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这是一篇童话,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图文结合。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我注意了下面几点:
1、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中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在学完每幅画之后,让学生表演有关内容,这样激发课堂氛围,加深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3、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大胆运用心灵换位新教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2、引导学生理解“迎”、“追”、“跟”的动作。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2、引导学生理解“迎”、“追”、“跟”的动作。
教具准备:多煤体课件、自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引用谜语,激趣导入。
1、师:圆圆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后是庄稼的好朋友。(小蝌蚪)
2、引出课题:今天啊,小蝌蚪的妈妈不见了,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找妈妈,好吗?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放第一自然段录音。(出示第一幅图)
(1)师:咦,小蝌蚪在干什么?(在池塘里快活的游来游去)(提问法)
(2)师: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引导观察)
(3)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
2、操作出现第二幅图
部编版二上《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2)
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手抄报如图所示: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小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到池塘中来游水。
小蝌蚪看见小鸭子跟着妈妈在水里划来划去,就想起自己的妈妈来了。小蝌蚪你问我,我问你,可是谁也不知道。“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他们一起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请您告诉我们,我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呀?”
鸭妈妈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你们自己去找找吧。”小蝌蚪游哇游,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你们到那边去找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他们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大乌龟划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大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穿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嘴巴宽又大,正在“呱呱呱”的唱歌。
小蝌蚪游过去,问道:“请问您是我们的妈妈吗?”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呀,你们已经长成小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介绍:
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社语文一年级下册第34课以及2017版二年级上册第1课的课文,作者是方惠珍、盛璐德;由陶岚琴朗读(部编版的课文录音朗读者改为陈亮、梓君、左小群)。曾被改编成同名动画片。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复习巩固。
1、去掉拼音读生字。
2、全班齐读1、2自然段。
二、朗读感悟。
1、学习第3自然段。
(1)小声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
(2)观察小蝌蚪前腿的位置。
贴出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的`图。
演示:追上去。
(3)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妈妈什么心情?(高兴。)他们怎么叫的?谁试着读一读。
(4)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那为什么叫它妈妈?
(5)乌龟怎样回答小蝌蚪的?(笑着说。)
(6)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过渡:小蝌蚪知道妈妈长得什么样,他们又继续往前找,这回找到妈妈没有?我们学习第4自然段。
2、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这段,并找出问题的答案。
(2)指名汇报。
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终于找到了青蛙妈妈,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从它的话里,你们知道了什么?
(3)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
过渡:妈妈见到自己的孩子,又会怎样呢?我们齐读第五自然段。
3、学习第五段。
(1)指图问:我们现在应该叫它们什么呢?
(小青蛙)
(2)追问:小青蛙怎样到了荷叶上?用了哪些动词?
(蹬、跳、蹦)
(3小蝌蚪找到了妈妈,他们要做些什么呢?
(跟妈妈一起捉害虫。)
(4)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向小蝌蚪学习什么?
做事不灰心,坚持到底,直到取得成功。
4、朗读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总结:
你们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开始是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不久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最后尾巴不见了,就变成了青蛙。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一定要保护他们。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龟”、“忙”、“披”、“短”,全班齐读。
2、你会记哪个字?是怎么记的?它在田字格里是怎么摆的?
3、教师范写。
4、学生自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优秀作品展示。
6、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看看自己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把没写好的再写一写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中先长什么,后长什么,说一说。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乌龟 绿衣裳、头顶上有大大的眼睛
青蛙 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两只大眼睛
本文来自作者[笪宇航]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B0%8F%E5%AD%A6%E8%AF%AD%E6%96%87%E4%BA%8C%E5%B9%B4%E7%BA%A7%E4%B8%8A%E5%86%8C%E7%AC%AC%E4%B8%80%E8%AF%BE%E3%80%8A%E5%B0%8F%E8%9D%8C%E8%9A%AA%E6%89%BE%E5%A6%88%E5%A6%88%E3%80%8B%E6%95%99%E6%A1%8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笪宇航”!
希望本篇文章《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新的一个学期到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会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学校更多的新知识,那么一个出色的教师肯定也会需要一份出色的教案设计,以下是我为您整理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