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业三原则即银行应遵循了解客户原则、了解业务原则和尽职尽责原则。
1、了解客户原则是指银行应了解企业客户的业务范围、规模和发展方向,即控制各项业务的客户准入,从源头上防范融资风险。
2、了解业务原则是指本行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产品和市场情况,加强对业务信息的审查,严格审查业务背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3、尽职调查原则是指本行按照内部控制制度和操作程序的要求,对特定业务和凭证进行全面、完整的真实性审计。充分验证“了解业务”和“了解客户”两个阶段的信息是关键。
4、目前,银行普遍贯彻会展业三大原则,完善内控制度和业务流程设计,加强部门分工协作,加强贷后管理,在业务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方面更加谨慎和严格。同时,为适应原则监管的要求,外汇管理部门也在从完善法规建设,优化核查检查手段等方面探索和完善管理办法。
关于金融监管原则
1、金融监管原则是指政府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内部监管机构在金融监管活动中应始终遵循的价值追求和最低行为准则。金融监管原则各国金融监管机构遵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7年9月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中确定的几项基本原则,并将其应用于所有金融监管。
2、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银行业监管机构及其从事管理和监督的人员有明确的职责和目标。原则上,金融监管享有运营自主权和充足的资源。金融监管原则上负有依法对银行进行监督管理的责任,受法律保护,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预。
3、法律监督和严格执法的原则。法律监督原则(又称合法性原则)和严格执法原则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共同遵守的原则。金融监管原则、金融监管主体、监管权限和监管措施由金融监管条例和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监督活动应当依法进行,保持监督的严肃性、权威性、强制性和一致性。
4、公平、公开和公正原则。金融监管原则无论哪种金融机构必须在统一标准下进行公平竞争,金融监管部门都必须公平执法,提高监管透明度。金融监管原则平等对待金融市场的所有参与者。只有监管部门公平、公正、公开地实施监管,金融监管原则才能有效地规范金融机构的市场行为,保证金融市场的良好有序运行。
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1、竞争、效率的原则。西方经济学界认为,在金融领域内最理想的境界就是要达到“自由竞争”。只有这样,金融机构才能提高效率,才能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才能促进经济与金融的健康发展。根据这一原则,应当有新金融机构可以不断地进人金融领域,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效率不高的金融机构就应该不断地被淘汰,退出金融领域。
2、安全、稳健的原则。金融业在开展竞争的同时,还要遵循稳健经营与安全性原则。要保障商业银行经首的安全与稳健,在相当程度上要限制他们之间的过度竞争,就要对他们的一些业务活动加以限制。因为他们之间的竞争往往是一些银行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西方金融监管当局制定的许多金融监管措施中,很多都是带有预防与谨慎稳妥性质的,只要按照这些监管措施的要求去做,就能够减少业务风险,经营管理就会稳健安全,倒闭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3、规模适度的原则。从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任何经济领域中,经济单位或实体都存在着一个“合理规模”的问题。所谓“最合理规模”就是在这样一个规模下,每单位的产出成本最低,而获得的利润最大。低于或超过这个规模,单位产品的成本就会提高,利润也会下降。金融机构也是企业,因此必须要具有适度规模。如果金融机构规模过小,则不利于它开展竞争;如果金融机构规模过大,往往又会导致垄断。金融机构处于最合理规模经曹状态时,它的管理费用最低,盈利最大,向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也会“质优价廉”。
本文来自作者[春泉润]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5%B1%95%E4%B8%9A%E4%B8%89%E5%8E%9F%E5%88%9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春泉润”!
希望本篇文章《展业三原则》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展业三原则即银行应遵循了解客户原则、了解业务原则和尽职尽责原则。1、了解客户原则是指银行应了解企业客户的业务范围、规模和发展方向,即控制各项业务的客户准入,从源头上防范融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