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吴晗是著名的 。 (2)文章的标题揭示的是 。 (3)“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句语出 ,其中“*”的意思是 ,“移”的意思是 ,“屈”的意思的是 。 (4)第一段文字作用是 。 (5)第二段文字通过引用古语来 。 (6)第三段主要从 的角度指出 ,从论据的角度考虑,是 论据。 (7)第四段中 一句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8)五、六两段的表达式分别是 、 。 (9)“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指代 ,用的是 手法。 (10)五、六两段印证了孟子的话 ,进而证明 。 (11)第七段写了 的事实,从 的角度证明论点。 (12)从论证方法上看,七段先 ,后 ,接着用八段这一 段加以小结。 (13)用横线划出“贫贱不能移”中“移”的后果。 (14)九段中对闻一多之例的叙述采用了 的记述顺序,是为了突出 。 (15)九段先叙述 的事实,再 ,使说理充分。 (16)闻一多的事例印证了 。 (17)五到九段列举的三个事例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18)末段是对全文的 ,主要阐述了 。 (19)这篇文章有着一般议论文的结构,即 , , 。 (20)就整个文章来看,以 的表达方式为主,也穿插了 ,主要是为了 答案8.(1)历史学家;(2)文章论题 (3)《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迷惑;改变;屈服 (4)提出中心论点 (5)阐释“骨气”的含义 (6)历史;有骨气是中国人的传统;事实 (7)“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例” (8)记叙;议论 (9)史册;借代 (10)富贵不能*;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11)古代穷人饿死不吃嗟来之食;贫穷不能移 (12)摆事实,讲道理;议论 (13)显然;他不会……替他办事 (14)倒叙;闻一多不畏强暴的光荣结局 (15)闻一多怒对敌人的暗杀;引毛泽东的评价 (16)威武不能屈 (17)不能。这三个事例依次论证了孟子的三句话 (18)总结;无产阶级所谓骨气的具体表现 (19)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 20.议论,记叙;为议论服务。
谈骨气?
原文: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
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拓展资料:
吴晗(1909年8月11日-1969年10月17日),原名吴春晗,字伯辰,笔名语轩、酉生等,浙江义乌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其所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被当权者残酷批斗,最后不得已在狱中自杀,家破人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其冤案才得以平反昭雪。
本文来自作者[凌晴]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6%80%A5%E6%B1%82%E3%80%8A%E8%B0%88%E9%AA%A8%E6%B0%94%E3%80%8B%E9%98%85%E8%AF%BB%E9%A2%98%E5%8F%8A%E7%AD%94%E6%A1%8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凌晴”!
希望本篇文章《急求《谈骨气》阅读题及答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作者吴晗是著名的 。 (2)文章的标题揭示的是 。 (3)“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句语出 ,其中“*”的意思是 ,“移”的意思是 ,“屈”的意思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