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感知
1.故宫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2.为了清楚地说明故宫的特征,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由外入内,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从南到北,以中间带两边地说明,井然有序。
二.文章结构:总分总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第一部分1段概括说明故宫位置,历史和在古代宫殿建筑中的地位。1.故宫的地理位置、名称、在建筑群种群中的地位、历史沿革。
第二部分第一层2段大笔勾勒故宫的整体布局,指出故宫的特点。2. 故宫的整体布局及特点: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独特风格。
第二部分第二层3~10段介绍前朝三大殿的结构及功用。3.午门内外 4.三大殿概说(台基)5.太和殿外观6.太和殿内景 7. 介绍三大殿建筑位置——中轴线 8.太和殿的用途 9. 中和殿的位置、概貌、用途 10.保和殿位置、用途
第二部分第三层11~14段略写“后三宫”的用途及特点。11.小广场(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地带)12.乾清宫的 用途 13.交泰殿位置、坤宁宫的位置、用途 14.后三宫的装饰特点
第二部分第四层15段介绍御花园的面积、布局和环境气氛。15.介绍后三宫往北的御花园
第二部分2~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16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16.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首尾呼应
1、说明顺序合理: 作者以南面的午门为中心,依次介绍了前三殿、后三宫、养心殿、御花园等主要建筑,出神武门至景山作结。这样写,符合故宫建筑的本身序列。作者沿着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从中间到两侧,有重点地逐层介绍。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2、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 全文的结构,有分有合。文章的第2、16两个自然段,前后呼应地写了故宫的整体布局,外观概貌和建筑特点。文章的主体部分,又把故宫分成“前朝”和“内廷”两部分,依次介绍。“前朝”写台基一段,又是总写三大殿,然后再分写。写“内廷”时先写“后三宫”,再写东西六宫和御花园。在分与合之间,过渡自然。介绍“后三宫”后,又把“后三宫”和“前三殿”进行比较,总结说明了“后三宫”的建筑特点。写东西六宫时,也是先概括介绍,再分开说明。这样,有分有合,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又富于变化,读起来不感到单调乏味。
3、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全文以说明宫殿的建筑结构布局为主,说明历史沿革为辅;详写宫殿状貌,略写其中的文物;详写重点宫殿,略写其他宫殿;“前朝”详写太和殿,“内廷”详写养心殿。在介绍这两座宫殿时,又各有侧重点:太和殿,着重介绍外观色彩的辉煌壮丽,内部装饰的庄严雄伟;养心殿,则着重介绍封建帝、后在这里进行的统治活动。这样,使读者对故宫的全貌有所了解,对它的主要特征又能得深刻的印象。
4、说明方法恰当多样: 文章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在说明故宫建筑群的规模时,用了一些具体数字来说明:“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在说明太和殿的规模时也用了具体数字。在写“前朝”、“内廷”的建筑特点时,又用了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它们的异同。在写御花园时,又和苏州园林作比较。 文中,还适当运用了比喻,增强了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写“弯弯的金水河象一条玉带横贯东西”,写台基的排水管道,“下大雨的时候,水从龙头流出来,就象是千百条龙在喷水”,文中还把六岁的同治、四岁的光绪比作傀儡。
5、说明中穿插描写、记叙、议论、抒情: 文章在介绍故宫的建筑特点时,还适当地借助于描写。对金銮殿的外貌和内部布置都作了生动的描绘。这些描写,都突出了它的特征:太和殿的色彩突出了金黄(象征富贵)和大红(象征荣华),看上去富丽堂皇,衬上湛蓝的天,映着白玉石台基,真是鲜艳夺目,金碧辉煌,又照应了前面说的“形体壮丽”。它的内部装饰,重点描绘了“龙”,写了色彩、姿态,等等。
全文以参观故宫博物院为线索,记下了所见所闻:“从天安门往里走,……”“过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等。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合在描写、议论和说明中,表明了自己的爱憎感情。在写故宫的建筑结构时,流露出赞叹的感情:“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写慈禧的挥霍浪费时则饱含轻蔑的激情叙述、议论。结尾回望故宫时,作者充满了赞美之情。
课后练习
一、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边这个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图略)设题意图是通过直观再现课文所介绍的故宫的主体布局,帮助学生去繁就简地把握课文内容,并能初步认识到课文里采用的说明顺序。
填图可要求在预习课文时完成。上课时,可在简略介绍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后,让学生说说本文采用了什么顺序。学生只要回答出“由南向北”即可。至于“总说和分说相结合”这一点,可以在讲课过程中结合练习第二题介绍给学生。
二、仔细阅读文中介绍太和殿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设题意图是抓住文章的重点,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并进入更深思考。
1.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梁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2.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三、查找有关和资料,更详细地了解故宫的建筑及布局,然后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更多了解故宫,并锻炼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
可以试着以三大殿为中心分别介绍三大殿前后左右的建筑,也可以按不同的功用将故宫里的建筑分成几组逐次介绍。
故宫解说词的文稿给你撰写此类稿件带来什么启发
故宫解说词都有:
1、故宫又名紫禁城,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峻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成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2、现在我们在的位置是在故宫的门口,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二十四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现为‘故宫博物院’。
3、你看,故宫西路主要包括养心殿和西六宫,内测为永寿宫、翊清宫、诸秀宫,外侧为太极殿、长春殿、咸福宫等。这里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区之一,其中养心殿从雍正至清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慈禧太后曾居住于诸秀宫和长春之宫。
4、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堪称当今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很多人慕名来到故宫,就是为了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与帝王的奢华。
5、大家看,这就是午门。也是紫禁城的正门。午门的名字跟十二地支,有着很大的关系,并且它凹字型的建筑风格,是中国的阴阳文化与皇权结合的体现。在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解说词,解说词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所讲述的内容以及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那么你有了解过解说词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宫解说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故宫解说词 篇1
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故宫。大家还记得我吗?对,我就是上次带大家去颐和园和兵马俑的金牌小导游—董祎晨。来到故宫大家肯定都会去太和殿保和殿,这种皇权集中的地方游览。但今天呢,我们要另辟蹊径,去看一下故宫里面文化气息最浓郁的地方。
大家看,这就是午门。也是紫禁城的正门。午门的名字跟十二地支,有着很大的关系,并且它凹字型的建筑风格,是中国的阴阳文化与皇权结合的体现。
过了午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呢就是故宫里面唯一的河流,它从故宫的西北方向流来,在罗经天盘中,西北方向属于乾位代表天,所以呀这条河流就叫做金水河。河上的那五座石桥代表的则是天下人都恪守精神法则—三纲五常。
来,大家接着跟我走。看,这就是故宫里面最大的石头——云龙阶石,它有二百多吨重。上面刻画着九五之尊,九五这组数字,正是来自于咱们的《周易》。
大家看见那座巫山了吗?景山。就是当年崇祯皇帝上吊的地方。老北京城在东南西北中五个地方,都放置了一个镇物。景山呢就是中央那个镇物。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这几个地方都有了解。所以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两个小时后到午门集合,祝你们游览快乐!BYE!
故宫解说词 篇2
大家好,今天我来讲讲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是紫禁城,而且还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有600多年的历史,曾住过24位皇帝。
现在走进来,就到了三大殿,三大殿主要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殿也称金銮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屋顶是金**琉璃瓦,正面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雄伟壮丽。这里也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那个时候皇帝则端坐在宝座上,如何威严,你可以想象吆。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形状如亭子般,轮廓非常美,再往后面走,便来到保和殿,宝和殿是举行殿试的地方。三大殿在中轴线上,可以通向神武门,过程中经过正阳门、永定门一共有8公里。
我们继续走,是一个广场,分开了两个门,北面有乾清宫、交泰殿、昆明宫再往北便到了御花园。在这里可以欣赏一下,园内青翠的松、柏和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观,景色很美。
故宫现在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明清两代的皇家宫。这样一座庞大的建筑群,我说也说不完,希望大家细细参观,故宫博物院欢迎各国海内外游客!
故宫解说词 篇3
游客们:
大家好!
我是导游杨晓童,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游玩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故宫。
现在来介绍故宫里面的景色,故宫的宫殿建筑无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瞧瞧这儿舒服的龙椅,还是黄金做的,瞧瞧栋梁上的花纹,天花板上的精美图案保存的非常完好。如果你在龙椅旁边往下看,仿佛看见了一大批大臣跪在上面。
故宫还被称为殿宇之海,有整整999间半那么多。北京故宫气魄雄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置,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好了,故宫的介绍就告一段落,谢谢大家来参观中国的奇迹故宫。
故宫解说词 篇4
这里位于北京城中心,这就是城中之城,紫禁城又名故宫,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故宫的正门为午门,在故宫的南边,北边为神武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与西华门。从午门进去,正对面就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组成的金水桥,弯弯的内金水河横贯东西两边。
过了桥就是太和门,进了太和门就来到了紫禁城中心,也就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三层白石台基上,每层边上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着,四角与望柱下伸出上千个圆雕螭首。
来到太和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由斗拱、额坊、梁柱、圆柱、锁窗,朱漆门组成。一片雄伟壮丽的景象。
中和殿是亭子形大殿,轮廓优美,皇帝在大典时先在这里休息,后面是保和殿,雍正以后,这里是举行殿试的地方。
后面依次为乾清门、乾清宫、坤宁门、坤宁宫,后面的御花园虽不大,却如同苏州园林一般。
出了御花园及钦安殿,就来到了顺贞门,再往北走,走出神武门,就出了紫禁城。
故宫解说词 篇5
游客们:
大家好!
我叫朱芮娴,是大伙的导游,大伙可以叫我朱导。今天,我们要观光世界遗产————北京故宫。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那座耸立在台阶以上的三层建筑物就是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世界是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60年),厉时十四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历史很悠久,请细细观赏。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怎么样,很佩服吧!
我们接着看。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
本文来自作者[惊艳的康哥]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6%95%85%E5%AE%AB%E5%8D%9A%E7%89%A9%E9%99%A2%E7%9A%84%E6%96%87%E7%AB%A0%E5%88%86%E6%9E%9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惊艳的康哥”!
希望本篇文章《故宫博物院的文章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一.整体感知1.故宫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2.为了清楚地说明故宫的特征,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由外入内,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从南到北,以中间带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