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informationization)一词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日本的一些学术文献中,当时对“信息化”这一概念主要是从产业角度进行阐述和界定的。20世纪70年代,德国、欧共体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家及国际组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和发展的规划,这些规划都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重要一环。
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1ogy,简称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其带动之下,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从而带动了全球信息化建设的浪潮。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特别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IT在教育中应用的计划。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信息化”的提法开始出现,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了。政府的各种文件已经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
信息[xìn xī]:有目的地标记在通讯系统或计算机的输入上面的信号…(如电话号码的一个数字);音信消息。
出处:《三侠五义》:“听说智化求见,必是丈夫有了信息,连忙请进。”
白话释义:听到智化请求见面,肯定是丈夫有了音信,马上把他请进来。
例句:在如今的时代,想要传递信息,再简单不过了。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新闻[xīn wén]:新近听来的事。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宋时指有别于正式朝报的小报。
出处: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三折:“新闻到没有,闻得高丽国差铁肋金牙下战书来,单奈尉迟出马。”
白话释义:小报倒是没有,只听说高丽国派遣铁肋金牙来下战书,单奈尉迟亲自出马。
例句:最近关于这件事的新闻特别的多。
2、音信[yīn xìn]:信息;书信;消息。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
白话释义:白白的死了没有任何用处,不如暂时向曹操投降,等到打听到刘使君的信息,知道他现在在哪里之后,去投靠他。
例句:他走后杳无音信。
本文来自作者[水芙]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6%95%99%E8%82%B2%E4%BF%A1%E6%81%AF%E5%8C%96%E7%9A%84%E6%A6%82%E5%BF%B5%E6%BA%AF%E6%BA%9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水芙”!
希望本篇文章《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溯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信息化”(informationization)一词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日本的一些学术文献中,当时对“信息化”这一概念主要是从产业角度进行阐述和界定的。20世纪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