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因怕老婆而丢官、黩货无厌的地方官、猴子与皇帝
县令因怕老婆而丢官
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记载:太宗贞观年间,桂阳县令阮嵩的妻子阎氏是个超级醋坛子。阮嵩在外面和客人喝酒,叫了几个妓女唱歌逗乐。阎氏听说后,提着刀找了过去。客人一看,跑得精光,阮嵩躲到床底下,妓女们夺路逃散。州长官崔邈听说后,在给阮嵩作政绩考核时写下评语说:“老婆刚强,丈夫柔弱,连老婆都管不好,如何治理一县的百姓呢?老婆这么无礼,丈夫的才能在哪儿呢?评为下。”吏部见了评语,就免了阮嵩的官。
黩货无厌的地方官
唐五代时期孙光宪的笔记小说《北梦琐言》记载了这样一则趣事:简州刺史安重霸,贪得无厌。在百姓中,有一位年轻的油商,姓邓,善于下棋,他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一天,安重霸将这位邓油商找来一起下棋,但只让他站着下棋,不许他坐下。邓油商每布下一子后,安重霸立即让他退到西北窗下站着,等待自己盘算好棋路,才允许其布子。一整天不过只布下十几个子罢了。邓油商又累又饿,几乎到了不能承受的程度。第二天,安重霸又派人召见邓油商继续下棋。有人劝告邓油商说:“这个刺史喜爱受贿,他找你本来不是为了弈棋啊!你怎么不向他献上贿赂而求得脱身呢?”邓油商认为那人的话是对的,献给安重霸成色中等的金子十锭,这才得以免去站着弈棋之苦。
猴子与皇帝
宋人江休复在其笔记《醴泉笔录》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唐末昭宗李晔作为傀儡皇帝,时时得看大军阀朱温的眼色行事,于是昭宗就以豢养猴子逗猴子聊以度日。也许是因为昭宗身边都是朱温耳目,少有亲信,可怜的昭宗皇帝就把一只最喜欢的猴子当作心腹看待,给它穿上最鲜艳的衣服,甚至给这只猴子加官进爵,并赐其封号为“孙供奉”。
后来朱温看到时机成熟了,就杀害了唐昭宗和他的儿子哀帝李柷,自己做了皇帝,即后梁太祖。朱温在接见前朝臣子们以示尊荣时,竟然将此猴也当作贵宾牵引到自己身旁安位落座,这只颇通人性的猴子瞧见经常坐在龙椅上的主子爷换人了,立刻就从坐位上弹起,悲愤地扑向朱温,以剥夺其身上的龙袍,朱温大惊失色之下将此猴斩首示众。可叹唐昭宗李晔手下的多少文臣武将,气节竟不如这只猴。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事迹,趣事
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期间诞生了无数的人物和事件。而在这么多的人物事件当中自然不缺乏一些奇闻趣事。有道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中国历史上就有不少令人颠覆三观的冷知识,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是其中之一。
乾隆皇帝是一位很幸运的皇帝,在他小时候就被康熙皇帝看中,养在宫中,疼爱有加。雍正皇帝去世后,乾隆很顺利就继承了皇位,登基为帝,这点比雍正当年继承皇位来得顺利太多了。乾隆皇帝还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活了89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中国古代已经算是非常稀有的年龄了。此外,乾隆皇帝接任皇帝的时候,天下早已被他的父亲雍正皇帝治理的繁荣昌盛,所以乾隆这个皇帝做的还是比较舒服的,在位期间文治武功都颇有成就。除去晚年昏聩,乾隆皇帝的一生总体而言还是比较成功的。
不过,即便是乾隆这样一位比较完美的皇帝,他的身上也有一些瑕疵,比如乾隆皇帝生活奢侈,还比较好大喜功。乾隆皇帝的奢侈在清朝列帝中是比较出名的,甚至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比较出名的。而好大喜功方面,乾隆皇帝也是难以免俗,他在位期间为了追求功绩,发动了多次大规模战争,导致国力逐步下降。而乾隆皇帝的好大喜功还不仅限于军事方面,他在文化方面一样好大喜功。今天就来说一说乾隆皇帝在文化方面的一个令人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的文学水平实际上并不高,比起历史上的文学家们相去甚远,但是他平生就是喜欢舞文弄墨的,这其实也是好大喜功的一个表现。古代文人多喜欢给后世留下一些文章,诗歌这类的作品,乾隆皇帝也不例外,他不仅写诗,而且据说一生当中写了四万多首诗。当然这个数字很可能是被夸张了,不过乾隆诗歌多产是公认的,绝对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皇帝。
写了那么多诗,那么乾隆皇帝的诗歌水平究竟怎样呢?这个话题其实是比较尴尬的。一方面,乾隆皇帝为了体现自己有才学,会经常在诗歌中运用一些生僻字,可能在乾隆皇帝眼里这样做更会让人觉得他有学问。另一方面,乾隆皇帝写了那么多的诗,只有一首被选入当代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由此可见乾隆皇帝诗歌的水平着实让人难以恭维了。
乾隆皇帝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那首诗名为《飞雪》,内容如下: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千;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甚至有人说这首诗还不是乾隆皇帝一个人完成的,只有前三句是乾隆皇帝写的,最后一句是大臣看到乾隆皇帝语塞给他补上的。至于这首歌的水平如何,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这首诗极其简单,只有小学生水平,也有人认为这首诗看似简单,实则暗藏深意。不过,不管怎么说,乾隆皇帝为了追求多产而大肆写出这么多质量不高的诗歌,这实为一个颠覆众人三观之笑谈。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轶事典故有:
一、折叠葛巾漉酒:陶渊明正在酿酒。郡将前来探望。适值酒熟,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之后,仍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接待他。
二、折叠无弦琴:陶渊明有一张不加装饰的琴,这琴没有琴弦,每逢饮酒聚会的时候,便抚弄一番,来表达其中意趣。
三、折叠白衣送酒: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过了一会,陶渊明望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渊明当即小酌一番,大醉而归。
四、折叠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陶渊明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五、折叠量革履:陶渊明没有鞋子,王弘吩咐下的人帮他做鞋子。手下的人请示他陶渊明脚的大小,陶渊明便坐下来伸出脚让他们测量。
六、折叠颜公付酒钱:颜延之在当刘柳后军功曹这个官职时,曾经在寻阳和陶潜交情很好。后来颜延之在始安郡这个地方当官,在经过陶潜住的地方时,便天天去陶潜家。要走的时候,颜延之留下二万钱给陶潜,陶潜全部把钱送到酒家,以便以后去拿酒方便些。无论贵贱人等,去造访陶潜,他有酒的时候便设酒宴一起饮酒,如果陶潜先喝醉,他就跟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啦,你可以回去了。”他的真率性情就是这样。
七、折叠我醉欲眠卿可去:不论贵贱,只要有人拜访陶渊明,只要他有酒,就会和客人一起喝酒。陶渊明若先于客人醉了,就会对客人说:“我醉了想睡了,你离开吧。”渊明的率真就在此处。
本文来自作者[易槐]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6%9C%89%E5%93%AA%E4%BA%9B%E5%8F%A4%E4%BB%A3%E6%96%87%E4%BA%BA%E8%B6%A3%E4%BA%8B%EF%BC%9F.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易槐”!
希望本篇文章《有哪些古代文人趣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县令因怕老婆而丢官、黩货无厌的地方官、猴子与皇帝县令因怕老婆而丢官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记载:太宗贞观年间,桂阳县令阮嵩的妻子阎氏是个超级醋坛子。阮嵩在外面和客人喝酒,叫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