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简历介绍如下:
邓稼先(1924年6月15日-1986年7月29日),原名邓拱璧,江苏南京人,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他是我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之一,为我国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邓稼先自幼勤奋好学,1941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1945年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50年,邓稼先赴美国普渡大学攻读理论物理,仅用两年时间就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回到祖国,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癌症去世,享年62岁。他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在邓稼先等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核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邓稼先人物经历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
1929年,入读于北京武定侯胡同小学。
1935年,毕业于北京四存中学(现北京市第八中学)。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先后任教于昆明市文正中学、培文中学。
1946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
1948年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学习深造,毕业后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1950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
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4年—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副学术秘书。
邓稼先简介30字
1.在国防科学方面: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2.在为国建设方面: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他的祖国中国的强盛,为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
3.在理论研究上面:邓稼先不仅注重科技实验,还格外注重对科学理论的及时梳理和总结。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学社社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扩展资料:
邓稼先的主要成就: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百度百科-邓稼先
本文来自作者[喜静小哥哥]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6%A0%B8%E7%89%A9%E7%90%86%E5%AD%A6%E5%AE%B6%E9%82%93%E7%A8%BC%E5%85%88%E7%AE%80%E5%8E%8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喜静小哥哥”!
希望本篇文章《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简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简历介绍如下:邓稼先(1924年6月15日-1986年7月29日),原名邓拱璧,江苏南京人,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他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