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原理是紫外光可通过促进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3-亚基氧代吲哚(生长素)含量,进而抑制植物生长,该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不同强度的紫外光,对照实验是普通光照,培养液、培养条件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实验,3-亚基氧代吲哚(生长素)含量和植物的生长状况是因变量,按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若干组,并标记为A、B、C、D…,分别培养在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
步骤2:给予A组适宜的可见光照,作为对照;给予其他各组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及不同强度的紫外光作为实验组;
步骤3: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适宜时间后,观察各组幼苗的生长状况,并检测吲哚乙酸(3-亚基氧代吲哚)的含量.
(2)根据实验原理判断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强度的紫外光与生长素氧化(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的关系.
故答案为:
(1)等量的完全培养液 不同强度的紫外光 高度(生长状况) 吲哚乙酸(3-亚基氧代吲哚)
(2)探究不同强度的紫外光与生长素氧化(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的关系
琼脂片也叫琼脂块是生物实验上的材料,在关于植物激素的试验中用到琼脂片。
解析: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
(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
(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
(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6)生长素的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
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
本文来自作者[寻云]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6%A4%8D%E7%89%A9%E7%94%9F%E9%95%BF%E7%B4%A0%E7%9A%84%E5%8F%91%E7%8E%B0%E4%BC%98%E7%A7%80%E6%95%99%E6%A1%8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寻云”!
希望本篇文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优秀教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原理是紫外光可通过促进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3-亚基氧代吲哚(生长素)含量,进而抑制植物生长,该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不同强度的紫外光,对照实验是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