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艺术是一种源于商业美术形式的艺术风格,其特点是将大众文化的一些细节,如连环画、快餐及印有商标的包装进行放大复制。
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萌发于英国,后传于美国。60年代中期,波普艺术代替了抽象表现主义,成为美国主流的前卫艺术。在60年代后期,波普艺术开始让位于极少主义艺术和硬边绘画。其中,理查德·汉密尔顿被称为“波普艺术之父”。
在波普艺术中,现代艺术的原创性、独特性和英雄史诗般的意义被日常的大众生产所取代,“高艺术”与“低艺术”的鸿沟逐渐被冲走。波普艺术家们关注通俗文化中的图像,比如广告栏、连环画、杂志和超市商品的图像。他们反对抽象表现主义的精英思想,赞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美。
波普艺术对世界的影响
村上隆用“超扁平”一词来定义他的艺术。他常常用可爱的流行文化元素,如微笑的花朵和头骨来创作作品,通常具有讽刺效果。在和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的合作中,他的花卉图案出现在奢侈手袋上,这或许证实了安迪·沃霍尔的预感,即艺术和消费文化将日益交织在一起。沃霍尔曾说:“赚钱是艺术,工作是艺术,好生意是最好的艺术。”
文化工业名词解释如下:
文化工业是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商品化了 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工业体系。其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都 是 按照商品的操作模式运行的,它以大众消费为对象,以现代传播 媒介 为手段,一步步走向物化了的纯粹商品。
文化工业在制作大众文化时可以分为原本创作和复制生产两个步骤。
文化工业,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西奥多·阿多诺及马克斯·霍克海姆等人提出的概念,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标准化。
这个概念是阿多诺的哲学理论的中心,它首次出现于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在这部著作中阿多诺称文化工业是从上向下“有意识地结合其消费者”。这部著作标志着批判理论早期的结束。
文化工业,即大众文化产品的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一般把“文化工业”术语的发明权归于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文化工业产品都表现出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 大众文化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的生产完全是类似于工业生产流程的方式方法进行生产。
法兰克福学派将文化工业所呈现的这种生产方式称为标准化、齐一化或程式化。所谓的标准化就是一种缺少独特的内容与风格,但适合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批量生产、机械复制。程式代替了一切,雷同代替了个性,平庸代替了高雅,低俗代替了崇高。
本文来自作者[映安]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6%B3%A2%E6%99%AE%E8%89%BA%E6%9C%AF%E5%90%8D%E8%AF%8D%E8%A7%A3%E9%87%8A.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映安”!
希望本篇文章《波普艺术名词解释》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波普艺术是一种源于商业美术形式的艺术风格,其特点是将大众文化的一些细节,如连环画、快餐及印有商标的包装进行放大复制。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萌发于英国,后传于美国。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