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物理趣味小知识报
关于物理趣味小知识报 1.物理手抄报求资料
几个容易操作的小实验 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著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著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著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4、用手压著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讲解: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
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2、2、让水冲在手帕上。
3、3、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4、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5、说明:6、1、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7、2、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8、延伸:9、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著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讲解: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蜡烛吹不灭 思考: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操作:1. 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3. 使漏斗的小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
讲解:1. 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2. 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
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蜡烛抽水机 思考:你知道抽水机是怎样将水抽出来的吗?材料:玻璃杯、蜡烛、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纸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许、火柴、水半杯 操作:1、先将塑料管折成门框形,一头穿过硬纸片2、再把两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3、将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同时将水注入右边玻璃杯中4、在放蜡烛的杯子口涂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纸片盖上,并使塑料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杯子水中。5、水从右边流入左边的杯子中 讲解:蜡烛燃烧用去了左边杯中的氧气,瓶中气压降低,右边杯压力使水向左杯流动,直到两杯水面承受的压力相等为止。
到那时左杯水面高于右杯水面。注意: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时注意安全,小心烧手 瓶内吹气球 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 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 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2.物理学家的趣味小故事
关于浮力的最著名的物理趣味故事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原理)的发现
公元前245年,赫农王给金匠一块金子让他做一顶纯金的皇冠。做好的皇冠尽管与先前的金子一样重,但国王还是怀疑金匠掺假了。他命令阿基米德鉴定皇冠是不是纯金的,但是不允许破坏皇冠。
这看起来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在公共浴室内,阿基米德注意到他的胳膊浮到水面。他的大脑中闪现出模糊不清的想法。他把胳膊完全放进水中,全身放松,这时胳膊又浮到水面。
他从浴盆中站起来,浴盆四周的水位下降;再坐下去时,浴盆中的水位又上升了。
他躺在浴盆中,水位则变得更高了,而他也感觉到自己变轻了。他站起来后,水位下降,他则感觉到自己重了。一定是水对身体产生向上的浮力才使得他感到自己轻了。
他把差不多同样大小的石块和木块同时放入浴盆,浸入到水中。石块下沉到水里,但是他感觉到石块变轻。他必须要向下按着木块才能把它浸到水里。这表明浮力与物体的排水量(物体体积)有关,而不是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在水中感觉有多重一定与它的密度(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有关。
阿基米德在此找到了解决国王问题的方法,问题的关键在于密度。如果皇冠里面含有其他金属,它的密度会不相同,在重量相等的情况下,这个皇冠的体积是不同的。
把皇冠和同样重量的金子放进水里,结果发现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子的大,这表明皇冠是掺假的。
从此以后,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即水对物体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水的重量。
3.征集有趣的物理小故事
踢石不损 反被石伤 (物理趣味故事) 公元 1918 年,海南省南天村,有一恶霸,名叫南老虎。
人如其名,仗着家财万贯,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村里人人谈虎色变。 有一天,他十岁的儿子跟几个小孩子,到村外玩耍,刚出村口,他儿子就碰到一个石头,摔得头破血流,抱着头,一边哭,一边跑,回家叫“爸!爸爸! …” 南老虎看到,儿子血流满面,气得咬牙切齿,指着儿子“谁打你的?” 儿子有父亲在,什么都忘了,一手拉父亲的手,一边往村外走,走到石头前面,指着石头说:“就是它。”
南老虎想都不想,一脚向石头踢过去,“啊呀,我的脚断了!” 围观的村民,人人暗暗地称快。有道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思考: 为何南老虎踢石头,石头不损,反而自己的脚断了? “天外之水”何处来 (物理趣味故事) 8 月 3 日 ,小明家,装上了空调,晚上一睡,就睡到天亮,一起床,拉开窗帘往外看,突然看到玻璃窗外层,有许多水滴,小明感到奇怪,就大叫“爷爷,玻璃窗上有很多水。” 爷爷开门进来一看,的确是玻璃窗上有很多水,爷爷心里暗暗地想,外面没有下雨,为何有这么多的水在玻璃窗外层上,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预兆。
爷爷默默无言地离开,到外村找巫婆,将自己家玻璃窗上有很多水,告诉巫婆,巫婆说:“这是‘天外之水’,你家有大难临头了。”爷爷很怕地说:“怎么办?你能不能帮我避开这个灾难。”
巫婆说:“可以,但是要花二千元以上,才能搞定。”爷爷赶快说:“行,我去找儿子要钱。”
于是,爷爷赶快回家,带着小明一起到爸爸工作的单位,找到爸爸,即将自己家玻璃窗上有很多水和巫婆讲的话,告诉爸爸,爸爸一听,哈哈大笑,并将“天外之水”的原因,一清二楚的讲给爷爷和小明听,使他们恍然大悟。 思考: “天外之水”的原因是什么?你相信科学,还是相信“迷信” 中秋话风俗 (物理趣味风俗) 我的家乡有一个传统风俗,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月亮正中时,适龄未婚少女,每人都端来一碗满满的水,放在月光下,将一支新的缝衣针,抓住缝衣针保持水平,轻轻地放在水的表面上,缝衣针就停留在水面上,在月光照射下,谁的缝衣针在水中的影大小一样,说明谁在今年内,一定找到如意郎君,谁的缝衣针在水中的影大小不一样,说明谁在今年内,肯定找不到如意郎君,明年再来。
思考: 缝衣针停留在水面上,受到多少个力作用,分别是什么力?你相信缝衣针在水中的影大小一样,就能找到如意郎君吗?。
4.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物理小知识
1.人走路时的摩擦力 2.长跑比赛的终点计时员是以看到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 3.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4.粘水后的玻璃不易分开 5.热水冒白烟 6.彩虹 7.冬天窗户上出现一层"冰花" 8. B超 9.水沸腾现象 11.樟脑丸用久了会变小 12.超声波洗碗机 13.发光的灯泡 14.谚"霜前冷,雪后寒" 15.用高压锅煮饭快 16.向热汤碗里吹气降温 17.吹电风扇时会感到凉爽 18.游泳上岸后会感到冷 19.向手上哈气取暖 20.电视机上总是沾着一层灰 1)夏天从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户上结冰花:水蒸气凝华. (3)早上睡醒觉看见大雾: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现象. (4)冬天被冻住的衣服会变干:冰的升华. (5)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水的沸点不同:大气压的差异. (6)水只能把饺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饺子炸成**的: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7)海市蜃楼现象:光由于遇到不均匀大气而发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线传播. (9)平面镜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弯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质而发生了折射现象. (11)太阳光被三棱镜折射后成为七种颜色:光的色散. (12)日食现象:光的直线传播. (14)月球上没有声音: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13)凸透镜能成像:光的折射. (14)月球上没有声音: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15)先看到闪电,后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声音在地球上的传播速度快的多. (16)我们能用普通杆秤测量物体重量:杠杆原理。
5.如何做物理学手抄报
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
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和黑板报一样,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 一、手抄报的总体构思 如何使一张手抄报在有限的空间内,既容纳一定的知识内容,版面设计又精彩美观呢?这不单纯是技巧问题,对编者来说,组稿、编辑、排版、插图、书写,这是一个全神贯注、脑手并用的创造过程,是他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精神风貌和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
这对一个学生来说,无疑是发展个性才能的广阔天地。 办手抄报,从总体上考虑,首先要确立主题思想。
一期手抄报,版面很有限,要办出特色,必须在内容上突出一个主题,做到主题突出,又丰富多彩。版面编排和美化设计,也要围绕着主题,根据主题和文章内容决定形式的严肃与活泼,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二、手抄报的编排设计 手抄报的编排设计,总的要求是:主题明确,版面新颖美观。 1.版面划分 先把版面划分成两块,每块中还可以再分成片。
划分文章块面时,要有横有竖,有大有小,有变化和有对称的美。报头要放在显著位置。
2.块面编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划分,就要将版面块面安排作必要的调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转版的形式等,并用字号、颜色、花边与邻近的文章块面相区别。 3.装饰设计 除报头按内容设计、绘制外,每篇文章的标题也要作总体考虑,按文章主次确定每篇文章标题的字体、字号、颜色及横、竖排位置。
文章内容以横排为主,行距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适应用些题花、插图、花边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装饰、活泼片面的作用。 三、手抄报的书写 1.标题的书写 主要或重要的文章标题,应用较醒目、庄重的字样;文娱消息或次要文章,则可用轻松活泼的字体。
同一期或同一版上的各篇文章标题,也应用不同的字体书写。标题字体应比文章内容字体大,色彩也应加重。
标题多用美术字,以楷书、行书、魏书、隶书见多。 2.正文的书写 字体要清楚、美观大方,字行间要整齐,字体不宜太小,忌潦草、错字。
(最好用钢笔书写) 四、手抄报的装饰美化 主要是用色彩、绘图等艺术手段,弥补文字的单调,给人以生动形象、优美和谐的美感和启迪。内容包括报头、题花、插图、花边、尾花和色彩运用等。
1.报头 它是手抄报的标志,由图案或画面和刊名组成。文字上由报头名称、日期和编辑单位等组成。
2.题花 是对文章标题或开关的装饰,常见的有底纹,带有提示性的图画或图案。 3.插图 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画一个能说明一个情节的画面,这种形式与文章内容紧密联系;还可以采用与文章内容毫无联系的图案,如花鸟、山水等,这是纯粹为了美化而作的。
4.花边 一般不宜太多、太大、太粗,否则就会喧宾夺主。花边可以美化版面,可以隔开文章,便于阅读。
5.尾花 是装饰在文章后面的图画或图案。如一篇文章抄完后,还剩有空白,可以画一尾花,既可充实版面,又能增加美感。
6.色彩 一般宜简练、明快、淡雅,不宜过分渲染、杂乱。一般而言,正文色调宜朴素、稳重;标题及花边、插图等,则可用较鲜艳的色彩。
这样才能浓淡适宜,增强效果。
参考资料:
6.物理手抄报求资料
几个容易操作的小实验神奇的牙签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著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著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操作: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著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有孔纸片托水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操作: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4、用手压著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讲解: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
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手绢的秘密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流程: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2、2、让水冲在手帕上。
3、3、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4、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5、说明:6、1、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7、2、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8、延伸:9、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操作: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著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讲解: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蜡烛吹不灭思考: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操作:1. 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3. 使漏斗的小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
讲解:1. 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2. 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
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蜡烛抽水机思考:你知道抽水机是怎样将水抽出来的吗?材料:玻璃杯、蜡烛、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纸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许、火柴、水半杯操作:1、先将塑料管折成门框形,一头穿过硬纸片2、再把两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3、将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同时将水注入右边玻璃杯中4、在放蜡烛的杯子口涂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纸片盖上,并使塑料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杯子水中。5、水从右边流入左边的杯子中讲解:蜡烛燃烧用去了左边杯中的氧气,瓶中气压降低,右边杯压力使水向左杯流动,直到两杯水面承受的压力相等为止。
到那时左杯水面高于右杯水面。注意: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时注意安全,小心烧手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7.有关物理的幽默小故事
帮你找了不少~敬请参考~ 避雷针与婴儿 一天,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正在邀请人们参观他的新发明。
其中一位阔太太问:“可是,它有什么用呢?”富兰克林回答道:“夫人,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 悄悄地收了“参观费” 爱迪生有幢避暑的别墅,他喜欢陪同来访者到这里参观。其中有一个地方,来访者必须经过一个绕杆才能走过去,而转动绕杆要费很大力气。
一位客人问爱迪生,为什么周围都是些新的发明,而这里却摆了个这么笨重的绕杆。爱迪生回答说:“喔,你瞧,每个把绕杆转过来的人都往我屋顶上的水箱里抽入了8加仑的水。”
留声机和助听器 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093种发明的专利权,其中留声机的发明使他最为得意。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不发明一种助听器时,他说:”你在过去的24小时内听到的声音,有多少是非听不可的呢?”他接着又说:”一个人如果必须大声喊叫,就绝对不会说谎。”
理论的成败与国籍 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学演讲时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德国会宣布我是个德国人,法国会称我是世界公民。但是,如果我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那么,法国会强调我是个德国人,而德国会说我是个犹太人。”
请寄胸腔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在1895年发现了一种特殊射线,取名叫伦琴射线,就是我们常说的“X”光线,轰动了整个德国。不久,伦琴收到了一封信,向他邮购X射线,伦琴在回信中幽默地说:“目前,我手头没有X射线的存货,而且邮寄X射线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因此不能奉命。
这样吧,请把胸腔给我寄来!” 大纸篓 爱因斯坦被带到普林斯顿大学他的办公室那天,有人问他需要什么工具。“我看,一张书桌或台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铅笔就行了。
啊,对了,还要一个大废纸篓。”他说。
“为什么要大的?”“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 得到了金子 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有一次举行讲座时指出,从太阳光谱上看到的黑线证明太阳上有金子存在。
一位前来听讲座的银行家讥笑基尔霍夫说:“如果不能从太阳上得到它,那这样的金子有何用处!”后来基尔霍夫因光谱分析方面的发现荣获了金质奖章,他把奖章给那位银行家看,并说:“你瞧,我终于从太阳上得到了金子。” 提薪 有一次,英国女王安娜参观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当她知道天文台长、天文学家詹姆斯·布拉德莱的薪金级别很低以后,表示要提高他的薪金。
可是,布拉德莱恳求她千万别这样做。他说:“如果这个职位一旦可以带来大量收入,那么,以后到这个职位上来的将不是天文学家了。”
来不及考虑 爱迪生75岁时仍到实验室上班。有个记者问他:“爱迪生先生,你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呢?”爱迪生装出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说:“糟糕,这个问题我活到现在还没来得及考虑呢!” 理论的成败与国籍 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学演讲时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德国会宣布我是个德国人,法国会称我是世界公民。
但是,如果我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那么,法国会强调我是个德国人,而德国会说我是个犹太人。” 巧妙的比喻 一天,有人问英国光学权威W·S·富兰克林:“为什么一个物体在我们视膜上的像是倒立的,而我们都不感到物体是倒立的呢?”富兰克林想了一下回答说:“当你两耳同时听到一个婴孩啼哭时,为什么马上能肯定啼哭的不是双胞胎呢?” 惯性实例 物理老师在讲“惯性”这一课,一个学生在下面讲话。
老师暗示了他一眼,可他仍我行我素。老师:“我刚才讲了什么内容?”学生:“惯性。”
老师:“请你举个实例。”学生:“刚才我在下面讲话,虽然您暗示了我一眼,但我没法马上停住,这就是惯性。”
我在外面 一位农夫请了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想用最少的篱笆围出最大的面积。工程师用篱笆围出一个圆,宣称这是最优设计。
物理学家将篱笆拉开成一条长长的直线,认为围起半个地球总够大了。数学家好好嘲笑了他们一番。
他用很少的篱笆把自己围起来,然后说:“我现在是在外面。” 骗子 理查·费曼是美国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原子弹研制工作结束后,费曼去了一所大学做教授。那时他还很年轻。
一次舞会,他和一个女学生跳舞。舞间女孩问他几年级,他说我是教授。
女孩说:教授?你还做过原子弹吧?费曼说:是的,我是做过原子弹。女孩留下一句“骗子”,甩头而去。
爱因斯坦和卓别林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推崇卓别林的**。一次,他在给卓别林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摩登时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
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爱因斯坦。”
卓别林在回信中写道:“我更加钦佩你。你的相对论世界上没有人能弄懂,但是你已经成为一个伟人。
卓别林。” 伦琴射线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1845~1923年)在1895年发现了一种特殊射线,取名叫伦琴射线,就是我们常说的“X”光线,轰动了整个德国。
不久,伦琴收到了一封信,向他邮购X射线,伦琴在回信中幽默地说:“目前,我手头没有X射线的存货,而且邮寄X射线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因此不能奉命。这样吧,请把胸腔给我寄来。
物理光现象手抄报
物理浮力手抄报
物理浮力手抄报
物理浮力手抄报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树手抄报四年级上册手抄报
初三年级全体同学通过制作手抄报的形式把物理力学知识进行系统的
物理浮力手抄报
知识树因数与倍数的手抄报 数学知识树手抄报
五上语文知识树手抄报 数学知识树手抄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手抄报 五年级上册手抄报
八下物理浮力手抄报 物理手抄报
物理八年级下浮力手抄报 二年级下册手抄报
单元总结知识树手抄报数学知识树手抄报
关干安全的手抄报用浮力的知识做手抄报 保护视力的手抄报物理浮力手
压强与浮力物理手抄报
三年级关于浮力的手抄报三年级手抄报
压强与浮力物理手抄报
物理浮力手抄报
以下是我整理的物理光现象手抄报,欢迎阅读!
一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自然光源是指自然存在的光源,如太阳、星星、闪电、萤火虫、磷火、水母、灯笼鱼、斧头鱼等。
3、人造光源是指人为制造的光源,如篝火、火把、油灯、烛光、电灯等。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线: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3、解释现象: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昼夜的形成等。
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射击要?三点一线?、手影、皮影戏等。
三、光速
1、光能在真空和透明物质中传播。
2、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 C=3?108m/s ;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非常接近,通常也取C=3?108m/s。
3、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的光速约为34 C,在玻璃中的光速约为23 c
二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两种物质的交界面(或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规律
1、对?一点二角三线?的认识:
一点:入射光与反射面的交点叫入射点,用?O?来表示;
三线:射向反射面的光线叫入射光线,用?AO?来表示,不能说成?OA?,
经反射面反射后的出射光线叫反射光线,用?OB?来表示,不能说成?BO?,
过入射点O并垂直反射面的直线叫做法线,用?ON?来表示;
二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用?i?来表示,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用?r?来表示。
1、 光的反射规律:
(1) 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同在一个平面内(共面);
(2)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分居);
(3)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可逆)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平滑物体表面,反射光平行射出,这样的反射叫镜面反射;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反射光不再是平行的,而是杂乱地射向四面八方,这样的反射叫做漫反射;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要遵从光的反射规律;
4、光污染: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等反射太阳光,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的现象。
三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
1、表面平滑的面镜叫平面镜。平整的玻璃表面、平静的水面等都可看出平面镜。
2、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路。
二、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2、成像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具体特点为:(1)像与物大小相等(等大),(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等距),(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4)像与物左右相反(反向),(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
三、球面镜
1、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面镜叫做球面镜。
2、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3、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常用作太阳灶、发射式望远镜等。
四 光的折射
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当光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
3、光发生折射的部位是两种介质的界面处。
二、光的折射规律
1、认识一点两角三线。
2、折射规律:(1)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共面);(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分居);(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等角,在空气中的角大);(4)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三、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
池水变浅;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和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都是物体的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彩虹;海市蜃楼;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向上弯折;透过厚玻璃看物体,物体被错位等。
第五节 光的色散
一、色散
1、太阳光是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色散;如彩虹的形成。
2、光的色散是由于不同色光的折射角不同造成的,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经三棱镜折射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按此顺序排列形成太阳光谱。
二、色光的混合
1、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产生各种颜色的光,这个现象叫做色光的混合;也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如彩色电视机的彩色画面的形成。
2、红、绿、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得到白光。
三、看不见的光
1、把红光以外的辐射叫做红外线;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物体吸收红外线后温度会升高;
2、应用:?热谱图?查病,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遥控,红外线取暖,红外线烤箱等。
3、在光谱上,把紫端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它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
4、紫外线生理作用强,能杀菌,适当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D以保健康,过量照射有损健康;紫外线还有荧光效应,常用作防伪。
我精心推荐
本文来自作者[竹慧智]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7%89%A9%E7%90%86%E8%B6%A3%E5%91%B3%E5%B0%8F%E7%9F%A5%E8%AF%86%E6%89%8B%E6%8A%84%E6%8A%A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竹慧智”!
希望本篇文章《物理趣味小知识手抄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 关于物理趣味小知识报 关于物理趣味小知识报 1.物理手抄报求资料 几个容易操作的小实验 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著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著放在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