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环境因素的识别
1.1.1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的因子
a) 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现有的或潜在的八种环境影响,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
污染、废物和副产品管理、土地污染、能源和资源使用、能量释放(如热、幅射、振动等)、
物理属性以及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等;
b) 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三种状态下的环境影响;
c) 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下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并确保对已纳
入工作计划
的项目(如厂房建设或改造计划、技改项目、设备引进计划、新品开发计划、
以及生产线搬迁计划等)、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如新厂房、新设施
设备、新生产线、新产品、以及使用的新材料和新的作业、管理和服务流程等)
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1.1.2 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
环境因素的识别主要采用过程分析法,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及其组合:
a) 生命周期评价法;
b) 物料衡算法;
c) 现场观察法;
d) 监测测量法;
e) 横向对比法;
f) 纵向对比法。
1.2 环境因素的评价
1.2.1 环境因素的评价因子包括:
a)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b) 环境影响的敏感度;
c) 环境影响的恢复代价;
d) 环境影响的发生频率;
e) 环境影响的范围。
1.2.2 环境因素各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按附录A.1《环境因素评价标准》执行。
1.2.3 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原则
a) 存在违反相关法律及其他要求的,直接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
b) 识别出属潜在安全隐患与应急状况的环境因素,视情况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
c) 总分值(即P值)≥36 为重要环境因素;
d) 总分值(即P 值)<36 为一般环境因素
2.1 危险源的识别
2.1.1 危险源识别应考虑的因素
a) 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六种类型的危险和危害因素,包括物理性危险危
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和生理性的危险危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b) 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三种状态;
c) 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d) 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防止危险源的遗漏。
2.1.2 危险源识别应分析的因素
a)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b) 所有进入公司厂区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 工作场所的设施(包括公司、相关方)。
2.1.3 危险源的识别方法
危险源的识别主要采用过程分析法,可以将以下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a) 基本分析法;
b) 工作安全分析;
c) 安全检查表;
d) 预先危险分析;
e) 危害和可操作性研究;
f)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2.2 危险源的评价
2.2.1 危险源的评价因子,包括:
a)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 确认的危险源的区域范围;
d)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2.2.2 危险源各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按附录A.2《危险源风险评价标准》执行。
2.2.3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原则
a) 存在违反相关法律及其他要求的,直接评价为重大危险源;
b) 识别出属潜在安全隐患与应急状况的危险源,视情况评价为重大危险源;
c) 总分值(即E 值)≥72 为重大危险源;
d) 总分值(即E 值)<72 为一般危险源。
3.有害物质的评价
3.1 有害物质的识别
对于有害物质的识别,各相关部门应该确保所使用到产品和生产过程不含有有害
物质或有害物质含量符合ROHS 及客户要求;对还有有害物质且不符合ROHS 要求
的物料及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明显的标识隔离。供应商提供的物料,需要提供正
式的(ROHS 指令,但仅仅不限此)有害物质检测报告,报告有效期为一年。
3.2 有害物质识别的方法:
识别有害物质采用实验检测和过程分析方法。主要是从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和辅料的源
头进行识别,需要供应商提供供应物料的有害物质检测报告,或在进料检验中对可疑
物料进行有害物质检测。
3.3 有害物质识别结果的汇总
3.4 品保部将收集有害物质清单,必要时,协助提供客户的有关有害物质声明等资料
环境因素评价标准
评价
因子
分值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可考虑对人体
健康的影响程度)
A
对环境影响
的敏感度
B
环境影响
发生的频率
C
环境影响
恢复的代价
D
环境影响
的区域范围
E
1 轻微
不关注或
个别关注
几乎不发生,
或大于每月一次1 仟元以下本岗位
2 严重部门内部关注每周一次-每月一次1 - 5 仟元公司以内
3 较严重整个公司关注每天一次-每周一次5 仟- 1 万元周边区域
4 特别严重社会极度关注每天发生1 万元以上全省、全国及全球
备注:总分值P=A×B×C×D×E
危险源风险评价标准
评价
因子
分值
现行控制措施下事故发
生的可能性
(A)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
频繁程度
(B)
确认的危险源的
区域范围
(C)
评价
因子
分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
财产损失或工作环境破
坏的恢复代价
5 相当可能工作时间连续暴露普遍分布于多个部门10
重大死亡事故(死亡3人以
上) 10 万元以上
3 可能但不经常工作时间暴露几次普遍分布于部门内部6 一人死亡或群伤1万~10 万元
2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每周一次或每月几次暴
露
分布于部门内少数岗位4
重伤事故、致残或造成职
业中毒、尘肺等职业病5千~1万元
1 极不可能
每年几次或非常罕见地
暴露
分布于部门内极个别岗
位2 轻伤事故,需要救护1 千元以下
注:风险评价评价结果(E)=A×B×C×D 其中两种后果同时发生时(D),取较大的分值。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评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是安全利用化学物质的先决条件。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是通过分析化学物质的固有危害属性及其在生产、加工、使用和废弃处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入生态环境及向人体暴露等方面的信息,科学确定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程度,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框架,明确了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要点、技术要求和报告编制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单一化学物质正常生产使用时不同暴露途径的环境风险评估,不适用于事故泄露状况下的风险评估。
二、基本要点
(一)评估步骤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通常包括危害识别、剂量(浓度)-反应(效应)评估、暴露评估和风险表征四个步骤(以下简称“四步法”)。
1.危害识别
危害识别是确定化学物质具有的固有危害属性,主要包括生态毒理学和健康毒理学属性两部分。
2.剂量(浓度)-反应(效应)评估
剂量(浓度)-反应(效应)评估是确定化学物质暴露浓度/剂量与毒性效应之间的关系。
3.暴露评估
暴露评估是估算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或人体的暴露程度。
环境风险评估中,通常以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浓度表示;健康风险评估中,通常以人体的化学物质总暴露量表示。
4.风险表征
风险表征是在化学物质危害识别、剂量(浓度)-反应(效应)评估及暴露评估基础上,定性或定量分析判别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风险的概率和程度。
风险评估并不都需要经过上述完整的四个步骤。如危害识别和剂量(浓度)-反应(效应)评估表明该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极低,则无需开展后续风险评估;暴露评估表明某暴露途径不存在,则该暴露途径下的后续风险评估就可终止。此外,为提高风险评估效率和降低评估成本,开展风险评估通常首先基于现有数据,以相对保守的方式对合理最坏情形下的风险进行评估,若未发现化学物质存在不合理风险,则评估过程终止;若风险值得关注,则收集更详尽的数据信息,开展进一步的详细风险评估。
(二)评估结论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通常有以下三种结论:
1.未发现存在不合理风险,评估结论基于现有资料得出,在未掌握新的信息之前,暂不需要采取新的风险防控措施。
2.存在不合理风险,需要采取进一步的风险防控措施来降低风险。
3.风险无法确定,需要补充化学物质的信息(包括进一步的毒性测试),并再次进行风险评估。
(三)不确定性分析
风险评估是基于当前科学认知和有限的数据开展的,关于化学物质危害、暴露很难获得极为准确的数据,因此风险评估存在不确定性。应进行不确定性分析,识别风险评估过程存在的所有影响评估结论的不确定性来源,必要时须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合风险管控目标,为降低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可以进一步研究与收集化学物质有关毒性和暴露数据,持续反复开展风险评估,即风险评估可以是一个迭代过程。
(四)数据质量评估
在风险评估中,需要对采用的化学物质的毒性数据和暴露数据质量进行评估。
通常,毒性数据重点评估相关性、可靠性和充分性。相关性是指数据和测试方法对危害识别或风险表征的适用程度。可靠性是指有关毒性测试数据的内在质量,与测试方法以及对测试过程和结果描述的清晰程度、逻辑性等相关。充分性是指毒性数据足以支撑对某些危害或风险的判断。
对于暴露数据,如果采用实测暴露数据,通常重点评估可靠性和代表性,对实测采样与分析方法、样品数量、采样点位、实测地理空间和时间尺度等进行综合评估。如果采用模型计算数据,应当对模型适用性、模型输入参数的准确性等进行充分评估。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
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
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详细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
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
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各种资料
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
(1)工作等级划分
(2)评价大纲编写
(3)工程分析
(4)所在地区环境现状调查
(5)建设项目环境一影响预测
(6)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
本文来自作者[遂命仆人]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7%8E%AF%E5%A2%83%E9%A3%8E%E9%99%A9%E8%AF%84%E4%BB%B7%E7%9A%84%E7%A8%8B%E5%BA%8F.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遂命仆人”!
希望本篇文章《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1 环境因素的识别1.1.1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的因子a) 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现有的或潜在的八种环境影响,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废物和副产品管理、土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