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基础的色彩本质、色彩搭配形式、及色彩对用户的潜在影响和心理暗示等着手,去分析色彩,读懂色彩,下面是色彩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了解。
色彩是什么
色彩是可见光的作用所导致的视觉现象。光是一种电磁波,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投射到物体上,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反射进入人眼,大脑再把这种刺激反映成色彩信息。所以说,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可言。
色彩三要素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
色相作为色彩的首要特征,它指的是色彩的相貌,是我们区分不同颜色的判断标准。色相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构成,且色相是无限丰富的。
明度,即色彩的亮度,明度反映的是色彩的深浅变化,一般情况下在颜色中加入白色,明度提高,加入黑色,明度降低。
饱和度即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纯度越高,色彩越鲜明,纯度越低,色彩越黯淡。
色彩分类
1.原色: 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为原色。通原色能合成出其它色,而其他色不能还原出原色。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与之对应的便是我们常常提到的RGB。
2.间色: 由两个原色混合得间色。色光三间为品红、黄、青。颜料三原色指橙、绿、紫。
3.复色: 由原色与间色混合,或间色与间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复色中包涵全部三原色,只是三原色的比例不同。
色彩渊源
中西方艺术的发展背后是两种不同的色彩观,一种是宗教的,感性的。一种是科学的,严谨的。西方艺术从基督教中衍生出来,从神学走向科学。背后的文化逻辑源于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逻辑。而中国文化中的色彩观以阴阳五行及儒道玄禅为基础。下面我们概括的讲讲东西方各自色彩观的形成过程 。
东方
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套十分科学严密的色彩色彩理论体系,这与中国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封建社会一直认同的色彩体系是建立在阴阳 五行基础之上的五行色彩学说,分别指赤,黄,青与黑白无色。所谓“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又有“土黄、金 白、木青、火赤、水墨”一说。在此基础上,封建社会自上而下实行严密的“色彩统治”,自明清开始**开始被定为皇家专用色彩,且老百姓值得穿布衣,着白 色,粉色等素色衣物,高纯度的色彩只在贵族间流行。所以这么看来,现在的中国人这么喜欢高彩度的色彩,如大红,大绿等也可以理解。因为她们对于色彩的需求 被压抑了太久,一旦这种规则被破除,便会井喷一样的爆发出来。色彩的搭配讲究完整性,一旦色相环中的一些色彩被禁止,将会破坏整体的色彩搭配体系。所以直 到现在,中国在无色说之上没有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也没有形成完整严密的色彩理论体系。我们的邻国日本丛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引进色彩学,并且在明治9年那么 早的期间在小学即已开设色彩学课程。直到当代,中国专业的色彩机构还是非常少,因此在色彩上还没有办法和发达国家对接。
西方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就提出:“全部的色彩来源于光,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就什么也看不见。**是大地、绿色是水、兰色是天空大气、红色是火、黑色是黑 暗”。牛顿是西方色彩史上的'开山鼻祖,著有《光学》一书,且通过三棱镜原理发现了光的七色原理。自牛顿开始,西方的色彩科学开始一步步发展下去,直至 100年前美国的色彩学进入成熟期,开始领军世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 先生,今天各个行业里使用的蒙赛尔体系即为他所创造,(蒙赛尔体系是用立体模型来表示颜色的一种方法),至此色彩的三属性(明度、彩度、色相)体系 初步确立。
因为色彩学早已被贯彻进西方社会每个相关领域,如建筑、服装、装饰、广告等。色彩的选择,不是简单的几个有品位的人就可以决定的,需要一套严谨的科学体系。其次,色彩科学被引进教育体系中,使得整体国民美学素质得以提升。这些都是是我们要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的。
色彩的感官特性
色彩可以调动我们某种特定的情绪,激活我们某种特定的感受。近年来,关于色彩心理学,色彩性格学说也越来越走俏,那么究竟色彩有哪些特点,能给人带来什么影响?这里我们大致整理一下。
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冷暖是人们在长时间的生活中积累的颜色感觉。且冷暖是个相对概念,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不同。通常情况下,红色,橙色,粉色使人联想到火 焰和太阳等事物,让人感觉温暖。蓝色,紫色使人联想到蓝天冰雪等事物,让人感觉寒冷。色彩的冷暖特性经常被应用在日常设计之中。夏季炎热,电风扇必不可 少,电风扇的颜色大多为白色,极少数电扇是红色,橙色。虽然吹出的风是一样的,但红色电扇更容易让人产生热的感觉。同样在室内设计方面,冷色的装修风格使 人感觉凉爽。实验表明,暖色与冷色可以使人对房间的心理温度相差2~3 。
色彩的重量
色彩本身没有重量,只是一种抽象的感受。举个例子,同等大小的10吨重锤,黑色款看上去明显更重一些。我们经常讲黑色厚重,深沉。白色轻盈,活泼。其实 在我们在生活中使用这些形容词的时候就已经在潜意识里给两个颜色标注了重量。当人在无法用物理方法精确衡量物体重量时,往往就会不自觉地用情绪体验来进行 度量。这时对于色彩的感知就排上用场。色彩的重量规律,相同颜色明度越低感觉越重。饱和度越低的颜色感觉越重。
色彩的扩张性
做个实验,在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形状里填入不同的色彩,A,B。将AB组合到一起,会明显的发现A的形状要大于B。色相上,诸如红色,橘色等暖色系 色彩有扩张感。蓝,紫等冷色系色彩具有收缩感。明度上,越亮的色彩扩张感越强。越暗的色彩收缩感越强,尤其是黑色。色彩的扩张性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以时装为例,深色系的服装显瘦,亮色系服装显胖,这似乎是任何人都知道的道理。在绘画中,合理利用色彩的扩张性对画面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色彩的进退感
处于人眼相同距离的色彩,有的在前面,有的在后面。这便是色彩的进退感,即色彩在对比过程中产生了先后关系。一般来说,补色的对比最强烈,所以视觉上两块颜 色的前后关系最明显。“红一绿”、“黄一蓝”和“白一黑”三组补色组合中,具于前面的是红色,**和白色。从明度方面讲,明度高的在前,明度低的在后。从 饱和度方面讲,高饱和度色彩在前,低饱和度色彩在后。当我们进行设计工作时,可以利用色彩的进退特性来制造空间感,也可以利用它强调主体物。化妆时,眼影 通常使用深色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塑造眼窝的立体感。日本的插花艺术中,通常把颜色偏冷的花放在后面,把暖色系的花放在前面以制造纵深感。
色彩涵义
其实色彩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色彩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某种事物,或某段回忆,进而影响我们的情绪。人其实是靠着经验与习惯生活的,而色彩能够使我们联想到曾经 的经验与习惯,于是色彩也就有了意义,这意义不是色彩本身的,而是色彩背后所代表的事物带给我们的。色彩是很难被理性衡量的,不同的人看到色彩有各自不同 的感受,例如大部分人看到绿色会想起植物,生命等积极性的东西,但也有人会联想到绿帽子,因为他曾经被这样悲催的感情生活伤害过,他可以说自己讨厌绿色。 但我们刨除这些个别的元素,而选取大部分常规情况来看,色彩之于人们的含义是有大量共性存在的。这里我整理了一些常规的含义展示给大家。
色彩搭配
搭配方式
常见的搭配方式有单色搭配,近似色搭配,补色搭配,分裂补色搭配,原色搭配。
搭配原则
色彩的搭配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一种我个人比较认同的方式。日本设计师まりっぺ提出70%,25%,5%的配色比例原则,画面中70%为底色,面积最大的 一块,往往画面的色调是有底色决定的。25%面积的为主色,画面的核心区域多使用主色 区。5%为强调色,强调色在画面中起到华龙点睛的作用,强调色多使用 与主色对比度较大的颜色,也可以尝试利用色彩的互补关系来突出。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画面不会只有3中颜色。遇到这种情况时,まりっぺ 主张在现有的配色方案中进行切割,从而不影响配色比例。
色彩模式
常见的色彩模式有RGB,CMYK,HSB几种。RGB是色光显示模式,也是绝大多数电子显示频运用的模式。RGB分别指红绿蓝三个颜色,他们也被称为色光 三原色。根据光学原理,人眼中识别的颜色是物体反射的光波,当光波投射到人眼时,越多的色光叠加,颜色就越亮。电子屏幕中的每一个像素都有红绿蓝三色组 成,然后这三色分别以不同的明度组合显示各种色彩,在此基础上千万个像素以不同的色彩拼合成一副完整的画面。
CMYK通常指的是印 刷色彩系统,颜料的特性与色光相反,越叠加越黑,所以颜料的三原色必须是可以吸收R,G,B的色彩,也就是RGB的补色:青,洋红,**,由于不存在完美 的颜料,所以完美的黑色是无法通过叠加调和的,所以在这三色基础上加入了黑色。RGB与CMYK虽然是不同的色彩系统,但通常情况下,他们是可以互相转化 的。
与RGB与CMYK的色彩形成原理不同,HSB模式的色彩原理更符合色彩属性原则即色相,明度与饱和度。这也更符合人眼的判断 原理。H代表色相Hue,S代表饱和度Saturation,B代表亮度Brightness。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较RGB与CMYK模式都要方便一些,在 此推荐设计师在调色的时候可以尝试这用一下。绘图软件通常都装有这个色彩模式。
物理光的色散知识点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 ——浅绿色 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 Fe3+ ——** Fe (OH)3——红褐色沉淀 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 Fe (NH4)2(SO4)2——淡蓝绿色 Fe2O3——红棕色粉末 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 Cu2+ ——蓝色 CuO——黑色 Cu2O——红色 CuSO4(无水)—白色 CuSO4·5H2O ——蓝色 Cu2 (OH)2CO3 —绿色 Cu(OH)2——蓝色 [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 、BaCO3 、Ag2CO3 、CaCO3 、AgCl 、 Mg (OH)2 、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 白色絮状沉淀 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 F2——淡黄绿色气体 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KMnO4--——紫色 MnO4-——紫色 Na2O2—淡**固体 Ag3PO4—**沉淀 S—**固体 AgBr—浅**沉淀 AgI—**沉淀 O3—淡蓝色气体 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 C) 品红溶液——红色 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 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1.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2+(血红)。
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溶液浓度不同,颜色由黄——橙)。
3.**(1)淡**: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
(2)**:碘化银、黄铁矿、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
(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
4.棕色:固体FeCl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
5.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
6.绿色:氯化铜溶液(蓝绿色)、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气或氯水(黄绿色)。
7.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
8.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
一、常见气体的检验
1、H2:无色、无味、可燃;①不纯点燃发出爆鸣声;②点燃纯H2,火焰呈淡蓝色,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2H2+O22H2O
2、O2:无色无味、能使余烬木条复燃;
3、Cl2:黄绿色刺激性气体有毒;①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l2+2KI=2KCl+I2 I2遇淀粉变蓝;②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白:Cl2+H2O=HCl+HClO HClO强氧化性漂白作用;
4、CO2 : 无色无味无毒;①使燃着木条熄灭;②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5、CO :无色、无味、剧毒;点燃火焰呈蓝色,火焰上方罩一沾有石灰水液滴的烧杯,液滴变浑浊:2CO+O22CO2
CO2+Ca(OH)2=CaCO3↓+H2O
6、NO2 : 红棕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NO2+H2O=2HNO3+NO
7、NO:无色气体有毒;在空气中立即变为红棕色:2NO+O2=2NO2
8、N2 : 无色无味无毒;能使燃着木条熄灭。
9、SO2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①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加热又恢复颜色;②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SO2+Ca(OH)2=CaSO3+H2O;③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SO2+2MnO4-+ 2H2O =2Mn2++5SO42--+4H+
10、HCl :无色刺激性气味;①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HCl=H++Cl-; ②用蘸浓氨水玻璃棒靠近冒白烟:NH3+HCl=NH4Cl;③气体通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HCl+AgNO3=AgCl↓+HNO3 (AgCl不溶于HNO3)
11、H2S:无色臭鸡蛋气味有毒;遇Pb(NO3)2 、(CH3COO)2Pb 、CuSO4溶液均产生黑色沉淀:
Pb2++H2S=PbS↓+2H+;2CH3COO-+Pb2++H2S=PbS↓+2CH3COOH;Cu2++H2S=CuS↓+2H+
12、NH3:无色刺激性气味;①遇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H2ONH3·H2ONH4++OH-;②用蘸浓盐酸玻璃棒靠近冒白烟:NH3+HCl==NH4Cl
14、CH4:无色无味、可燃;点燃后火焰呈浅蓝色,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罩生成;罩一沾有石灰水液滴的烧杯,液滴变浑浊:CH4+2O2CO2+2H2O CO2+Ca(OH)2==CaCO3↓+H2O
15、C2H4: 无色稍有气味;①点燃,火焰明亮(少量黑烟):C2H4+3O22CO2+2H2O ;②使KMnO4(H+)溶液褪色;③使溴水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2
16、C2H2:无色无味 ;①点燃火焰明亮并伴有大量黑烟:2C2H2+5O24CO2+2H2O ;②使 KMnO4(H+)溶液褪色;③使溴水褪色:CH≡CH+2Br2→CHBr2-CHBr2
小结:①观察法:对于特殊颜色的气体如Cl2(黄绿色)、NO2(红棕色)、碘蒸气(紫红)可据此辨之。②溶解法:根据溶于水的现象不同区分,如NO2和溴蒸气均为红棕色,但溶于水后NO2形成无色溶液;溴形成橙色溶液。③褪色法:SO2和CO2可用品红溶液区分。④氧化法:被空气氧化看变化,如NO的检验。⑤试纸法:如石蕊试纸、醋酸铅试纸。⑥星火发:适用于有助燃性或可燃性的气体检验,如O2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H4 和C2H2的检验可点燃看现象;CH4、CO、H2则可根据其燃烧产物来判断。
二、几种重要的阳离子的检验
1、焰色反应:Na+:**;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a2+:砖红色;
2、H+:H+酸性。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遇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NH4+:在试液中加强碱(NaOH)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4++OH-NH3↑+H2O;NH3+H2O NH3·H2ONH4++OH-
4、Fe3+ :①通KSCN或NH4SCN溶液呈血红色:Fe3++SCN-==[ Fe(SCN)]2+ ;②通NaOH溶液红褐色沉淀:
Fe3++3OH-==Fe(OH)3↓
5、Fe2+ :①遇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转化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Fe3++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②试液中加KSCN少量无明显变化再加氯水出现血红色: 2Fe2++Cl2==2Fe3++2Cl-;Fe3++SCN-==[Fe(SCN)]2+
6、Mg2+:遇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过量沉淀不溶解:Mg2++2OH-==Mg(OH)2↓,但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7、Al3+ :遇NaOH溶液(适量)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沉淀溶解: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8、Cu2+:遇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强热变黑色沉淀:Cu2++2OH-==Cu(OH)2↓;Cu(OH)2CuO+H2O
9、Ba2+ :遇稀H2SO4或硫酸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Ba2++SO42-==BaSO4↓
10、Ag+: ①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迅速转变为棕色沉淀溶于氨水Ag++OH-==AgOH↓;
2AgOH==Ag2O+H2O;AgOH+2NH3·H2O==[ Ag(NO3)2]OH+2H2O
②加稀HCl或可溶性氧化物溶液再加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Ag+ +Cl-==AgCl↓
三、几种重要阴离子的检验
1、OH-:OH-碱性:①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②遇酚酞试液变红;③遇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Cl-:遇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 HNO3沉淀不溶解:Ag++Cl-=AgCl↓
3、Br-:加AgNO3溶液有浅**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Br-=AgBr↓
4、I-: ①加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I-=AgI↓;②加少量新制氯水后再加淀粉溶液显蓝色:
2I-+Cl2=I2+2Cl-;I2遇淀粉变蓝
5、S2-:①加强酸(非强氧化性)生成无色臭鸡蛋气味气体:S2-+2H+=H2S↑;②遇Pb(NO3)2或(CH3COO)2Pb试液生成黑色沉淀,遇CuSO4试液产生黑色沉淀:Pb2++S2-=PbS↓;Cu2++S2-=CuS↓
6、SO42-:加可溶性钡盐[BaCl2或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再加稀HCl或稀HNO3沉淀不溶解: Ba2++SO42-=BaSO4↓
7、SO32-:加强酸(H2SO4或HCl)把产生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SO32-+2H+=H2O+SO2↑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8、CO32-:加稀HCl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CO32-+2H+=H2O+CO2↑;
CO2+Ca(OH)2=CaCO3↓+H2O
9、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或向HCO3-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O3生成,同时放出CO2气体。
10、NO3-:浓缩试液加稀硫酸和铜片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色:
Cu+4H++2NO3-=Cu2++2NO2↑+2H2O
11、PO43-:加AgNO3溶液产生**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溶解:3Ag++PO43-=Ag3PO4↓;Ag3PO4溶于稀HNO3酸。
四、几种常见有机物的检验
1、烯烃或炔烃:加少量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震荡后褪色。
2、苯或苯的同系物:加酸性高锰酸钾,前者不褪色后者褪色。
3、苯酚:加氯化铁溶液呈紫色,加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
4、醛基:用新制的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前者有银镜生成,后者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淀粉:加碘水变蓝。
6、蛋白质:加硝酸显**,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高中生物所有有关颜色的知识点
光的色散知识点
1、白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将光分解成红、橙 、黄、绿、蓝、靛 、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屏上上红下紫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2、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透过什么颜色的光物体就成什么颜色);
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1、有机物的鉴定:
①淀粉-碘→蓝
②还原糖-本尼迪特试剂→砖红
③油脂-苏丹Ⅲ→橘**
④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
*⑤DNA-二苯胺试剂→淡蓝色
2、显微染色:
①吡罗红-RNA→红
②甲基绿-DNA→绿
③健那绿-线粒体→绿
3、细胞色素:
①叶绿素:叶绿体中的,包括蓝绿色的叶绿素a与黄绿色的叶绿素b
②类胡罗素:叶绿体或有色体中的,包括橙**的胡罗卜素与**的叶黄素
③藻蓝素:蓝藻(蓝细菌)
④花青素:液泡中
本文来自作者[殳嘉瑞]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8%89%B2%E5%BD%A9%E7%9F%A5%E8%AF%86%E7%82%B9%E6%80%BB%E7%BB%9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殳嘉瑞”!
希望本篇文章《色彩知识点总结》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 从最基础的色彩本质、色彩搭配形式、及色彩对用户的潜在影响和心理暗示等着手,去分析色彩,读懂色彩,下面是色彩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了解。 色彩是什么 色彩是可见光的作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