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科普类书籍都是通俗易懂的,在阅读时,可以采用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式,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精读,对文章苦涩难懂的部分进行跳读;其次,阅读科普作品时,要理清文章的说明循序和逻辑顺序。
除此之外,阅读科普作品时还要把握好文章的结构特点。说明文的总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即引出说明对象、详细解说对象(主体部分)、总结说明对象。说明文主体部分的段落、层次之间的结构形式一般有:并列式、承接式、递进式、总分式等。
最后,还有关键的一点,阅读科普作品时,要试着画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框架,深入检验自己对作品的掌握程度。
蕴含科学精神的文学作品如下: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
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
于是,我接着往下看《昆虫记》。
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 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
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环境保护,不环境污染,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了一想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本文来自作者[欣然可爱吗]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9%98%85%E8%AF%BB%E7%A7%91%E6%99%AE%E4%BD%9C%E5%93%81%E7%9A%84%E6%96%B9%E6%B3%9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欣然可爱吗”!
希望本篇文章《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一般的科普类书籍都是通俗易懂的,在阅读时,可以采用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式,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精读,对文章苦涩难懂的部分进行跳读;其次,阅读科普作品时,要理清文章的说明循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