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和“风雨如晦”都用于形容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情况,但它们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风雨飘摇”更强调外在环境的风雨交加,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事物的飘摇不定、动荡不安。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就是“风雨将小舟吹得摇摇晃晃”,引申为在其他重大压力下,事物所处的动荡不安的境地。
“风雨如晦”更强调心理上和政治上的动荡,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压迫感,暗指社会和政治上的动荡。这个成语出自《诗经·郑风·风雨》,原本就是描写一对情侣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约会的情景,后来用来比喻局势动荡不安。
总的来说,“风雨飘摇”强调的是外在环境的不稳定,而“风雨如晦”则更强调心理上和政治上的动荡。在使用时,可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成语。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两句诗出自《诗经·郑风·风雨》,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它描写一个女子在风雨交加、天色阴沉、鸡鸣不已的时刻,更加强烈地思念她的丈夫。思而不见,使她痛苦、凄凉、怅惘。正在此时,久别的丈夫突然回到了家里,自然使女子喜出望外。原诗是这样的:
《诗经·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每句四字。三章诗的内容基本相同,皆以“风雨”为其背景:“风雨凄凄”、“风雨潇潇”、“风雨如晦”。“凄凄”,形容风雨凄寒;“潇潇”形容风雨急骤;“如晦”,形容昏天暗地如黑夜一般。由此可知,风雨不是在夜晚,而是在白天发生的。风雨交加之下,鸡群骚动,叫个不停。此景此境,孤独凄凉的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这就为接下来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作了氛围上的烘托。
“最难风雨故人来”,来人更何况是在心中久盼的夫君。各章的后两句诗,仅变换一个字;“夷”、“瘳”、“喜”。“夷”是愉快、喜悦的意思。“瘳”是病愈——已经见到久盼的心上人,心病怎能不全消。“喜”是欢喜。全诗三章,末句都用“云胡不”的反问句,突出强调了“既见君子”时的欢喜。当意中人到来时,女主人公不由得欣喜若狂。由此,我们想到,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未见君子之前,思念是有多么的痛苦、寂寞是有多么的难熬、期盼是有多么的强烈。
本文来自作者[蓬巧玲]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9%A3%8E%E9%9B%A8%E9%A3%98%E6%91%87%E4%B8%8E%E9%A3%8E%E9%9B%A8%E5%A6%82%E6%99%A6%E5%8C%BA%E5%88%AB.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蓬巧玲”!
希望本篇文章《风雨飘摇与风雨如晦区别》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风雨飘摇”和“风雨如晦”都用于形容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情况,但它们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风雨飘摇”更强调外在环境的风雨交加,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事物的飘摇不定、动荡不安。这个成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