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并且在历史上曾经涌现过数不清的珍宝和文化,所以说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同的是。
对于流传下来的具有文化价值的物品和其他相关东西,中国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给予了他们很高的经济价值。坊间也一直有着“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的说法。
在人们的娱乐生活日渐丰富之后,“鉴宝”这个行业逐渐地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很多曾在国家文物局或者博物馆工作的鉴定师摇身一变成为了“鉴宝大师”开始在一种的鉴宝节目上亮相。
而这些鉴宝节目,例如《一锤定音》、《华豫之门》等节目的热度也都一度占据了各大卫视的收视率第一名。在民间也都掀起了一股“寻宝”的热潮。
“贪心的鱼才会咬饵”
而在《华豫之门》这档鉴宝节目里,其中的一位名叫刘岩的鉴宝师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凭借着在节目中专业的点评讲解,以及自身“科班出身”“根正苗红”的光鲜履历。
迅速成为了众人眼中的“专业鉴宝大师”,他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并且不断地出现在各大卫视的鉴宝节目之中,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鉴赏师。
而且在民间之中也有了十分高的微信,只要是“刘大师”手里出来的宝贝,十成十的都是正品,而且价格还高人一等。
河南省郑州市的朱云,无意间在电视上看见了本省的节目《华豫之门》,被刘岩在其中的精彩表现吸引了眼球。
他想起自己的祖辈曾经传下来一幅画,据说是当时“乾隆爷”御赐给他们家的,经过了这么多年一直流传到现在。近几十年来古董行业也兴盛了起来,朱云也曽想过是不是自己祖上留下来的画真的是个宝贝。
但是一直也没有过去问过他人,一是怕上当受骗,二也是有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想法。但是看着电视节目中看似“十分专业”的鉴宝大师们,朱云的心思逐渐的活络起来,下定决定准备带着自家的宝贝前往《华豫之门》节目,看看这宝贝到底有几斤几两。
朱云的这幅画,名叫《嵩阳汉柏图》。据说当年是被乾隆亲自鉴赏过的画,如果是真迹的话也许会是一个天价。抱着希望可以靠他改变命运的朱云,带着画来到了《华豫之门》的海选现场。在那里,他看到了他认为最权威的鉴宝专家。刘岩。
“这么权威是不会骗我的”
朱云后来回忆说,当时看到刘岩的时候,他很热情,问的问题也很详细。这幅画是怎么来的,是否找其他人鉴定过,自己对这幅画了解多少。
朱云也都一一回答了这些问题,心里对刘岩的好感也多了起来“这个专家还挺负责任的,萍水相逢还能问得这么仔细,真不错。”
随后刘岩便把画拿到了手中,开始细细地坚定起来。过了一会,刘岩说他的这幅画是仿制品,但是画师的水平很高,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在鉴定行业呆的时间长的老人才能看出来一点仿制的端倪。因为是仿制品,所以市场价也就在几万元左右。
朱云听完了之后大失所望,原本想要改变命运的想法也都不见了。正在他沮丧难过的时候,却听到刘岩话锋一转。说这幅画虽然是仿制品,但是技艺还是很高的。也许找到合适的买家可以有更高的价格,他可以帮他寻找买家,可能会多卖一些钱。
听完这些话的朱云顿时十分感动,想不到刘大师是一位德艺双馨品德高尚的鉴宝大师,他当时表示答应刘岩的意见,并且互换了****。
随后不久刘岩便联系了朱云,说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有意向的买家,并且他的出价要高于市场价很多,因为他个人很喜欢这幅画。出于对于刘岩的信任和《华豫之门》节目的权威性,朱云也不疑有他。
并且这个十几万的价格确实要比当时刘岩所说的几万的市场价要高得多,看来刘岩在其中帮他出力不少,这使得他更不好意思拒绝刘岩的建议便同意了这个交易。
随后他们以十七万元的价格,成功地交易了这幅《嵩阳汉柏图》。事后朱云想要送给刘岩一部分“酬金”以表心意,但是刘岩却以没做什么贡献为由推辞了。这更使朱云对于刘岩感恩戴德,觉得自己真是遇到了一个好人。但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却使得朱云有一种如梦初醒的感觉。
“财发不义人”
在他们完成交易的第二年,在北京的一家拍卖行里有一幅画作拍出了八千多万的天价。这幅画的名字叫《嵩阳汉柏图》,和朱云的那副画一模一样。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巧合的话,那幅画正是朱云通过刘岩介绍以十七万的“巨款”卖给别人的那副自己家传的仿制品。
那根本就不是什么仿制品,刘岩跟他说的话也没有一句是真的,他也不是因为品德高尚就对萍水相逢的他十分的热情。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一场拙劣的表演,只不过身在局中的他并没有看穿这场表演,反而配合着他们演完了这场堪称“狸猫换太子”的帽子戏法。
得知真相的朱云愤怒的将刘岩告上了法庭,并且要求刘岩和那个不知名的买家归还自己的画并且赔偿自己的损失。
面对愤怒的朱云,刘岩只是淡淡地表示,自己只不过是帮助他寻找了买家,并且并没有收受朱云任何的报酬,只是友情帮助,而且当时是签订了购买协议的,这之后任何的一切都与他并没有关系。
至于这幅画到底是不是赝品,刘岩说古玩鉴定行业从来没有什么绝对的权威,自己当时只不过是走眼了。
而《华豫之门》节目也表示,这是一场私人交易,并且节目组对于这件事并不知情,自己只不过是一个鉴宝节目,所出具的各项证明只是私人性质的,并不具有官方权威性。
“没人在乎吃了几碗粉”
随后在法庭根据案情调查刘岩的个人信息之后,发现原来刘岩确实是一位德高望重,技艺超群的大师。只不过此刘岩非彼刘岩,国家文物局确实曾经有一位名叫刘岩的鉴宝师,却不是这个在《华豫之门》的“鉴宝大师”刘岩。
鉴宝大师是他人冒名顶替,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声名显赫。而真正的大师却一直默默无闻,甘于奉献。
由于鉴宝行业的特殊性,每一件藏品的价值并没有一个公允的价值,只是由私人来决定的,并且朱云向法庭所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刘岩的行为存在欺诈。所以宣判朱云败诉。
而刘岩,这位演技精湛的鉴宝大师,发生此事件之后,便离开了国内辗转于海外。在世人眼中,依然是那个的德艺双馨,品德高尚的鉴宝大师。
琴棋书画历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绘画方面更是涌现出无数杰出人才。杜甫曾在诗中写道:“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体现出优秀的画作给人多大的冲击力。不过随着时代发展,一些名画的交易却逐渐变了味。
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逐渐提高,物质得到解决之后,人们便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而古董收藏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近年来古董市场涌入许多新人,这些人古董知识相对不足,很多只是看了皮毛的书籍便自认为懂行,这也导致了古董的质量参差不齐。赝品卖天价,真货白菜价都是常态。
无数的鉴宝节目也应运而生,这些节目会聘请许多专家来帮助人们鉴别古董,本意自然是好的,可是有些专家却利用新人们不懂古董知识从中牟利。鉴宝专家刘岩就是这样一个人,曾经花费17万买到名画,随后8700万转手卖出,后来怎么样了呢?
时值2010年,生活富足的收藏家们开始四处购买古董,与之对应的便是很多老百姓家中都有一些古董,有些是祖上遗留,有些事偶然间获得,总之许多古董都流落在民间。这些百姓自然想趁着古董热将手上的货物卖出一个好价钱,但是他们大多不懂古董知识,盲目进入市场免不了被骗。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需求,国内鉴宝节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老百姓们将自己的藏品送到节目中给专家进行鉴定,结果自然是有喜有忧。
有些外貌平平的古董价值连城,有些视若珍宝的藏品反而一文不值,这都是鉴宝节目中的常见现象。不过无论如何这些节目还是给人们提供了便利,百姓们也乐于将藏品放到节目上去,一来可以鉴定真假,二来也可以吸引那些想要收藏的人前来购买。同时鉴宝专家们也渐渐在社会上出了名,他们大多知识丰富,对古董知识了如指掌,同时这些专家大多在国内一言九鼎,大家都指望这些专家能给自己的藏品标出高价以便出售。
不过任何职业都有其黑暗面,古董行业的暴利也滋生了一些不那么敬业的专家,他们专业知识不够不说,可能还会从鉴宝节目中谋取利益,刘岩就是这样如此,他在2009年的鉴宝节目上鉴定了郑州朱云的一幅乾隆亲笔画,直接说出这幅乃是赝品,最多只值几万元。朱云收藏的这幅乾隆真迹乃是家里传承下来的,自己基本可以确定是真画,本想来到鉴宝节目中提升知名度方便卖出,没曾想竟然被专家指出是假画,这也让朱云十分沮丧。
得知消息之后他想跟着刘岩问个明白,刘岩却说自己十分繁忙,没有时间和他进行多余交谈。不过奇怪的是第二天刘岩却找到朱云让他晚上去酒店交谈,想要详细了解这幅画的来源。到了晚上两人交谈之后刘岩告诉朱云他的这幅画的确是赝品,不过依然存在一定收藏价值,如果愿意交给自己可以卖出不错的价格。面对鉴宝专家这样的坦白,朱云想着既然画已经是赝品,自己想卖出去基本不可能,就交给刘岩处理。
就这样,这幅《嵩阳汉柏图》到了刘岩的手上,没过多久刘岩便通知朱云画已经卖出去,并且价格高达17万,得知消息的朱云感到一阵高兴,本以为一文不值的画竟然赚取了17万现金,一时间他对刘岩十分感激。不过纸包不住火,真相不会永远隐瞒,一年之后朱云无意间在电视里看到自己的这幅画竟然以8700万的价格被人拍卖,看到这个新闻他第一时间头昏眼花,直接晕倒在地上。
清醒过后的朱云明白了怎么回事,自己被这个所谓的鉴宝专家留言给骗了,这幅价值八千多万的画到了自己手上竟然只拿到了十七万。朱云决定彻底查明事情真相,他怀疑这个十七万的买家根本不存在,一切都是刘岩设下的骗局。于是他首先开始查询刘岩的具体情况,上网搜查之后他发现全国竟然有两个名叫刘岩的鉴宝专家,分别位于广东和北京。
此时的朱云已经精疲力竭,他找到记者说明事情原因,希望媒体能帮他找到刘岩查明真相。接到委托的记者很快到广东找到了刘岩,结果对方表示根本没有见过朱云,更别说他的画,那么目标便锁定在北京的刘岩。记者很快到北京采访这位鉴宝专家,谁料此人却说这幅画当时自己鉴定时确实有一定赝品的可能,这点没有欺骗朱云,至于价格问题也是无稽之谈,这是你情我愿之事,根本不存在欺骗。
得知真相的朱云十分愤怒,他准备了材料起诉刘岩,后来由于证据不足起诉失败。相反刘岩的生活并未受到任何影响,回到香港之后他依然参加各种鉴宝活动。对于朱云的经历,值得人们深思,人云亦云最后吃了大亏。
本文来自作者[鄢若溪]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9%AA%97%E5%8F%A4%E8%91%A3%E7%9A%84%E4%B8%93%E5%AE%B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鄢若溪”!
希望本篇文章《骗古董的专家》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得益于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并且在历史上曾经涌现过数不清的珍宝和文化,所以说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同的是。对于流传下来的具有文化价值的物品和其他相关东西,中国人有着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