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狂人日记》中吃人那段话如下:
我也曾看见有人在日记里写: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从包裹中翻出史书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天,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
赏析
对《狂人日记》中有关“吃人”的理解:
一、中国“古来时常吃人”而被“仁义道德”遮蔽了的,这并非就是礼教“吃人”。鲁迅笔下的“狂人”在其“日记”中,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吃人”的例子。
二、是那些“吃教”的人,借礼教之名“吃人”,这也不是礼教“吃人”。这样的人,也就是吴虞在《吃人与礼教》一文中说的“一面会吃人,一面又能够讲礼教”的人。
三、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有“礼教”本身吃人的一层意思。
鲁迅说的“吃人”是指封建礼教的“吃人”。吃掉的,并不是真实的血肉,而是民众的思想。
”吃人“一词出自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
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这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6年,《青年杂志》改名《新青年》,并在次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这两篇文章轰动了国内文化界,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檄文。
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已产生以文艺来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并付出了许多实际的行动。他在十年前所发表的几篇文章,如《人之历史》《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和《摩罗诗力说》等,其意旨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基本契合的。
本文来自作者[夏筱熏]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9%B2%81%E8%BF%85%E7%9A%84%E5%90%83%E4%BA%BA%E9%82%A3%E6%AE%B5%E8%AF%9D%E6%98%AF%E4%BB%80%E4%B9%88%EF%BC%9F.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夏筱熏”!
希望本篇文章《鲁迅的吃人那段话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鲁迅《狂人日记》中吃人那段话如下:我也曾看见有人在日记里写: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从包裹中翻出史书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