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体型像个大老鼠,身长35-40厘米,尾长23-25厘米,比田鼠体型大,体重0.8-1.2千克。麝鼠周身绒毛致密,背部是棕黑色或栗**,腹面棕灰色。尾长呈棕黑色,稍有些侧扁,上面有鳞质的片皮,有稀疏的棕黑杂毛。
刚离窝独立生活的小鼠,尾巴的侧扁不明显。麝鼠头小,稍扁平,颈短而粗与躯干部没有明显界限。眼小,耳短隐于长被毛之中,耳孔有长毛堵塞。嘴钝圆,有胡须。上下颌各有一对长而锐利的门牙,呈浅**或深**,露于唇外。四肢短,前足4趾,爪锐利,趾间无蹼,后足略长于前足,趾间有半蹼,并有硬毛。
麝鼠生活习性
麝鼠喜欢游泳,水中活动自如,潜水能力很强,能2分钟不露头,若遇敌害时可潜水5分钟不换气,最长可达7分钟。
游速每分钟可前进20-35米。夏季多在浅水区,秋冬季在深水区。麝鼠好斗,行动比较隐蔽,一般情况下不同家族的鼠群很难友好相处,而且多是以血缘关系结群,而在对敌剧烈格斗时,常不惜伤亡。麝鼠的视觉和嗅觉相当迟钝,但听觉却很灵敏。
它们吃香蒲及其他水中的植物、淡水河蚌、青蛙、淡水螯虾及小龟。它们则是鼬、狐、土狼、狼、猞猁及大鸮形目的猎物。其门牙强而有力,突伸于口腔之外,大量啃咬挺水植物的根、芽及果实,也吃柳树芽及附近的农作物和果园的果实,也还吃水中的鱼、贝类和岸边的蜗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麝鼠
1、四川山鹧鸪,列入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是分布区狭窄、数量非常稀少的种类,在数量最多的马边县数量尚不足1000只,在典型栖息的密度也仅有每公顷0.01只左右。
人类经济活动是四川山鹧鸪致危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过度地砍伐森林,已严重破坏了它的栖息环境。此外,人为捕杀是其数量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
2、雉鹑,列入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体长44-54厘米。上体大都褐色,头顶与两侧深灰,头顶与枕羽中央有黑褐色纵纹。飞羽暗褐色,羽缘具白色和棕色端斑。
中央一对尾羽灰褐色具白色端斑,外侧尾羽灰裼色具黑褐斑,近端部为深黑色,羽端纯白。颏、喉、前颈至尾下覆羽红栗色,胸腹褐灰色,胸羽具黑褐色纵纹,腹羽杂以淡黄和棕色。
3、黑头角雉,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全长648-735毫米。雄鸟上体黑色,杂以棕灰色,各羽端具有白色大型卵圆斑。
头黑,具冠羽,羽端红色,尾羽为棕色具黑色横斑及端斑,翼上覆羽似背羽。脸部裸皮鲜红,眼下有数行蓝斑,喉部深蓝。下体黑色,具鲜明白色眼状斑。雌鸟以褐灰色为主。
4、红胸角雉,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在清晨和黄昏觅食,喜欢隐匿,大多数时候都隐藏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深处。行动谨慎,善于奔跑,也能飞翔,但不持久,每次飞行的距离也不大。
5、灰腹角雉,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体长68厘米,猩红色颈及眉线与黑色头部成明显反差的角雉。**脸颊裸皮为本种特征。肉垂及肉质角蓝色。下体鳞斑状的胸、腹部有别于其他角雉。由于脸裸出部和体羽斑纹颜色的不同。
共分化为2个亚种,指名亚种脸的裸出部为深蓝色,仅见于云南西北部的贡山;藏南亚种脸的裸出部为金**,分布于西藏南部、东南部的察隅、错那、墨脱等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国家保护动物
百度百科-四川山鹧鸪
百度百科-雉鹑
百度百科-黑头角雉
百度百科-红胸角雉
百度百科-灰腹角雉
本文来自作者[水瑶]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E9%BA%9D%E9%BC%A0%E6%98%AF%E5%9B%BD%E5%AE%B6%E5%87%A0%E7%BA%A7%E4%BF%9D%E6%8A%A4%E5%8A%A8%E7%89%A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水瑶”!
希望本篇文章《麝鼠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型像个大老鼠,身长35-40厘米,尾长23-25厘米,比田鼠体型大,体重0.8-1.2千克。麝鼠周身绒毛致密,背部是棕黑色或栗**,腹面棕灰色。尾长呈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