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口欲期,培养专注力最重要的2年
口欲期的简单表现就是吃,在孩子的眼中,万物皆可吃,他会吃手,吃完大拇指吃食指,吃完食指吃中指,吃了中指吃整只手;他还会吃玩具,吃他最喜欢的变形金刚,甚至也会吃他的衣袖。
此时大多的父母会阻止孩子的这种行为,但实际上,父母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口欲期的?吃?,只是孩子为了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就像老鼠生来会打洞一样,你阻止他,就是在破坏他的内稳态平衡。
教育家们发现,当孩子在幼时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长大后就很难对一件事情集中注意力,像听课溜号的孩子们,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到正常看待孩子吃手的问题,同时给孩子营造一个卫生的生活环境。最后便是当孩子有所改变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3-4岁:空间敏感期,想象力得到大发展
这个时期,孩子喜欢堆积木,堆起来就推倒,又堆起来又推倒,反反复复;也喜欢把瓶子、罐子里的东西取出来,或者是往瓶子里装东西,装进去倒出来,一直反复。
在这期间,孩子在感受自己的身体,包括双手、双脚、皮肤、肌肉等,他们在感知整个身体与外界的关系;同时孩子对安全与危险会有自己的判断,父母可不必过于担心。
父母应该保持着微笑,陪伴着孩子做这些动手的活动,帮助孩子培养他的想象力。
5-6岁:对秩序的敏感期,好习惯的养成
一旦某件事情形成了秩序,孩子就会每天不厌其烦地进行,但一切都必须有条不紊,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纰漏,先后的顺序也不能被打乱,否则,就得重来一次。
从孩子的表现上,总让我们感觉到他们不可理喻。比如,收拾玩具的时候一定要按顺序;又比如在家中每个人都要穿自己的鞋子等。其实这都是孩子在通过对事物的反复演练,来学习总结做事情的一些原则和规律,同时也是通过对事物的稳定性来获得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最大的好处就是容易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可以发掘出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及特长等。
7-8岁:自我意识敏感期,个性凸显
从开始说?不?,到与他们产生打闹行为,再到模仿他人,渐渐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这时的孩子会主动将东西划分为?我的?,这样一来,?你的?也就变得格外清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有权意识。同时通过说?不?,来展现个人意志 ,一旦不顺他的意,就会大哭大闹。
此时孩子的表现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他会喜欢纠正父母的话,如:老师不是这样说的;又比如,孩子会严格管控自己的玩具,衣物,不许别人动,此时的他对?占有?特别感兴趣。
这其实不是坏事,为什么呢?孩子正在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说?不?,正在通过自己的坚持来确认自己的思想,而此时的思想虽然可能就是简单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但这对于孩子时期的他们却十分重要。
父母要做的也很简单,一来允许孩子有个性,二来引导孩子正确建立个性,三来通过自己的行动教导孩子分享的重要性!
这就是孩子一生中的?黄金八年?,是学习和认知最关键的阶段,只可惜大多数父母都忽略了,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很遗憾。
1、感官关键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的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因此要充分让孩子聆听、触摸、观察、尝嗅、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增长智慧。
2、形象视学发展的关键期(4岁以前):
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迅速。这时候的孩子,一般喜欢“上公园”、“出去玩”,这是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室外自然风光、鲜明的画面。这时,除了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之外,在室内的时候,还要给他多看图画书、动画片,开阔孩子的视野。
3、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3—5岁):
如果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一定不要错过3~5岁的音乐智能关键期,可以让孩子多听听古今中外名曲,多参加音乐活动。
4、语言关键期(3-6岁):
这个时候是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说话、讲故事、提问,鼓励孩子多说,促进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12岁):
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段时期,再开始学外语,就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学好。
6、秩序关键期(2—6岁):
2岁到6岁是教孩子知晓、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应逐渐引导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多与别的孩子交朋友。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训练他们养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适应社会规范。
7、想像力关键期(2—8岁):
这个时期,家长[微博]要让幼儿多听孩子喜欢的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多看图画,多看动画片、科幻片,识字后多读书。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可以让孩子看画编故事,或续故事,或与家长轮流讲故事,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8、文化敏感期(小学1—4年级):
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而到了6—9岁,即在我国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而对学校的课程,感觉“吃不饱”。父母可以在他兴趣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包括对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的资源,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文化需求。如果这个时候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可能孩子这方面的渴求会转向其他方面,比如捣乱、多动等。许多聪明孩子在课堂上有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等等毛病,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9、黄金阅读期(8—14岁):
5岁左右,是儿童开始由看图发展到识字,是孩子的阅读启蒙敏感期;5—7岁,应该进入大量识字的阶段;8—10岁,应该进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由图向文字的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的基础,在小学中年级(3~4年级),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这是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由于生理、心理、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一个最佳阅读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这个时期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主要在8~14岁,具体依据每个人的教育环境、个性喜好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根据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中国教育升学考试制度,一个人一生中奠定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基础、阅读兴趣的大量阅读,在10~14岁(即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不到五年的时间。由于教育条件和个体条件的不同,这个时间有的人长一些,有的人短一些。因为四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可以进行文字书籍的阅读;而到了初二下学期,各学校又为了中考[微博]普遍增加了师生的学习时间、习题数量,没有时间阅读,到了大学阶段,又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英语考级、教研、就业、实习打工压力,也没有时间集中阅读。
因此,在10—14岁四年多的时间里,如果学生掌握了高效的阅读方法,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书籍,就为他今后的人生观的确立、专业的选择、人生目标的确定、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错过了这一黄金阅读期,那么,今后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就会暴露出难以弥补的“先天不足”,那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突击补课,将很难奏效。
本文来自作者[青云]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x3.cn/ef/8%E5%B2%81%E7%9A%84%E5%AD%A9%E5%AD%90%E6%80%8E%E4%B9%88%E6%95%99%E8%82%B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青云”!
希望本篇文章《8岁的孩子怎么教育》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黄金八年?的各个阶段1-2岁:口欲期,培养专注力最重要的2年口欲期的简单表现就是吃,在孩子的眼中,万物皆可吃,他会吃手,吃完大拇指吃食指,吃完食指吃中指,吃了中指吃整只手;他还...